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银 许胜 于晶晶 王健 郭沁涵
[摘 要]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这样的人才缺乏创新创业能力。在此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以更有效地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分析职业教育背景下新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并针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新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320-02
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创新创业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当前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当前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强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如此毕业后在解决他们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也能够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同时还能使国家的经济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在分析了其中的问题后,对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为国家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作为国家实施“双创”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双创新时期需要更多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在职业教育背景下,随着国家各方面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教育目标也发生了改变,即从培养技能应用型的人才调整为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高校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力度,努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从而促进国家的全面发展。
(二)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当前,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标准在于其培养的人才能否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贡献。新时期,国家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培养专业水平高,且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因此,高校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为学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保障。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主动适应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为学生职业发展创造机会
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是一个长期且又复杂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能在毕业后很快就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岗位,缓解其自身的就业压力。高校对学生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也能够为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得他们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创新创业的潜能,在职业发展中做出更多的成绩,从而成为担当大任且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高校對学生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创造更多的机会,实现他们职业发展与自身的社会价值。
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都启用了辅导员工作室。这些辅导员工作室虽然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相应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很多辅导员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导学生进行专业上的高科技研究,专业教师才是教育的主体,而辅导员主要负责思想政治教育,所以他们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些辅导员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单一,而他们面对的学生却是来自不同专业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时就会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
目前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有很多,但是其课程体系建设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很多高校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模糊,认为高校设置的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定的技能,在毕业后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并未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具体的人才培养中,而且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内容不够系统,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也没有做到真正的融合。
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上的那点时间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大部分的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得学生在课外时间有地方对自己的创意进行试验,也都纷纷将一些教室改造成了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但是这些所谓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往往在上课教室不够用时又变成上课的教室,或者在期末学生复习迎考期间,又被高校默认成自习教室,所以使得那些有想法有创意的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场地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探索。
三、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一)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团队
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组建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导师团队中不仅有各个学科的专业教师,还有辅导员。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可以进行分工,专业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加强专业上的科技指导,比如说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不论学生是否获奖,都能让学生在准备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种方式。或者导师团队中的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及时对学生的实验思路、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等提出相关建议或意见。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辅导员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专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也可以进行融合。导师团队中的专业教师有很多是博士毕业,可以打造博士辅导员工作室,让不同专业的博士担任辅导员,既能从专业视角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指导,也能针对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挫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激励学生在自己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辅导员也可以多向专业教师请教专业知识,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时就不会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了。
(二)构建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为了促进高校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于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进行改革。首先,高校必须明确课程体系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一定要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其次,通过开设创新创业与职业素养等选修课程,如新企业创立、市场营销、创业机会识别、财务管理、创业实训、税务法规等,重点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专业,来选择需要的选修课程,使课程体系的构建能够趋于完善,内容能够系统化。最后,在开设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的同时,还要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以及实训课程。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的课堂上,也要向学生灌输创新创业思想,让学生了解他们专业的发展方向,了解本专业创新创业需求的方方面面。
(三)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基地
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又能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就需要高校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实践基地,例如高校应该明确规定,用作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教室,就不允許再次被征用来充当上课的教室或者自习的教室。为了节约资源,高校还可以把原有的实验室建设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客之家”。在“创客之家”里,学生可以将自己申报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反复试验,可以对自己正在准备的学科竞赛进行不断摸索,还可以向导师团队的专业教师请教专业上不懂的问题,与辅导员老师谈谈自己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等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将自己的创意或想法变为现实提供了场所保障,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所不可或缺的。
四、结束语
新时代下,建设职业强国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背景下,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本文明确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对于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以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孟丽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15).
[2]蒋龙,吴海刚.新工科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8).
[3]孙玲.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研究[J].教育(文摘版),2017(12).
[4]韩芳勤.“双创”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73(5):132-134.
[5]杨丽莉,张本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成才之路,2018(25):4-5.
[6]马永斌,柏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
[7]张磊,周文斌.高职院校学生“四融合”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分析:以“互联网+”为视角[J].河北职业教育,2018(6).
[8]罗梓丹,王艺潼,张蓉,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实践意义探析:以四川民族学院“五月花号·创意书吧”创业项目为例[J].山西青年,2019(18).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