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军 汪美坤 黄丽莉
赵健明女士
是一位水墨与油画並重的画家,今年是她踏上艺术之路的第十年。虽然时间並不长,但她对创作有着自己的理解,並且一直没有停止对形成自己风格的探索。纵观其作品,技法並不是她的全部追求,意境的营造和思想的表达才是重点。她坚信,只有这样,作品才会是有灵魂的,才能是可以引起人们共鸣的。也正因为如此,她多次获邀参加海内外展览,作品收获了广泛好评和众多名家的肯定。
误入藕花深处,寻得满塘芬芳
赵健明女士並非艺术科班出身。自小热爱文学艺术的她,大学卻阴差阳错地攻读了理工科,毕业後除了从事与机械工程相关的行业,也一直为报刊媒体撰写专栏文章,稍微圆了一下儿时的文学梦。关於画画这件事,则单纯地因为喜欢和“偶然”。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糊里糊涂地就开始了”,没有做任何的準备,也没有做过多的期许。因此她十分感谢香港这个城市,让她接触到众多对艺术抱有真诚之心的人,特别是她的水墨画老师和油画老师,是他们无私的传授、严格的要求和热情的鼓励,鼓舞着她一路走来並坚持下去;她更感谢香港这个城市给了每个人公平的机会,哪怕是再異想天开的梦想,只要肯付出努力和行动,就有实现的可能,从而让人生无憾。
她从2009年末开始学画,在水墨画和油画两方面都做了一些探索,兴之所至时,她也会画一些水彩:“想在绘画领域多做一点尝试。”西洋画与水墨画虽然是不同的画种,但是这並不影响她跨领域学习:“在我看来,艺术是相通的,中画和西画在技法上虽各有千秋,但在艺术表达上是殊途同归的。”
今年是她走上艺术道路的第十年,就艺龄看,她还是比较“年轻”的。但她交出的成绩单,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2014年7月,由世界女艺术家联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她的色彩空间——世界女艺术家联展”在蒙古乌兰巴托举行,赵健明女士为香港六位参展者之一,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展。其作品《春江花月夜》即於现场被蒙古知名企业家收藏,成为该藏家首幅水墨画藏品。这对资历尚浅的她是莫大的鼓励。之後,她的作品陆续在海内外诸多展出中广获好评,得到众多名家的肯定。
2019年8月28日至10月底,由天趣国际艺术主办的“绽放——当代女性艺术展”在天趣当代艺术馆举行,来自香港、内地、台湾的二十名女性艺术家用笔触捕捉“花”的美丽瞬间,用画布展现充满正气的内心世界,在严峻时刻“绽放”正能量。在展出的近五十件作品中,赵健明女士以一幅新《春江花月夜》,再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重技法更重意境,思想是作品的灵魂
关於创作,赵健明女士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在她看来,对於一幅作品来说,技法表现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发挥自己的创意,这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否则,那只能称其为“画匠”。“其实这也就是从学习技法到形成自己风格的过程”。纵观赵健明女士的作品便可以发现,无论是水墨画还是油画,她从不循规蹈矩,或是构图上有新意,或是融入自己的想象,或是强调某个主题……追求意境和思想的表达,是其作品最大的特点。
画中有诗意,赵健明女士的作品常给人这样的印象。以新《春江花月夜》为例,画作以月为主体,以江水为近景,月色皎洁,江波浩渺,花姿绰约,在她清丽的笔触下,一幅唯美的春江月夜图跃然纸上,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意境在她画笔下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她对意境的驾驭能力,与其深厚的内在积淀分不开。她生长於广东新会——著名侨乡、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岭南学派和岭南琴派的发源地。或许正是故乡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予了她热爱文化和艺术的基因,她一直对中国古诗词有着别样的热爱。“许多诗词作品都很有画面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她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
赵健明女士还是《信报》“环宇遊踪”、《经济日报》“建筑·艺术·远方”等专栏的撰稿人。她喜欢到处去旅行,旅行不仅开阔了她的眼界,旅途中的见闻也为她的写作和绘画提供了广泛的素材。而长期从事文字创作,又让她拥有了更加细腻的情感,以获得更好的艺术表达。
谈及当下香港的艺术创作氛围,她介绍说:“虽然在政府或机构支持方面香港不及内地,专业画家的艺术之路会难走一点,但是香港在创作自由上更具优势,可发挥空间很大。特别是香港在‘当代水墨方面,往前走出了一大步。”對於未来,她亦希望自己在艺术创作上能有进一步提升。
回顾过往,赵健明女士在她主笔的专栏“建筑·艺术·远方”的栏目中这样形容自己:“昔日本行公式计算,描绘机器图纸;如今沉迷油彩丹青,向往筑梦远方。人生、旅途常误入‘歧路,卻屡遇美景。地平线上,总有我的背影……。”而绘画,无疑是她“误入”得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条“歧路”。与艺术相伴的这十年,她收获了诗意,更收获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