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慧敏 常丽 李永聪
【摘要】目的 探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早期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40例,应用常规康复护理+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心功能指标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且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搏出量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应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心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1..02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以喘促、神疲乏力、胸闷心悸、尿少、肢体肿胀等为典型临床症状,极大程度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1]。较多研究显示[2],心力衰竭的发生和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故除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外,还需开展护理干预。我院对上述疾病患者实施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见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
实验组40例患者年龄为46-78(53.69±4.73)岁,男女分别为25(62.50%)、15(37.50%)例。
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为46~77(53.58±4.69)岁,男女分别为24(60.00%)、16(40.00%)例。
两组资料经统计得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康复护理,即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对其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向患者或家属讲述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给予患者饮食、运动建议及康复训练等。
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康复护理+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常规康复护理同对照组,同时,给予患者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即待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稳定后对其开展中医康复护理,(1)情志护理:a.告知患者情志护理开展的必要性,重点讲述调摄情志的必要性,嘱咐其应平淡静志,合理用脑,避免情绪波动、情绪过激。b.告知患者不良情绪的危害,并帮助患者理解因病程较长导致体虚、易急躁的变化过程,引导其坦然面对,必要时,可多向其讲述病情控制良好的病例,促使其自主调整心态,重拾信心和勇气,以促进疾病恢复。c.详细告知患者导致心力衰竭的不良因素及预防知识,以增强其认知及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其依从性,利于护理工作开展。
(2)中医辩证施护:结合证型对患者应用中医干预,1.内服中药:医师结合患者证型指导患者服用中药汤剂,如对于气阴两虚证,予其口服生脉散合酸枣仁汤;对于阳虚水泛证患者,可指导患者口服真武汤;对于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指导其口服100 mL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分上下午服用),注意汤剂应浓煎,其中红参、西洋参应另煎,最好上午服用,并告知患者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刺激食物。b.中医特色技术:
(1)中药泡洗(中药浴足):适用于疾病稳定期患者,结合患者证型开具相应药方,如阳虚水停者可选用鸡血藤、桂枝、食盐、凤仙草、芒硝等,气虚血瘀者可选用玄参、银花、红花、泽泻、当归、生甘草等。
(2)耳穴埋豆:指导患者采取坐位或平卧位,护士遵医嘱结合症状配穴。如对于心悸患者,以心、皮质下、小肠为主穴,以心脏点、交感、肺、胸、肝为配穴;对于水肿患者,以肾、肾俞、膀胱、输尿管为主穴,以交感、神门、三焦、肾上腺、内分泌为配穴;对于便秘患者,以三焦、大肠、脾、皮质下为主穴,以肺、便秘点等为配穴。贴压王不留行籽,并指導患者家属按压耳穴,每次按压30~60 s,每天按压3~5次。
(3)穴位贴敷:使用我院自制心脉通穴贴散,主要成分:麝香、冰片、降香、全虫、川芎、三七粉、生白芥子、石菖蒲等,具有温阳、化痰、通络、止痛等功效,对相关穴位(双内关穴、双心俞穴、膻中穴、双三阴交穴等)实施中药贴敷治疗。遵医嘱准确选定穴位,将心脉通穴贴散用蜂蜜调成糊状,贴敷于选定穴位,每日1次,每次3~4小时。另外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我院还开展了“三伏贴”、“三九贴”疗法,有效降低慢性心衰患者复发率。
(4)穴位按摩:方法为:对内关穴、心俞穴、膻中穴、厥阴俞穴、通里穴实施穴位按摩,先使用一指禅推法(伸直拇指,手微握拳,用拇指外侧向前推按皮肤)沿着患者背部膀胱经自上而下按摩3~5 遍,然后再对心俞穴、厥阴俞等穴及背部的明显压痛点进行按压,时间为1~2 min,之后再对患者内关穴进行按揉(按法:用大拇指按皮肤;揉法:用拇指或食指轻缓绕揉相关穴位并婉转回环),时间为2-3 min,最后再对膻中穴、通里穴等穴位进行按揉。
(5)中医特色锻炼: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每天1次,每次20 min。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搏出量)及睡眠质量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选择GQOL-74量表[3]进行调查,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高。
睡眠质量评分:选择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4]进行评估,满分21分,评分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且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如表1。
2.2 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搏出量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
3 讨 论
本研究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在中医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开展情志护理、辩证施护干预,达到改善患者情志、促进全身经络及气血津液运行的目的,对改善五脏六腑机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指导患者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有助于活络全身,具有养气存神、活络气血、保精的作用,对病情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对患者实施中药泡洗、耳穴埋豆、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等中医特色疗法可显著增强治疗效果,对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可行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余碧怡.中医养生教育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4):167-168.
[2] 尚丽春.中医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其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5):176-177.
[3] 文 晶.中医辨证施护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9):165-166.
[4] 张雪晶.中医整体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9):139,142.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