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019-02-10 22:48王萍萍张敬伟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月经综合征心理

王萍萍,张敬伟*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9)

经前期综合征主要指的是妇女在月经前一至两周,即黄体期,出现的在情感、生理以及行为方面的变化,轻度经前期综合征表现为专注度下降、易怒、紧张以及颜面水肿等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乳房胀痛。而严重经前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规律出现紊乱,这伴随月经结束症状开始消解。PMS已经成为现代医学聚焦的重点研究领域,并且生命科学家已经将其视为“对神经科学的挑战”。女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同时大学是其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的重要阶段,其心理和生理状况容易受到营养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性发育与心理发育出现不匹配的情况,所以青少年女性患PMS的风险更高。钱诚的研究表明,除育龄妇女以外,女大学生也是PMS的高发人群,并且PMS已经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社交以及学习,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以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某高校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患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信息支撑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高校334名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告知其研究事项,并且所有参与者符合PMS的判定条件

1.2 研究工具

自制女大学生问卷调查表,其中包括人口统计特征以及月经相关情况,此外还覆盖了个体饮食偏好以及作息习惯等相关内容

1.3 调查方法

调查表统一发放并现场详解如何填表,本次研究总共发放问卷调查表334份,实际回收321份,实际有效回收率达到96%

1.4 统计方法

利用EPidata 3.1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录入,并利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频数以及百分数的形式展现。并对相关数据进行x2检验以及描述性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女大学生PMS发生情况

患有经前期综合征的女大学生比重达到28.3%(91/321),具体而言,轻度、中度以及重度患者分别有19.3%(62/321)、6.2%(21/321)以及1.3%(5/321),而出现焦虑、情绪波动较大、专注度下降、嗜睡以及抑郁情形的女大学生占比分别为85.4%、84.2%、83.9%、84.1%以及79.5%

2.2 一般资料

在321名女大学生中,年龄区间为19.24±1.49岁;身高1.63±0.47 cm;体重54.39±7.48 kg出现痛经情形的比重达到84.75%,而同时出现痛经和经前期综合征的比重达到39.41%,只有35.96%的女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过PMS的相关知识;而高达65.89%的女生误以为PMS就是痛经,只有35.87%的女生会关注PMS,只有23.17%的女大学生在出现PMS时会及时就医

2.3 女大学生PMS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BMI是描述个体提质量的主要指标,而对食物偏好主要是指单周内至少吃3次特定食物。因此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表明:高达73.28%的女大学生会熬夜,此外有25.47%的女学生会服用咖啡。而PMS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BMI、睡眠质量不稳定、脂肪摄入高、初潮提前等

3 讨 论

3.1 现阶段女大学生PMS的发生概况

本次研究,其中患有经前期综合征的女大学生比重达到28.3%(91/321),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差异,比如李改娟等学者其研究表明女大学生出现PMS的扎占比达到56.44%,而王艳红的研究则指出女大学生出现PMS的概率仅为15.15,出现差异的原因在于所选学生样本有所差异。而对于轻度以及重中度PMS患者而言,出现较为普遍的症状时腹胀以及乳房胀痛,而对于严重PMS患者而言,其心理状态更加多元化,比如生气和抑郁等,这一研究成果与Antai的研究成果相符,另外,中轻度患者与重度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也具有明显差异,前者躯体化症状较为明显,而后者则是体现在心理和精神健康层面,由此可见,需要及时引导女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应累积造成深层次的潜在问题

3.2 女大学生PMS影响因素分析

PMS与一般资料的关系:PMS并未在城乡成长环境、身高以及提质量上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这意味着女大学生的生活环境较为稳定,因此患者个人状态也会造成PMS,这与宋玲娟的研究成果保持一致

PMS与痛经之间的关系:痛经也是妇科的常见情形,容易给女大学生造成一定风险,需要注意的是,部分PMS会与痛经相伴出现,但相关学生容易混淆核心概念,甚至将PMS等同于痛经,贻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而在本次研究中,部分学生会同时存在痛经以及PMS情形,这与张艳清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保持一致,这源于女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了巨大负担以及负面情绪,由此可见,如果心里状况不佳则会增加PMS的患病风险;另外,35.87%的女生会关注PMS,并不断丰富PMS知识储备,而高达65.89%的女生误以为PMS就是痛经。另外PMS通常发生在月经前,当月经消退后伴随轻微的特质。然而由于缺乏关注和认识,多数女大学生并未重点关注疾病发展。在Cul看来当研究人员全面评估PMS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时,往往从历史和生物角度解读PMS带来的影响,所以高校应关注PMS的发展概况,及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人为干预

PMS与饮食结构之间的关系:现阶段针对女性PMS并未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而本次研究会采取半定量等方式了解女大学生的膳食结构。食物偏好主要是指个体能够持续摄入特定食物,另外通过研究发现PMS与动物脂肪以及蛋黄类食物具有紧密联系

PMS与个人作息习惯之间的关系。通过本次研究,高达73.28%的女大学生会熬夜,其主要原因为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寝室作息时间不规律等,此外有25.47%的女学生会服用咖啡,Borenstein在其著作中叶表明了PMS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以此需要加强对患者健康项目的引导,提升患者睡眠质量。而Kim则指出,虽然现阶段睡眠质量较为关键,但通过睡眠评估体系则表明睡眠并未在黄体晚期发挥作用,因此需持续探索PMS与睡眠之间的具体关系。虽然没有学术数据作为理论支撑,但从实践层面而言,睡眠不理想会诱发PMS。而美国则将睡眠视为重要的缓解痤疮的有效方式。因此PMS的发生与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成,比如吸烟以及饮酒等等。李改娟指出,现阶段女大学生生活作息时间极不规律,早上不吃早饭以及晚睡熬夜的不健康方式普遍存在,在这一情况下,女大学生无法摄取相应营养,从而体力和体质得不到保障,增加了患PMS的可能性。由此说明高校应关注女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和营养情况,积极开展健康知识教育,这样才能减少甚至消除PMS给女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和生理创伤

4 结 论

综上所述,该校女大学生患PMS的风险较高,主要由于睡眠质量极差、不健康的作息规律以及痛经等情况的存在,所以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应将上述因素置于重要地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医学干预,有效减少PMS给女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女性实施更加丰富的人文关怀,“痛经假”的诞生意味着社会对女性的关注更加精细化,然而由于我国保守文化的影响,女大学生无法及时接受到科学的生殖健康教育,往往通过网络以及电视媒体学习有效的性健康知识,专业化、体系化的科学宣讲并未铺开,导致生殖健康教育实效性较差,所以对于高校而言,应创建多种健康教育模式,科学引导女大学生关注身体和心理变化,充分了解月经。PMS等相关知识,以提升女大学生的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月经综合征心理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Chandler综合征1例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心理小测试
考前综合征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