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平
[摘 要] 时政教育是中职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时政教育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以时政教学实践为基础,探寻目前时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提高时政教育实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关 键 词] 中职校;时政教育;实效性;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046-02
时政顾名思义就是时事政治,一般来说指国内外引发关注并具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时政教育是以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为载体,通过介绍、交流、分析和思考,适时对学生进行国家现行重大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方法和视角看待社会热点问题,促使学生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情感,进而产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活动过程。
一、中职校加强时政教育的重要性
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同时要求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时政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鲜活的国情世情教育,是中职校德育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中职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开展时事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了解国情世情,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和进程,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周围事物和世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更加迅捷、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因此,引导中职学生深入了解发生的重大事件本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十分重要和紧迫。
因此,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应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时政教育是提升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引发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和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中职校时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中职校相当部分学生对时政的兴趣不高,更多的关注点偏向于娱乐化资讯。对待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或者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或者是完全不了解,或者只是耳闻;分析看待热点新闻事件只是停留在浅表层面或者仅仅是一种情绪化表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不重视
在升学和考证就业的指挥棒的影响下,学生更多地注重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时政的学习变得可有可无。学生在校获得学习时政的机会很有限。学生回到家中,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只对网络游戏、娱乐节目、电视剧情有独钟,不去关心时事政治。
(二)时政教育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中职学校时政教育没有统一的大纲、教材和具体要求,各校重视程度不一,因而开展时政教育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些中职校的时政教学,存在时政学习的目的只为应试的误区。往往是由德育课教师在考前画一些重要时事范围,接着让学生机械式地去记忆。这种为了应付考试而采用的“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式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时政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收效甚微,甚至给学生造成思想上的误区:以为时政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当时政学习成为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时,学生就会产生厌恶感,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不利于时政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中职校学生缺乏时政学习的平台
各中职校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与之相关的各类社团活动层出不穷。根据笔者观察,部分中职校校园活动偏重于文艺类、体育类,与时政教育相关的要求具有一定综合分析判断和理性思考能力的社团活动较少,中职校在时政学习平台的搭建和氛围的营造上存在不足。
三、提高中职校时政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中职校如何加强时政教育呢?概而言之,中职校应该动员各方面力量,通过多途径开发多种形式活动,构筑强有力、多元化的阵地来营造课内课外时政教育的氛围。中职校应该充分挖掘校园资源,动员可以动员的力量,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构建时政教育的立体网络,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主题班会、时政演讲、社团活动、参观考察、竞赛辩论、沙龙座谈等为辅助的立体化时政教育体系。
笔者所在的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是一所普通中专学校,学校十分注重时政教育,将时政教育纳入学校大德育工作之中,在提高时政教育有效性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多年来,积极改革创新时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构建时政学习的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将时政教育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由校内拓展到校外,时政教育初显成效。
(一)时政教育與德育教学有机融合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明确提出“学校要根据国家形势发展需要进行时事政策教育”。中职校的德育课堂教学是实施时政教育的主阵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做好德育课课前5分钟的一周时政新闻讲评
通过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搜集新近的焦点时政新闻,在课堂上向大家报道时事内容和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让同学进行讲评,教师通过讲评和总结对学生加以引导。时政讲评不同于传统的课前时政发布会,不是简单的时政新闻的罗列描述,更注重于对时政新闻的分析评论。目前,这一形式已经常态化、规范化,成为颇受学生欢迎的德育课课前“餐点”。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关注时事的积极性,开阔学生思路,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搜集整理的能力以及演讲的水平。
2.寻求德育教学与时政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利用当下的热点新闻事件或者是课前5分钟时政新闻讲评为切口导入新课并进一步深入探究。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会选用具有典型性、时效性并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时政新闻作为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一例到底”利用一个新闻案例来整合串联课堂教学内容,让时政教育贯穿德育教学,在德育教学中渗透时政教育。
3.完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时政教育纳入德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将学生课前5分钟的时政新闻讲评纳入学生平时成绩;每学期末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时政测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设时政学习第二课堂
为丰富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校开设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并将第二课堂的学习纳入学分体系。第二课堂“锐评时政”作为时政学习平台,打破了德育课程教学中渗透时政教育的时间空间局限,在全校范围内汇聚时政学习的爱好者,教学环境民主宽松,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采用时政演讲、讨论、辩论等形式,成为全校各专业时政学习爱好者交流提升的重要平台。
(三)支持学生组建时政研习社团
在学生处和德育教学部的鼓励支持下,学生自发组建了“寰宇新闻社”时政研习社团。社团网聚全校一批有兴趣、有能力、志同道合的时政学习爱好者,利用课余时间,每周自发组织研习,定期开展时政研习活动。除了常规的时政演讲、研讨之外,社团同学自发走出校园,参观各类展馆,参加各类专题活动,进行社会调查等。同时,社团每天自主编写“今日要闻”,并利用校园广播平台,每天午间广播进行播报。社团既重视传承又注重吸收新鲜力量,在校园各类学生社团中,颇具影响力,为学校全面开展时政教育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
(五)充分利用竞赛平台,助力学生成长
“技能高低看星光,人文素养看时政”,一年一度的上海市中学生时政知识大赛,已成为检验我校时政教育成效的一个品牌活动,也是广大学生展示风采、体验成功、以赛促学、提升自我的重要平台。尤其是近几年的比赛中,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赛,领导重视、各部门通力协作;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优化辅导方式,在个人决赛和团体总决赛中均取得骄人的成绩。
(六)汇编时政学习手册,夯实时政教育之基
在时政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学生对于时政问题的分析往往不到位不到点,思维层次较浅。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知识面窄、基础知识匮乏。时政新闻包罗万象,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中职学生本来文化基础较普高生要薄弱,加上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很多知识与初中阶段脱节,这一现状导致学生不愿学习时政、不会学习时政,成为落实时政教育的阻力。
基于此,德育教学部组织教师编写了校本时政学习手册。时政手册涵盖了上述政治、經济、文化、军事、法律、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既有基本理论知识,又添加了市情、国情、世情方面知识的普及,通过时政学习手册的学习,既是对现有德育课程知识的拓展和补充,又为学生学习时政、分析时政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
时政教育的内容是社会人文现象的浓缩和现实社会的写照,加强时政教育既是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平台。因此,中职校不仅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关注家国大事,激发学习时政的热情,还必须注重德育渗透,强化时政教育的引导力。
参考文献:
[1]刘健.浅谈职业学校如何开展国防教育[J].现代农村科技,2014(2).
[2]尤德林.关于时事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0).
[3]曹静静.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4]梁丹妮.时事政治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70).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