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小燕,丁菊红,茅敏敏,沈 方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机械通气是对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类病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常规措施,通过机械的介入,将自然通气及氧合功能优化,实现氧合通气的有效恢复,当前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为了实现机械通气稳定性的维持,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动措施进行干预,避免出现脱管等状况,这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损伤[1]。临床研究显示,通过早期活动能够改善对于患者的肌肉损伤及意识损害程度,现就我院52例患者展开研究,作如下内容报道。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入治的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共5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26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25~62岁,平均年龄为(42.45±2.12)岁,观察组患者共26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24~65岁,平均年龄为(44.12±2.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不具有对比价值(P>0.05)。
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早期活动干预,包括EM被动、主动活动,呼吸功能训练、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及测力脚踏车等。(1)EM被动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功能评估结果进行流程划分,形成肢体活动干预途径,通过被动到主动及床上到床边及床下的渐进干预形式进行干预。(2)呼吸功能锻炼:通过呼吸功能锻炼的形式,实施腹式呼吸,实现呼吸功能的训练。(3)通过神经肌肉的刺激实现刺激治疗,将电极置于患者的四周肌肉位置,根据患者的状况进行时间刺激增加,对患者的频率、脉冲宽度进行调节,同时对患者使用的脚踏车进行速度调节。
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病死发生状况及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观察。
此次研究中,应用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通过x2验证,计量资料通过标准差表示,通过t验证,如果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可见, 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5.34±2.46)天,ICU治疗时间为(7.35±3.41)天、总住院时间(14.21±3.45)天,对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8.52±4.42)天,ICU治疗时间为(12.42±4.21)天、总住院时间(21.51±4.21)天,结果显示为(机械通气时间t=2.342,ICU治疗时间t=5.251,总住院时间t=4.245),观察组患者各项时间数据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有对比价值(P<0.05)。
对照可见,观察组病死例数1例,病死率为4%,对照组病死例数2例,病死率为8%,结果显示为(病死例数x2=1.562,病死率x2=2.32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病死概率,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有对比价值(P<0.05)。
通过被动、主动活动干预能够形成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影响危险因素的干预,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呼吸功能锻炼能够形成对于患者呼吸肌无力及功能状态、长期结局及生活质量的明显影响,通过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实现呼吸肌的张力锻炼减少因为呼吸的动力及肺部膨胀间的反馈差距,降低呼吸意识反应,实现最大的吸气气压获得[2]。同时经过呼吸锻炼后,患者能够加快撤机的速度,缩短总住院时间。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共5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早期运动干预,对照两组护理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5.34±2.46)天,ICU治疗时间为(7.35±3.41)天、总住院时间(14.21±3.45)天,对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8.52±4.42)天,ICU治疗时间为(12.42±4.21)天、总住院时间(21.51±4.21)天,观察组患者各项时间数据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有对比价值(P<0.05)。由此可见,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概率,缩短通气及治疗、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