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涛,汤 方,高 莉,徐 洁
(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400)
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病,尤其是下肢骨折。在临床治疗下肢骨折时,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会对患者血管、肌肉、骨骼产生受损,而使下肢组织血液供应出现障碍或是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1]。因此,临床为了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护理的顺利开展,需要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以提高手术治疗依从性[2]。本次研究针对骨折手术病人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要点及效果进行分析,取8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开展研究,现做如下汇报。
2017年6 月~2018年8月为研究时段,对我院接收的8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开展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应用手术室护理措施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40例)男女分别24例、16例,年龄21~65岁,年龄均值(42.55±10.23)岁,高处坠落伤12例、交通事故伤22例、其它伤6例。实验组(40例)男女分别26例、14例,年龄20~66岁,年龄均值(42.00±10.05)岁,高处坠落伤13例、交通事故伤21例、其它伤6例。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本院伦理会已批准本次研究。
患者入院后,以其临床体征为依据,实施针对性检查,病情明确后,均行手术治疗,基于此,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指导、手术准备、术后常规护理管理等。实验组以对照组护理为切入点,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如下:术前护理:对手术室所有器械实施消毒,保证其可以正常运行;准备好手术所需药物、血液等急救设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向其介绍麻醉措施及手术步骤,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摆放正确的手术体位,并对其实施全身麻醉,患肢进行消毒处理。创面进行冲洗,避免感染;并采用电动空气进行止血处理,为手术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3]。
术中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手术室氛围,清洁手术室,保证手术室干净、清洁。控制好手术室温度与湿度,尊重患者隐私。在手术过和中,动作应轻柔,避免引起患者不适;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意外及时配合医生处理。
术后护理:术后,等患者意识恢复、清晰后,告知手术成功完成,消除手术顾虑;及时清理患者身上残留的血迹,更换干净舒适的衣服;动作应轻柔,避免引起患者痛苦。检查受压情况,做好引流管固定,将患者安全送至病房,做好护理交接工作[4]。
对比两组伤口愈合时间、下地时间、疼痛程度。
本次研究数据均用SPSS 21.0软件分析,伤口愈合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疼痛程度用(±s)表示、做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伤口愈合时间、下地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伤口愈合时间、下地时间、疼痛程度(±s,n=40)
组别 伤口愈合时间(w) 下地时间(w) 疼痛程度(分)实验组 6.0±1.5 6.8±1.5 3.5±0.8对照组 9.0±1.7 9.5±1.7 5.0±0.9 t 8.369 7.532 7.878 P 0.000 0.000 0.000
下肢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骨折类型较多,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还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下肢功能造成极大的损害。在临床治疗下肢骨折时,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损伤,其在治疗时,需要手术室实施相应的护理配合措施,以辅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保证手术可以顺利完成。
现下,手术室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措施,将其应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通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效果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示:伤口愈合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做好术前护理,准备好手术器械及急救药物准备;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心理安慰,缓解手术压力;讲解麻醉措施及手术流程,对创面实施相应的清洁护理,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术中监测好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详细掌握手术流程,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做好手术室完善护理工作,清理患者血迹,等其清醒后,将其安全送至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5]。结合手术室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生理应激反应,缓解疼痛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下地时间,提高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骨折手术病人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管理,对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