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姣
[摘要] 目的 研究儿科护士实施情景模拟教学的儿科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的儿科护士38名,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19名。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儿科心肺复苏培训,实验组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培训,对比两组护士培训前后心肺复苏方法掌握水平和培训后护士工作能力。结果 培训后,实验组急救知识、心电监护仪器使用、呼吸机使用、血液采集、急救药品使用分数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团队协作、人文关怀、沟通交流、体征监护、服务态度能力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儿科护士在实施儿科心肺复苏培训期间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护士培训效果,增强护士的工作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 儿科;护士;情景模拟教学;心肺复苏培训
[中图分类号] R2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12(a)-0153-03
Application of Scenario Simulation Teaching in Pediatric Nurse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ZHU Xiao-jiao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Pediatrics, Hu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Hunan Normal Universit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diatric nurs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enario simulation teaching in pediatric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Methods A total of 38 pediatric nurses to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reference groups, 19 each. Among them, the reference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pediatric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mplemented scenario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training. The two groups of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were compared with the level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methods and the ability of nurses after training. Results After the train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irst-aid knowledge, ECG monitoring instrument use, ventilator use, blood collection, first-aid drug use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 experimental group team collaboration, human care, communication, physical monitoring service attitude ability was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cenario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pediatric nurse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diatric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rse training effect and enhance the nurse's working ability,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Pediatrics; Nurses; Scenario simulation teach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臨床中儿童发生心搏呼吸骤停是危重症之一,儿童出现心搏呼吸骤停后,极易导致患儿死亡,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安全,对患儿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十分重要,是保障其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方式[1]。儿童与成年人身体机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发生紧急事件后的表现差异性较高,因此其心肺复苏方法及技巧亦有所不同,开展儿科心肺复苏培训可提升护理人员针对性的操作水平及质量,可全面提高护士儿科心肺复苏能力,从而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水平。因此在儿科中对护士开展儿科心肺复苏培训十分必要,该研究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的儿科护士在培训中合理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分析其教学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擇该院的儿科护士38名,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19名。实验组均为女性,年龄为22~43岁,平均年龄(36.95±6.14)岁。儿科临床护理工作时间2~22年,平均工作时间(10.98±3.64)年。本科学历17名、本科以上学历2名。参照组均为女性,年龄为23~42岁,平均年龄(36.93±6.16)岁。儿科临床护理工作时间为2~20年,平均工作时间(10.95±3.61)年。本科学历16名、本科以上学历3名。两组儿科护士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儿科心肺复苏培训,通过集体教学方式对护士讲解儿科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并通过模型进行一对一训练[2]。
实验组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培训,根据《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要求开展教学,将全部护士分为若干小组,设计教学情境[3]。其教学情境为:儿科病房中1例重症肺炎患儿正在由护士和家长帮助下进食,患儿年龄为2周岁,在进食期间忽然发生剧烈呛咳现象,随即出现心率下降、发绀症状,此时患儿家长情绪焦虑且激动。在此情景中共有3人,分别为患儿家长、临床医师及护士,由护士对患儿症状、发展情况进行评估,3人轮换身份,进行现场模拟,患儿由模型替代[4]。培训时间共计一个月,每周进行1次培训。第1周,主要针对儿科心肺复苏知识进行讲解,由专业儿科急救医师、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进行教学,通过情景向护士展示操作步骤和方式,并根据《指南》中的要求分步骤演练。第2周,指导护士进行3人一组操作,相互之间轮换身份,依次进行自主儿科心肺复苏演练。第3周,由护士长及儿科急救医师对护士操作情况进行指导,纠正其中的错误,并对护士儿科心肺复苏操作予以评估,针对性地加以讲解和演练。第4周,总结儿科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并评价护士为期1个月内的学习情况,通过分组情景模拟形式实施考核,由儿科急救医师及护士长对护士急救知识、心电监护仪器使用、呼吸机使用、血液采集、急救药品使用等掌握水平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对护士培训前后心肺复苏方法掌握水平和培训后护士工作能力,心肺复苏方法掌握水平包括急救知识、心电监护仪器使用、呼吸机使用、血液采集、急救药品使用等,每项满分2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士对儿科心肺复苏方法掌握水平越高[5]。护理质量由教师评价护士团队协作、人文关怀、沟通交流、体征监护、服务态度能力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科心肺复苏方法掌握水平比较
培训前,儿科护士心肺复苏相关成绩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实验组急救知识、心电监护仪器使用、呼吸机使用、血液采集、急救药品使用分数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儿科护士工作能力比较
实验组团队协作、人文关怀、沟通交流、体征监护、服务态度能力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儿科护士工作能力比较[n(%)]
注:*Fisher精确概率法。
3 讨论
儿科是医院中重要科室之一,是对小儿相关疾病治疗的场所,儿科对护士能力要求较高,由于部分患儿年龄较小,尤其是3周岁以内的患儿,无法正确表述自身症状及病情,往往依赖于医护人员根据其体征表现进行评估[6]。加之儿科患儿病情复杂,患儿发生窒息、心脏停止搏动的可能性较高,因此需对儿科心肺复苏方法及技巧加以评估,以便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水平[7-8]。
传统临床护理技术或方法教学中,往往过于重视对知识结构的讲解,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士的理论水平,但该种形式不利于护士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故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研究对儿科心肺复苏培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模式为护士构建一个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对儿科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进行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由于小儿窒息或心搏骤停等发生原因及表现有所不同,故通过多种形式的情境能够将实际临床情况予以展现,进而提高护士儿科心肺复苏操作熟练度,避免发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情境模拟教学期间,护士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高,加之具有更高的接受程度,故提升了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水平。该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实验组急救知识、心电监护仪器使用、呼吸机使用、血液采集、急救药品使用分数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团队协作、人文关怀、沟通交流、体征监护、服务态度能力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儿科护士在实施儿科心肺复苏培训期间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护士培训效果,增强护士的工作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衡,罗顺清,曾莉,等.情景模拟在儿科护生小儿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5):55-57.
[2] 关常青,梁庆元,罗贤君,等.急诊科护士情景模拟培训中MCC心肺复苏机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0):186-188.
[3] 李亮,顼志兵,徐震宇,等.心肺复苏模拟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1):3308-3309.
[4] 王思瑶,张欢,彭睿,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生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6):4455-4458.
[5] 叶大庆,苏运辉,张美萍,等.情境体验教学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心肺复苏术及外出血救护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7,24(4):11-14.
[6] 盛露露,许兵,黄剑吟,等.团队情景模拟在急诊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3-5.
[7] 陈国兵,龚美玲,张艺馨,等.使用SimMan 3G模拟人对住院医师开展心肺复苏情景模拟教学的研究[J].医学教育管理,2019,5(1):74-78.
[8] 李小勤,杨惠花,唐兆芳,等.设置急救联络员分类情景模拟培训提高护士心肺复苏技能[J].护理学杂志,2016,31(5):59-60.
(收稿日期:201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