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及思考

2019-02-10 10:54胡晓斌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分析法双语仪器

胡晓斌

[摘           要]  仪器分析是应用型本科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从仪器分析双语教学的实践出发,对仪器分析双语教学的教材选用、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从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提升、凝聚师生共识及学生成绩评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指出双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关    键   词]  仪器分析;双语教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295-03

早在2001年,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对外开放新形势,教育部就在高等院校中推动双语教学工作,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1]。

双语教学是指教学工作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中文和英文)讲授某一门课程。如果能高质量地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确实有利于培养国际化的人才,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但双语教学从开始的那天起,反对的声音也一直存在。特别是在地方院校,认为开展双语教学就是搞形式主义,因为开展双语教学的师资和学生素质并不具备,专业课教师中能说流利英文的很少,对学生而言,“能在中文授课下把课听明白就不错了”。虽然有争议,但双语教学工作一直在逐步推进,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断推动我们去思考和寻求解决办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双语教学工作。

仪器分析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包括各种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热分析法、质谱法以及各种仪器的联用技术等。分析科学是现代科学的眼睛,而仪器分析已成为分析科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科学前沿的拓展离不开仪器分析的“火眼金睛”。目前,各种高端的分析仪器特别是大型仪器大多由发达国家进口,说明书基本上是以英文为主的外文写成,有关仪器分析发展与新技术的文献也都以外文为主。因此,我们在化学师范专业大三年级尝试开展仪器分析课程的双语教学。

一、教材的选用

我们曾购买过三种仪器分析课程相关英文教材。如国内教材市场上较好的英文教材有科学出版社出版的Kenneth A. Rubinson和Judith F. Rubinson编著的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Analysis(影印版)。

该书包括预备知识,统计试验和误差分析,采样及样品处理,干扰和标准品,样本大小、主次要成分、痕量和超痕量组分,电子学和噪声,电化学方法,光谱介绍,光谱和元素分析,红外和拉曼光谱:振动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分离和色谱概述,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超临界色谱,外加电压分离:电分离,数字信号采集和信号处理,动力学方法等18章内容,另外还有7个相关知识附录。该书每章后面有习题,习题答案附在书后部的附录之后,书尾附有全书名词术语索引[2]。全书共有844页,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有一定的深度,曾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总体来讲,该书侧重于讲解仪器构造和使用,而对仪器分析基本原理部分讲述不够详尽和系统,可能更适合作为实际应用的参考书[3]。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出版的David Harvey 编著的Modern Analytical Chemistry,该书不是单纯的仪器分析教材,但包括一部分仪器分析的内容。包括引言,分析化学的基本工具,分析化学的语言,分析数据评估,校准、标准化和空白校正,平衡化学,分析样品的准备和获取,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电泳法,动力学分析方法,制定标准方法,质量保证等15章内容,其中有三章专门讲仪器分析内容,具体涵盖可见-紫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分子荧光光谱、电位分析法、库伦分析法、伏安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常用仪器分析法[4]。全书共798页,图文并茂,叙述清晰简洁,书后附有词汇表,是一本不错的分析化学教材,其中的仪器分析内容也可以用来做双语授课用。该书前半部分是分析化学的内容,正如其书名是“现代分析化学”,不仅仅是“仪器分析”的教材。

Douglas A. Skoog、F. James Holler 和Stanley R. Crouch合著的PrinciplesofInstrumentalAnalysis(7th edition)也是一本很受欢迎的仪器分析教材。全书总共985页,分为测量基础、原子光谱、分子光谱、电分析化学、分离方法、其他方法等6个部分,共34章。内容基本涵盖了实验室用到的仪器分析方法,图文并茂,比较全面,适用范围广。每一章后面配有“Questions and Problems”,书后附有“ANSWERS TO SELECTED PROBLEMS”,书尾附有全书名词术语索引[5]。Skoog教授曾经获得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奖,写过多本分析化学书,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被认为是一本很好的英文原版教材,具有权威性,且最新版本及时反映了仪器分析的新进展[3]。

中文教材使用朱明华和胡坪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仪器分析(第四版)。中文教材的内容按教学大纲讲授。

二、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双语教学是通过两种语言,即汉语和英语学习一门专业课,而不是通过专业课来学习一门外语。如果双语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外语或专业英语,那么这样的双语课就本末倒置,无法进行正常的专业知识教学,违背了初衷[6]。

目前,化学师范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用中文教学都存在一定困难。仪器分析课程内容大部分抽象难懂,即使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面对大量的专业词汇,也难以适应,课程教学进度会明显放慢,无法保障仪器分析课程专业知识的实际教学效果。

因此,一方面,对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应该循序渐进,要避免把专业学习课堂变成外语学习课堂;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分强调有限课时内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忽视英文的应用,使双语教学流于形式。师生双方应努力使双语教学落到实处,既学习专业知识,又提升英文水平。

目前,受师资和学生英文水平的限制,我们只是对“仪器分析”的部分章节(50%)采用双语授课。对双语授课的章节,授课开始时使用中文,然后穿插使用英文讲课,同时使用英文课件。另外的章节还是采用中文教学,学生将英文教材作为参考书在课外进行阅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反馈,逐步调整或增加英文授课比例。

在课堂互动环节,我们要求学生对较简单的提问尽量用英文回答,教师也尽量鼓励学生多开口讲,敢用英文,不怕说错!在平时作业中,有一定比例的题目(不高于50%)是以英文形式呈现的,要求学生用英文作答。期末试卷上的题目也有50%左右以英文呈现,要求学生以英文作答。

三、双语教学实践思考

(一)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要求教师能在课堂上用英文准确地表达专业知识,不仅需要专业基础好,还要英语好,口语能力强,专业词汇量大,能熟练地在中英文表达之间切换。目前,双语教学在化学师范专业开展的时间和程度有限,而实际中能达到这样要求的教师较少,要按照我校双语教学课程建设要求完成建设任务,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必须首先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和学院层面要建立双语教学师资培养机制,进行英文表达特别是英文口语表达强化培训;创造条件,选送一批有潜力的专任教师去国外大学进行学习和访问,提升专业和外语水平;同时引进海归人才,逐渐形成一支既精于专业又擅长英文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

(二)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仪器分析双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在于大量的英文专业词汇。仪器分析课程内容涉及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和其他分析法等,每种分析法原理相对独立,内容跨度大,涉及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学和仪器制造等多个学科,涉及的仪器也多种多样,仪器的结构和使用也各不相同。一段话或一句话中除了有不认识的普通单词外,还有较复杂的专有名词。教师需要在解释新词汇上花去较多的课堂时间,学生的思维也经常被新词汇阻断,影响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而影响到专业知识的掌握,使双语课堂退化为简单的英语学习课堂,也让学生和老师对双语教学目标的达成产生怀疑。

双语教学目标达成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读懂、听懂英文,从而可以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需要帮助并督促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词汇。

1.多介绍英文构词法的知识。仪器分析的很多专业词汇都可以通过词根、词缀和构词法来推测其含义。另外,从构词法的角度可以更好和更有逻辑地去感知和理解一个单词。在脑海中将一个“无意义字母组合”转变为一个“有内涵和逻辑的字母组合”的单词,便于持久记忆[7]。

2.做好课前预习,特别是课前要扫清该堂课的词汇障碍。老师应该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针对即将要学习的章节,提前把不认识的单词查清楚,做一个备注或初步的记忆,平时也要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反复读写,加深记忆。这样便于课堂上师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和领会上。

3.仪器分析也是一门需要实践的课程,我们尽可能利用学校现有的分析仪器设备,给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目前的分析仪器特别是大型分析仪器以进口设备居多,说明书也基本上是英文,仪器操作的软件界面也是英文。学生的实践机会增多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仪器分析原理的理解和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凝聚师生双方的共识

双语课堂上的一种常见现象就是,教师在用英文课件和英文授课时,学生跟不上,当坐在前面的比较认真的学生也感到有些吃力时,其他的同学就有放弃的心理。学生会觉得老师不顾及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感受,老师也会觉得这样的情形根本就不适合双语教学,以致师生双方在内心产生相互埋怨,教师也只能进一步放慢课堂节奏,导致授课进度严重滞后。这样一段时间以后,教师眼看无法按授课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也只得加快节奏,或大幅减少课堂英文授课比例,导致双语课堂实效严重下降或流于形式。

双语教学课堂,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提高英文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相对于一般的中文授课,这本身就是一种高要求,如果能够达成目标,就会有更多的收获。但学习上更多的收获意味着更多的付出,所以,师生应多沟通,在增进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师生双方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双语课上,克服困难,达成目标。

(四)双语教学的考核办法

本校将仪器分析作为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还处在试验推进阶段,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课程考核办法。本门课程作为考试课,在期末进行书面闭卷考试,试卷中50%题目以英文形式呈现,并要求学生尽量以英文形式答题。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表现、课程作业、仪器分析实验成绩等。课堂表现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是用英文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分;平时的课程作业也有一半题目以英文形式呈现,且要求学生以英文形式解答,结合英文表达和专业内容表述情况综合打分。课程总成绩按照平时成绩的40%和期末卷面成绩的60%加权得出。

四、结论

目前,我校开展的仪器分析双语课程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差距明显,双语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价手段缺乏等。这些问题,对地方院校很难一下子得到解决,需要学校和院系对仪器分析双语教学增加投入,加強学科平台建设,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学科专业国际交流。同时,要将双语教学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之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使双语教学工作由浅入深,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王伟,耿珺.《仪器分析》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1):68-70.

[2]Kenneth A. Rubinson,Judith F. Rubinson.现代仪器分析(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Analysis)(影印版)[M]. 英文版出版:Pearson Education,Inc,2002;影印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张立新,王宗花.仪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英文原版教材优势探讨[J].大学化学,2007,22(3):24-27.

[4]David Harvey.Modern Analytical Chemistry[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0.

[5]Douglas A. Skoog,F. James Holler,Stanley R. Crouch.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7th edition)[M].Cengage Learning,Boston,2018.

[6]杜甫佑,李建平,张云,等.《仪器分析》精品课程双语教学探索及思考[J].广东化工,2012,39(12):167-168.

[7]考研帮.词根词缀:最“踏实”的单词记忆法.[EB/OL].http://www.kaoyan.com/yingyu/jingyan/55bf3ccc45dfb.html.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分析法双语仪器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性住房选择模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性住房选择模型
事出有因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糖尿病相关二肽
发明
不可忽视的化学仪器的创新使用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