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里过着光明的日子

2019-02-10 04:08白皓
党员文摘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刘芳盲人心理

白皓

颜色、影像一点一点从刘芳的世界里被抽走了。

2007年,这位贵州省贵阳市白云三中的语文教师,再也看不清课本封面上“语文”两个字。一种名叫“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疾病,彻底吞噬了她批改作业和日常备课的能力。上课写板书时,字变得歪歪扭扭,甚至写到墙上。与眼疾抗争十年,结果她失败了。

医学诊断宣告,她再也无法看到这个绚丽的世界,至少目前这一疾病无法治愈。

借助盲人打字软件,刘芳用电脑写了一部描写青春生活、工作和爱情的小说——《石榴青青》。序言第一句话是:“从光明走向黑暗的是我的眼睛,从黑暗重新走向光明的则是我的心灵。”

“我用十年时间渐渐接受悲惨的现实。”刘芳说,之后又用了八年微笑面对现实的残酷。

从光明走向黑暗的十年里,刘芳最初的感觉是命运被撕碎了,“整个人都快崩溃了”。八个月大的孩子嗷嗷待哺,班上的学生每天等着她走上讲台。她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人80%以上的信息来自眼睛,“如果渐渐失明,我不就被世界遮蔽了吗?”

同事毛艷红记得,那段时间,刘芳时常坐在办公桌前,盯着桌子一动不动,有时突然嚎啕大哭,“但一走出办公室,她就会面带微笑”。

一段时间的忧郁后,刘芳开始转移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为了留住生活的美好,她开始跟学校的美术老师学习素描和水彩。她还学习了豫剧和舞蹈,学校文艺表演时,学生们的相声、双簧等语言类节目都由她编排。她感觉生活和工作又重新回到积极、阳光的轨道上,心中的阴霾也渐渐散开。

校长何代黔建议刘芳考虑办理病退,安心休养。刘芳回答说,眼睛瞎了,可心是亮的,“我不会影响孩子们的成绩,不会拖后腿的”。

带着心中的阳光,刘芳下苦功夫将中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背熟,再将知识点、考点、难点逐一梳理,长篇的文言文也是如此。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她让学生课上朗读,然后,师生一起来点评。对一位渐渐失明的人来说,这是对听力、记忆力的巨大考验,具体到刘芳身上,还要耗费大量精力备课。虽然这样很费功夫,但学生们从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中得到了更多启发。

这样的教学方法也通过成绩得到了证明,她教的班级语文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还出了两个中考语文单科状元。

家人、学生、同事都成了刘芳生命的支点。儿子不断鼓励她追求美好的生活;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上有困难,就会想到找她倾诉;同事们陪着她每天上下班,周末逛街,假期郊游。

刘芳把“微笑着面对现实的残酷”这句话也写进了自己小说的序言中,在她看来,疾病夺取的只是光感,并没有带走光明。

她在一点一点把被撕碎的命运拼起来。

失明之后,刘芳通过盲人阅读软件读了100多本书,她最喜欢《活着》里面“富贵”这个人物。“每一本书里都有一个有很大勇气的小人物。”她认为,自己也是个有勇气的人,勇气带来了如今阳光的生活。

在自己写的小说序言中,刘芳有一句话:“现在我终于微笑着说,我是盲人了,内心如此坦然。”

现实中的她一直没有停下追求亲情、友情、爱情和师生情的脚步。喜欢或不喜欢,她都会有真实的情感流露。工作生活中,她始终保持高兴时大笑、悲伤时哭泣、逆境中倾诉、被感动时拥抱、面对未来时阳光微笑的能力。

她只是失去了影像,从没有失去这个世界。

失明后,刘芳自学心理学知识,从语文教师变成了学校的心理教师。刘芳会记得每一个来求助自己的孩子。

她记得,有一次,一名学生大哭着冲进心理咨询室。刘芳下意识地站了起来,双目失明的她不知道面前的学生是谁,她把双手搭在学生的肩膀上,想让悲伤中的孩子先感受到她掌心的温度。

学生不住地抽泣着,浑身哆嗦,说不出话来。刘芳的双手顺着他的肩膀向胳膊移动,尽量给他更多的温暖。

“能够倾诉,是他走出痛苦的第一步。”刘芳说,那天,她讲了许多自己年少时的亲身经历,希望给这名学生重建起精神支撑。

这样的情况,自刘芳转型做心理咨询老师以来不断地面对着。她所在的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地处贵阳城郊,许多学生的家境并不好,有的是留守儿童,刚刚进入中学阶段,学生更容易因为环境变化和情感变化引发心理问题。

刘芳时常自嘲,做心理咨询老师,自己是半路出家,但她却深受学生的喜爱,每个班级都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程,许多学生下课后会走进心理咨询室,接受单独的心理辅导。

“情感上的小纠结、小矛盾在学生眼里是天大的事,带着真感情聊聊,他们自己就会想通了。”刘芳说,相比传授经验道理,自己更愿意从亲身经历讲起,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自己感悟该选择的道路。

一次,一名学生在课堂上说,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女孩,难以自拔。刘芳没有讲专心学习之类的大道理,而是回忆起自己初恋时的故事,“我讲那时的青春萌动,告诉他两个人在一起如何寻找更多的朋友和更广阔的世界,如何追求理想,对彼此负责”。

刘芳说,自己喜欢现在的工作岗位,能用自己心灵的感悟与一颗颗稚嫩的心对话。失明后的十余年,她完成了几百场报告,许多听报告的人潸然泪下。有人称她为中国的海伦·凯勒,她说,她最喜欢做自己,有学生、有事业、有热爱自己的人,还有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

她至今记得,在一场演讲的结尾,她大声地问台下的学生:“你们愿意做我的小眼睛吗?”学生的回答响彻全场:“我愿意!”她感觉,因疾病干涩了许久的眼睛,掠过一丝湿润。

现在,聆听刘芳讲课的已经远远不止学校的学生了,机关、高校、社区等地方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2015年,贵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刘芳工作室”挂牌成立。刘芳还和贵州综合广播爱聆听工作室联合创办微信公众号“爱聆听”,做起心理疗愈电台节目。

刘芳近几年还借助盲人专用的电子设备写了两本书,正在计划出版。

“一定不能停止阅读。”刘芳说,这些年自己一直坚持阅读,最近正在读严歌苓的作品。她最喜欢《爱犬颗勒》,因为在悲剧后显现出人类的真善美。

2018年9月开始,刘芳还担任了贵州省残联的盲协主席。2018年10月,她举办了一个世界盲人节的活动——“世界有你才完整”。这是一个在贵阳康复中心举行的自强模范讲故事的活动,有70多人参加,刘芳邀请了三个不同群体的代表给大家讲故事:一个盲人按摩院的老板,是自主创业自强模范;一个盲校的老师,讲他和盲童的故事;还有一个是道德模范宋政玟,讲述她在福泉扶残助困的故事。

刘芳2019年的暑假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她要在全省范围内多所学校举办师德师风教育讲座,还受邀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活动,包括一个电视访谈节目。

(摘自七一客户端/《中国青年报》图:廖新生)

猜你喜欢
刘芳盲人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The creative application design research of“Da Ah Fu”image
Ant Forest Users Plant 55m Trees in 507 Square Kilometers
心理感受
随声附和的盲人
自首的盲人
盲人节
巧用余弦定理解答数学题
吹闹心中的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