吕向明
(天水师范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甘肃 天水)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随着当代社会经济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新建本科院校的出路就是在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性”领域寻求发展空间。应用型人才培养以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主要标志,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培养目标,而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1]。土木工程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天水师范学院是由“师范、专科”转变而来的本科院校,形成了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确定了建设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全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结合,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和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学校首批转型试点专业,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施工、设计、管理及初步的应用研究的能力和创新创业的能力,能在以建筑工程及道路与桥梁工程为主的土木工程一线从事工程施工与设计、项目管理或监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此作为培养目标,指导专业教学改革,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打造应用型工程人才的突破口[3]。为此,天水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探索构建了系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科学地进行课程体系调整与重组,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知识型课程框架,构建以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结构。建立了“三层次、四结合、多环节”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育四年不断线,“三层次”是指基本能力训练、专业能力训练和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三个层次的训练;“四结合”是指课内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内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统一实践训练与自主实践训练相结合;“多环节”是指各层次训练又是由实验、实习、设计等多个环节科学构成。加大实验实训实践课程比例,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28.4%。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内容,有针对性开发新的实训教学项目,以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4]。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进校的前两学年,主要以培养学生对接职业岗位的基本素质为主。职业素质能力集中反映了学生具备的良好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主要包含工具性、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主要通过思政类课程实验实践、计算机基础实训、大学物理实验、形势与政策等实践教学模块实现,基本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块内容见表1。
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能力训练模块有以下能力培养组成,一是专业基础应用能力和力学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教学内容多数是课内实验,实验内容的选取,提倡多做设计性、开放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应用能力,实践教学主要是项目沙盘实训和项目实训,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作为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三是结构设计能力,实践教学主要为集中实施的课程设计,同样以实际工程项目作为实训内容;四是施工方法与组织应用能力,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实习实现,施工组织设计采用实际项目为内容结合施工类辅助软件进行施组设计,生产实习需要和企业联合指导进行,使学生到工地进行现场观摩和学习,学校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做指导教师,学生深入工程现场参与施工或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的工程师素养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是计算软件的应用,采用单独集中实训和课程设计中应用形式。专业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块内容见表2。
表1 土木工程专业基本能力实践教学模块
表2 土木工程专业能力实践教学模块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双创竞赛、学科竞赛、BIM技术应用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块内容见表3。在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中,根据行业新技术和新工科内容,删减了实用性不强的实训内容,增加了建筑信息技术综合性实训项目;增设了创新创业与科研训练模块,共设5学分,主要设置了综合性创新实验、就业创业指导、第二课堂等内容,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的“1+X”证书制度在方案中体现出来,心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学院采取“外引内塑”的方式组建了一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是返聘乐于为人才培养发挥余热的离退休老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或实践教学经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利用“传、帮、带”培养年轻教师;二是选聘企业界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校内指导教师组成实践教学“双导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专任教师起到实践教学能力;三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四是鼓励在职教师考取国家注册执业资格证书,提升教师理论应用能力。
表3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模块
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增强平台的整体功能和利用率,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供保障。一是建设和优化校内实验实训平台,学院建设有土木工程实验实训中心,下设16个分室,并且根据专业培养规模和行业发展,动态调整和建设实训中心,如在2015年建成了BIM 实心室,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实验室预约制和全天开放制,保证实验室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不断拓展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平台,在数量和类型上要保证满足学生在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结合学生就业方向、能力需求与实习企业对接,为学生安排符合职业发展实习内容和实习单位;三是不断完善第二课堂实践平台,学院开展优结构设计竞赛、BIM算量竞赛、沙盘实训竞赛、测量技能竞赛、CAD绘图技能竞赛等系列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省及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代考,以赛促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制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等实践教学管理规定,规范了实践教学环节,对课程设计、实习教学成果引入了答辩环节,作为成绩评定的组长部分,生产实习采取实习单位指导人员和学院指导教师综合评分制度;编写了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指导教程,用以指导、规范实验教学;毕业设计实行开题制度,每生一题,选题与行业动态紧密接轨;将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训练成果统一纳入学分制评价管理轨道,并以学分制为基础实现与实践教学内容的联动机制,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围绕土木工程类专业发展需求和特点,以提升土木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构建多元培养模式、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打造新工科背景下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