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昕
[摘 要] 高校主题团日活动因其自身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成为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自己、社会和世界的全面认识来树立正确的三观,努力成为三观端正的有为青年。故在高校开展有意义有内涵的主题团日活动尤为重要,以苏州大学为例对高校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的模式进行初探。
[关 键 词] 高校;主题团日活动;开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252-02
一、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的目的
苏州大学团委多年来,贯彻思想育人理念,以校级学生组织苏州大学团校为抓手,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加强对大学生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团日活动是由共青团员参与,基层团支部开展的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团的基本活动。多年来,苏州大学团委围绕上级团组织和学校中心工作,结合当前共青团改革的新要求,学校团委、校团校分层分类进行主题团日活动的指导。苏州大学近5年来开展各类主题团日活动18121项,其中获得十佳主题团日活动90项,优秀主题团日活动217个,最具人气奖5个,最具创新奖9个。
二、团日活动的主题
主题团日活动应结合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当前社会突出的问题来开展,苏州大学团委鼓励基层团支部举办有特色、有风格、有深度的主题团日活动。在主题设计的时候除了要以苏州大学团委、苏州大学团校每学期发布的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的指导文件外,还应结合团中央最新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开展时事政治、心理健康为主题,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主题团日活动,全方位對大学生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教育和素质能力的培养。
(一)理想信念教育
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穿始终。密切关注大学生团员青年感兴趣的问题,帮助和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真正为大学生团员青年答疑解惑。从而有效传播党的好声音,通过多种形式的座谈、谈心,运用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来进行主题讨论和学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与信仰对话”“我的青春故事”等主题活动,激发广大团员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结合“不忘初心跟党走”网络主题团日、团员先锋岗(队)创建等活动,引导帮助广大团员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
(二)不同年级,不同类别
苏州大学团委针对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大学生群体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主题,供各基层团支部开展活动作参考。
大一,针对在校一年级的大学生团员青年可以围绕爱校荣校、励志、感恩、奋斗、学业规划、综合能力锻炼、素质拓展等主题开展活动。既有体验校园文化的感知活动,又有展示青春光彩的文体活动。母校是滋育你从一棵小树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的地方,她是让懵懂的你充分认识和发现自己的地方,今日你以母校为荣,他日母校定以你为荣。大学里,成绩永远属于昨天,成功或许就在明天,今天的我们一直在路上。用青春去搏击,用理想去战斗。大学不长不短,却刚好够一段奇迹发生。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恩朋友让我们学会信任和付出,感恩祖国给我们带来和平的生活环境,感恩生命的伟大……从步入大学校园那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会认清自己、认识社会,可以借助一些测试(如MBTI)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帮助自己明确人生目标,找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并朝着梦想勇敢迈进,早日实现人生理想。
大二,可以围绕专业分流、逐梦奋斗、掌舵扬帆、探索规划、求实创新等方面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大二有些同学正在面临专业的分流,专业的选择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开展相关内容的主题团日活动来引导大学生团员青年选好专业、掌握知识、导好自己的人生。而有些专业则进入了更加系统性的学习,需要同学们逐梦奋斗、掌舵扬帆。大学生团员青年应好好珍惜大学里各种丰富的资源来探索和规划未来的人生,梦想再大,也应脚踏实地。创新是挺进新时代的一张通行证、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是成为高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大三、大四可以围绕人生基石、未来之路、机遇挑战、成就梦想、创就业等话题来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大三无疑是大学生活中关键性的一年,同学们都在为自己的毕业做准备,大三是大四的一个基石,也是人生的一个基石。未来之路如何选择,本科即将毕业意味着大学学习生涯即将结束,是选择考研还是工作,或是出国继续深造,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应是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梦想之路”。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提供的,现在的我们可以不必太过注重结果,只要在奋斗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积累经验,成功就在前方,生命有限而梦想无限。选择创业和就业的同学更要保持一种平常心,通过相关主题团日活动开展来引导青年正确的创业观、就业观。
(三)具有专业特色
各学院(部)团委在指导基层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的时候应注重发挥专业特点,根据相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团员青年和基层团支部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具有院部专业特色的主题团日活动。
三、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机制和管理办法
苏州大学团委、苏州大学团校定期对全校基层团支部书记、新上岗团支部书记、全校主要学生干部开展专题培训,在新上岗团支部书记专题培训时系统介绍主题团日活動的意义、内容、开展形式等,帮助新上任的团支部书记尽快独立组织、开展团日活动。加强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的分层指导。每学年修订并在团支部书记专题培训会上发放苏州大学《主题团日活动指导手册》,创新团日活动的评比方式。积极开展校级示范主题团日活动,每学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并进行团日活动评比,对各学院(部)的重点团日活动进行观摩、指导。
(一)活动申报阶段
每学期初学校团委发布本学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的通知后,各基层团委在安排动员各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的同时,上报苏州大学各学院(部)《主题团日活动计划表》至校团委和校团校。
(二)活动实施阶段
根据学校每学期初的整体安排,各学院(部)团委围绕上报的计划每个月积极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并及时向校团委和校团校上报团日活动《汇总表》和《汇报表》。
(三)观摩考评阶段
每学期由学校团委、校团校组织观摩团对各学院(部)上报的重点主题团日活动进行观摩、指导和打分,基层团支部及时将活动的新闻稿投稿至校团校,校团校由专门负责人将活动新闻稿发布到校团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同时选拔优秀支部开展校级示范主题团日活动。
(四)总结评比阶段
学校团委每学期末对本学期申报各类奖项的主题团日活动进行评比表彰,为了能对支部的团日活动进行准确评价,苏州大学团委、苏州大学团校专门制定了《苏州大学主题团日活动评比细则》来对支部主题团日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主题团日活动的评比从团员青年的参与度(包括在PU平台上活动的推广和参与度以及活动现场的参与度)、活动形式的创新程度、活动内容是否丰富有内涵等多方面来进行综合考量。通过评比细则保证主题团日活动评比的公平性、公正性,从而总结主题团日活动开展情况,对全校主题团日活动提出系统指导意见。
苏州大学主题团日活动评比校级奖项设有:优秀组织奖、最佳创新奖、最具人气奖、十佳主题团日活动、优秀主题团日活动五项。
申请主题团日活动评比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申请校级观摩,二是在PU平台上发布推广。每学期末,各基层团委组织团支部进行学院(部)内部评选,先评出学院层面的奖项,根据校团委发布的关于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评比的通知要求来上报评优材料。基层团委需同时上报的还有本学期主题团日活动的总结材料。由校团委和校团校组成团日活动评审小组,对各基层团委申报的评比材料进行评审,并结合材料的展示情况、活动主题的内涵、形式的创新程度、PU网络平台的推广情况和平时工作的配合积极性来进行初审,最后结合团日活动评比会现场展示后,来自分团校的观摩团的投票情况来评选出本学期的各类奖项,并形成反馈体系,总结优缺点,从而促进各学院(部)团委、团支部活动高效开展(其中两家二级学院可自行组织评比并将评比结果上报校团委)。
(五)各类奖项的评分细则
优秀主题团日活动:现场观摩分数占总分的百分之七十、材料展示占总分的百分之三十。
十佳主题团日活动:现场观摩分数占总分的百分之二十、网络投票占总分的百分之二十、公开答辩与综合评议占总分的百分之六十。
最具人气奖:网络投票票数最高的十佳主题团日活动获评最具人气奖;
最佳创新奖:根据主题团日活动创新度,在十佳主题团日活动中评选最佳创新奖。
优秀组织奖:材料上交及具体考核情况占总分的百分之三十,材料及时上交、材料内容完整且符合要求。团日活动开展情况占总分的百分之三十,学院(部)团委学期团支部平均开展团日活动数量(≥3)、学院(部)学期团支部平均申请校级观摩数量(≥1)。PU平台(网络新媒体平台)使用情况占总分的百分之二十、学院(部)学期于PU平台发起活动数量占学院团日活动总数的百分比(≥60%)、PU平台上发起活动的参与人数与报名人数的比例(≥70%)。配合观摩情况占总分的百分之二十。
附加分项:各学院(部)本学期主题团日活动获奖情况,获得优秀主题团日活动每个加3分,获得十佳主题团日活动每个加5分,获得最具人气奖和最佳创新奖每个加5分。
(六)经费支持
学校团委为鼓励和支持基层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的有序开展,决定给予十佳主题团日活动获奖单位每家1000元团支部工作经费,给予最具人气奖和最佳创新奖获奖单位每家1500元团支部工作经费(不兼得十佳主题团日活动奖励)。
四、总结
新时期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时代精神要求团日活动的开展要勇于打破传统的观念和模式,形式上敢于求变、求新,内容上丰富有深度,真正做到从多方面进行创新,通过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大学生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团员青年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和回报社会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Z].2016.
[2]杨红燕.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