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条件,本研究以民办高校大学生为研究主体,研究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关键路径。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且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知识十分匮乏、法律观念相对淡薄、自身权益维护不足的问题,提出民办高校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路径,即丰富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多开展课堂法制培训、加强大学生自我法制修养。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32-0222-02
作者简介:蒋昊霖,男,江苏镇江人,硕士,无锡太湖学院会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从事党建和学生思政工作。
在新时代,我国以法律作为治国的重要根本,而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而言,注重培养其法律意识符合国家法治的根本要求。大学生是我国实现发展的接班人与主力军,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大学生的意识容易受到差异明显的社会意识的影响。高等教育依据主办主体又可以分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以其雄厚的资金力量以及高规格的硬件设施等方面的优越性吸纳了广大生源,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民办高校自身情况的不同,导致其所设置的组织机构也存在差异,此也代表着民办高校的特殊性,民办高校教育信息化促使改变传统的教学、教育方式,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另外,作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更需要树立法律意识,懂法、护法,合理运用已经学习到的法律知识。由此,民办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够为大学身提供更加平坦的发展前途,保证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遇到的问题
(一)法律知識十分匮乏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缺乏充足的法律知识培训课程,现有的课程也仅是流于形式,未能起到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效果。民办高校的部分教师尚未意识到法律知识培训课程的重要性,该类科目成绩对大学生的专业成绩无关系,受此影响,大学生因此类课程内容枯燥,而拒绝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法律知识十分匮乏的问题,大学生也并不清楚实施法律的实际效果。例如,在教师讲解某法律知识点时,大多数学生仅关注相关案件的刺激性,而忽视如何应用该法律知识点,不能将学到的法律知识点应用于生活中。
(二)法律观念相对淡薄
经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律观念相对淡薄,未能真正学会运用法律,未能意识到相信法律的重要性。例如,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认为在法律关系中,只有经济实力强、社会地位高的群体占据优胜地位,因此,其会出现不相信法律的错误观念,不利于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另外,由于民办高校大学社缺乏法律观念,导致其容易违反法律,诸如打架、恶性杀人、盗窃等,加之大学生缺乏法律意识,不能做出理智的判断,所以,民办高校需要及时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自身权益维护不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受错综复杂社会关系的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但是,在面对侵害时,由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如何通过应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例如,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分析“如果在高校内面对被黑恶势力侵害会怎么办”时,只有15%的大学生会主动将对方的侵害行为告知民办高校校领导,或是反对黑恶势力,而65%的大学生却选择息事宁人、忍气吞声。该结果显示出大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自身权益的维护不足,甚至因为缺乏法律意识而对法律没有信心。因为大学生对自身权益维护不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磨灭原有的正义感,最终不仅会约束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甚至还会对社会时序的稳定等造成严重影响。
二、民办高校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路径
(一)丰富大学生的法律知识
针对民办高校存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十分匮乏的现状,民办高校应首先意识到在课程中增设法律知识培训课程的重要性,尤其需要引导教师意识到丰富大学生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为此,民办高校法律知识培训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当注重丰富日常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更加形象、生动的讲解法律知识点,激发大学生深入、全面学习法律知识点的兴趣与积极性。另外,通过应用新媒体平台向民办高校大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可利用的平台包括民办高校官方微博、公共微信平台、APP、宿舍电子屏幕等。基于上述平台向大学生定期、不定期传播法律知识,让大学生能够更加亲近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知识,使之转化成为民办高校大学生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的支撑。通过丰富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帮助大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法律知识,为引导其学会通过掌握的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保证。
(二)多开展课堂法制培训
为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观念相对淡薄的问题,民办高校需要改变传统的法律知识教学方法,通过开展课堂法制培训,加大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力度。民办高校需要改革法制课程,将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作为结业考察重点。民办高校教师也应当注重提高自身讲授法律知识的兴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法制培训活动,诸如民办高校可以开设“小法庭”、设立专门的“法律知识宣传日”、组织“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等。基于上述课堂法制培训活动,民办高校大学生会逐渐激发出自身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的主动性。另外,民办高校在多开展课堂法制培训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形成与必修课内容互补、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从而增强课堂法制培训的时效性。民办高校通过完善多开展课堂法制培训的计划,能够进一步发挥课堂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中的作用,让大学生在此过程中增强法律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自我法制修养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为了真正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最为重要的途径即为引导大学生自身注重加强自我法制修养。由于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面临自身权益维护不足的问题,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如何运用法律知识,所以,民办高校需要以大学生现有法制修养层次为出发点,了解大学生对加强自我法制修养的需求。例如,在法律知识教学中,民办高校教师应深入分析社会突出问题,在由大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过程中,了解大学生的法制修养层次,并对出现思想偏颇的大学生提供帮助,帮助大学生及时纠正不良思想,正确认识到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自我法制修养的重点在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应在自身思想上科学定位法律,即爱护法律、尊重法律、相信法律,主动在生活中应用已经学会的法律知识,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民办高校大学生自身应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端正态度,提高法制修养自觉性,对法律意识层面的错误倾向进行及时、有效的识别。另外,大学生也应当积极参与民办高校组织的课堂法制培训活动,或是社会实践活动,从而积累法律知识,以及运用法律知识的经验。为了加强大学生自我法制修养,还可在民办高校内选举法律知识学习榜样,利用榜样精神激发其他大学生加强自我法制修养的积极性,主动培养法律意识。
三、结束语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水平,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是否能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甚至还影响着社会稳定水平。因此,民办高校需要正确认识其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意识到全方位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法律意识的积极性,民办高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法制培训活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法律知识,正确认识法律意识培养的意义。另外,民办高校大学生也应注重加强自我法制修养,提高自身法律意識思维的逻辑性,相信法律、爱护法律,主动、合理的运用学习到的法律知识。
[ 参 考 文 献 ]
[1]胡静静.依法治国下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24):143-144.
[2]梁春艳,吴俊峰.大学生犯罪成因分析及防治路径研究——高职大学生犯罪分析与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7-80.
[3]苗小洁,张晶晶,洪都孜·托克鲁巴依,等.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法制博览,2018(5):20-22.
[4]刘少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和发展策略探析——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8,306(10):147.
[5]姚威,张炜.培养法律意识塑造健康人格——大学生犯罪预防的路径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9):83-86.
[6]陈雪琴.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养成路径——基于福建省漳州市高校学生的调查[J].广西教育,2017(3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