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教育发展研究

2019-02-10 21:36朱阿丽石学军
关键词:绿色环境生态

朱阿丽 ,石学军

(1.山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2.山东理工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山东 淄博 255000)

目前,中国已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经济体。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长达 30多年的高速增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以往我们过度强调人的利益,而忽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使自然和谐遭受一定破坏,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枯竭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十二五规划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推进绿色生态发展的政策。提出将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内容。促进环境保护,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1],让环境管控发挥绿色发展的导向作用,当前迫切需要建立环境管控的长效机制。推进技术创新,鼓励发展绿色产业,使其成为替代产业,有效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接力经济增长。

高校在塑造灵魂和培养人才的同时,也肩负着宣传国家政策方向,传播社会发展理念的重任,肩负生态教育的责任义不容辞。生态教育,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课程,使其树立牢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理念,为改善我们的环境为可持续发展事业打下基础。教授环境意识和其他的相关知识,培养出具备环境意识并掌握环境基本知识的学生,目的是使学生进入社会后播撒“绿色的种子”。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培养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素养人才的任务。提高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生态保护道德意识和行为、生态保护技能以及固化和推动大学生善待自然万物的人生认知与行为方式。

生态教育理念已提出多年,但目前各高校绿色发展相关教育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教育力度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教材、教学课件、相关教学平台欠缺,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法制教育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宣传还不健全,绿色发展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欠缺等。

一、国内外生态教育研究现状

(一) 国外生态教育研究现状

自20世纪始,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涉及到人类和地球其他生物的存亡。而生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学者们都认为是人的观念和精神出现了问题。法国哲学家施韦兹最早提出创立生态伦理学概念,并于1923年发表了《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文[2]44-45。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一种文化关系,他认为生活中的所有生物,无论他们对苦乐的感受能力如何,都是道德的对象。他开启了人们对生态伦理问题的思考与探究。美国学者利奥波德提出了大地伦理学思想,从整体主义立场出发,把人与地球视为统一的共同体,他指出地球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我们是大地共同体的一部分,人类从属于大地[3]194。

教育“生态化”的概念是美国学者首先使用的,是指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并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20世纪 90年代,提出生态教育思想的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贝尔·斯泰普指出:生态教育就是培养拥有生物自然界知识、知道如何解决生态问题,并具有投身生态运动动机的公民。[4]77-78目前,美国、英国、俄罗斯、挪威、新西兰、德国、瑞典、韩国、日本等国均建立了规范有序的高校生态教育。

美国野生动物保护机构(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简称FWF),2001年调查了美国当时高等院校的生态教育状况,报告显示,在美国,四大类生态教育或研究课程在高校普遍开设“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实践”“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支撑环境持续性的政策”“人类活动与环境持续的相关性”等科目,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生态教育课程”,生态教育课程在高校开设课程的占比为:13%的高校规定所有学生必须修读,7%的高校是其多数学生的必修课,18%的高校是其部分学生的必修课。在美国,45%的学校设置了环境类辅修专业;44%高校设置了环境类主修专业;61%的学校设立了跨学科生态培养计划,因此学生毕业后可以有机会申请持续发展或环境方面的学位。

瑞典是“欧洲生态学校计划”的主要参与国。生态教育在瑞典,最早始于1962年版《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教育的核心放在“唤醒对自然的责任”上,并在课本中大量涉及到了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的环境会议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从那时起,瑞典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宣传与实践。

1997年,瑞典“21世纪议程”全国委员会向政府提议制定面向全国的生态教育大纲建议,瑞典国家教育局、环保组织、教育机构三方合作,制定一套环境评价标准,以适应各个级层段教育机构。为了达到学校参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瑞典国家教育委员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制定出瑞典“环境学校”的特色标准。1998年9月,教育部门和科学部又共同推出了一份“环境学校的特色文件”,即瑞典国家教育纲领性教材《瑞典绿色学校指导手册》,同时又发布了《SKOLFS 1998:22》(《绿色学校奖条例》)。至此,绿色学校的名称正式出现,瑞典的绿色学校建设开始实施。

为鼓励各国都积极参与“绿色学校”的建设,欧洲生态教育基金(简称FEEE)在20世纪90年代发起“生态学校计划”的项目,该项目在欧洲范围内进行了推广,从而产生了学校教育层面一系列的“为了环境”行动。截至2017年,此项目已有超过20个国家的一万多所学校参与。

(二)我国生态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是从20 世纪70年代开始意识到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并努力与世界生态教育接轨。1992年,在苏州首次召开“全国生态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未来生态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理念。之后,我国开始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多规格、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教育体系。1994年,国务院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5]15以学校为平台传授生态教育的相关知识来促进学生环境意识的提升和环境保护行为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为目标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 )》中又强调了绿色学校创办的必要性。自此,绿色学校教育理念在全国各级学校推广开来。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中小学生态教育实施指南》和《生态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两个文件,为全国中小学生生态教育提供了直接依据。一批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和文件相继出台。我国的生态教育逐步向生态发展观转向,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又一次为我国生态教育指明了方向,要求到2020 年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6]22。作为政府层面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与之相呼应,各级学校,将形成学校绿色教育体系、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绿色发展研究、形成绿色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学校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学校生态教育的目标。

截至2018年,我国初步形成了环境基础教育网络,绿色学校的数量达到十多万所。我国已有五万多所中小学开设了生态教育课程。教育部、环保部编撰的教材、书籍共计60余种,发行约200万册。我国高等院校已向社会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有200多所高校增开了各层次[7]52-54(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大专)环境专业教育课,设置的专业多是以生态保护类和污染控制类为主,培养学生具备城镇声、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污染控制规划、水资源保护和给排水工程等专业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胜任在政府、规划、环保、资环开发、经济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工作。

二、我国高校生态教育的困境

理念,制度,技术三个层面是生态教育向前推进的抓手。就我国目前情况看,生态教育体系建设仍存在对生态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内容空泛,法律地位不明确,实践制度化程度低,参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一)社会普遍存在的生态保护观淡漠,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社会文明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文理念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个问题贯穿在人类文明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之中,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生存? 怎样对待我们生存的环境?人们如不改变生活方式资源绿色生态发展又从何而来?可以说城市生态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生态发展也应与全社会的文化和经济系统融为一个整体。

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在西方国家已争论多年。当今中国似乎也步入西方的后尘。众多激烈的争论表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仅有少数人真诚且自觉地将绿色发展生态发展观落到实处。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不够充分,导致在社会发展中人们普遍遵循经济效益至上的原则,生态效益往往被抛诸脑后,不少人在误解或曲解着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一些人狭隘地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获取利益的过程,即使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资源造成了浪费也没有关系,因为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更有甚者歪曲“黑猫白猫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置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于不顾,导致青山绿水不在,空气也变成了毒气,这些变化都在降低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只顾追逐经济利益使很多人“一切向钱看”,甚至不顾后果铤而走险,在他们的观念中完全没有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概念,这种错误的意识在社会上的流行与泛滥,会阻碍到正确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和普及。

一组数据显示了我国在资源消耗问题上的态势:由于在较长时间内生产方式的落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导致我国1美元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是美国的4.3倍,加拿大的3.3倍, 德国和法国的7.7倍,英国的5.3倍,意大利的8.6倍,日本的11.5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倍、4.8倍、4.9倍、4.9倍和4.4倍。近年来,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指导下,我国单位能耗已经在逐步降低。2016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但高能耗问题依然是困扰我国经济的一大问题。要想改变这种高能耗、低产出的局面,就必须转换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代替资源无序消耗[8]130-131。

事实上古代中国一直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但到了近代,由于我们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 绿色生态被人们忽视,而经济高速发展随之产生诸多环境问题后才被重提。目前中国人口密度约是世界平均数的3.3倍,土地、森林、有色金属、水、煤炭和石油储量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消耗的速度过快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对环境生态发展观念上的漠视造成的。

(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过度消费也导致资源的过快破坏

生活中“过度消费”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在用车出行时,人们追求装饰豪华气派大排量的进口名牌汽车;在聚会或用餐时,过度追求菜样菜式,菜量已超出了消费还要来点“野味”,冒着触犯法律的风险食用濒危的珍稀野生动物;在选择住房时,追求奢侈、豪华的装修,选择面积超过实际需要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住宅(或别墅)。2015年,中国就登上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巅峰,资料显示中国正迅速成为汽车销量领跑国:中国2015年汽车销量2459.76万辆,同比增长4.68%,其中大排量车SUV型汽车的销售量连年呈上升趋势。超级豪华车正以空前强大的阵容对中国市场形成合围之势[注]数据来源于:贝恩公司.201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具体内容参见搜狐网.http://www.sohu.com/a/63676792_334205。。高盛的研究报告称,2016年有760万户中国家庭购买了奢侈品,预计中国到2018年百万富翁的数量将跃居世界首位[注]数据来源于:麦肯锡.2017中国奢侈品报告,具体内容参见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149810816_483389。。此外日常生活中忽视和缺少环保意识的行为也很常见,一次性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的大量使用,所造成的浪费十分惊人。“过度消费”“高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势必会增加我们处理垃圾的社会成本,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加重。

走出市场取向的困境,批判不合乎社会生态发展观念的悖论,是生态教育的难点所在。高校要成为科技文化兴盛之地和前沿领域,强力推动人与自然交互作用。

(三)高校生态观教育缺乏系统性、稳定性

目前高校生态观教育政策比较空洞,且缺乏可操作性。生态观教育政策的原则和规定有很多,操作性不够强,只是具有倡导性,具体实施于教学的规定和行为规则很少。目前,我国在环境基本法、行政法规、政府规划、专门性法律中有许多生态保护的纲领性规定,而关于环境宣传、教育规定与措施则明显不足。

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上,尚未将生态教育列为长期的基本教育方针,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和部署相呼应。对大学生应掌握的生态文明思想观念和生态保护技能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对前沿的生态观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充分体现。此外,未制定相应的生态观教育指标体系,并渗透到职业方向和专业实际。大学生只有具备与专业素质相匹配的生态保护热情、态度、思想、意识和技能等基本生态素养,才能在以后所从事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以绿色发展价值观指导科学技术手段,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同时用生态科学知识来保护和修复生态平衡。

(四)生态观教育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

现在美国和德国已经成功普及生态教育,主要是因为他们依靠健全的法律环境为其生态教育提供法律保护。我国生态观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生态观教育既缺少规范化又不够系统化,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生态教育立法体系,缺失相应的生态教育法、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定,部门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更是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既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又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也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只有将生态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和完善生态观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为生态观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五)高校生态观教育的实践制度化程度不高

高校开展生态观教育需要从实践出发。实践是生态观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实践也是生态观教育的内在要求。通过实践,大学生通过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对生态保护的基本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转变过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增长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技能。目前,我国生态观教育只是起步阶段,生态观教育尚未形成体系,只是一些零散的教育活动。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生态观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有部分内容,但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生态教育的实践教育也只在部分学校实施,有的学校有环保类的学生社团,有的学校有思政课暑假社会实践,但大部分高校主要通过传统的道德说教来开展生态教育教学,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结合的较少。如今的教育体系还不能站在社会生态优化的角度对生态观教育进行实践方面的设计。目前高校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社会生态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建设生态教育基地和创建全方位绿色企业,以及全民创建绿色社区,来培养人们长期的绿色发展观念并促使每个社会公民落实生态行为。

三、高校生态教育的建议

(一)重视生态观教育民主制度建设,健全公众参与民主监督机制

生态观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生态观教育本该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因为作为一个教育新领域,生态观教育的发展和完善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而且,目前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观意识基本上遵循着从无到有、从错到对的规律,可见正确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与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们从意识到外化行为的转变更是一个较长过程,实际生活中不少人对生态文明行为存在知而不行的状况,正是这一结论的有力印证。更重要的是生态观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当代人进行的时代性教育,而是需要世世代代发扬下去的长期性教育。生态观教育工程的长期性这一特性,致使我国生态观教育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

生态教育的基础和目标是,生态观教育体系建设应当包括公众参与。从国际经验来看,公众的“自下而上”参与是除了政府的“自上而下”推动和引导之外,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基层社区、民间团体、企业,都应当参与到生态保护发展事业中,通过听证制度、公益诉讼、专家论证、传媒监督、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共建美丽中国。只有将政府、社会组织、公众、企业在内的主体监管模式多元化共同发展,才能切实达成绿色发展共识。我们的建议:一是政府积极吸收各种社会力量,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和手段,促成社会广泛参与生态发展建设。二是在制定和实施生态法律法规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解决利益个体构成与生态保护之间的悖论作为推动公众表达和监督的动力。发挥政府、企业、个人的环境保护和监督的合力,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学校生态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生态观教育制度化并与思政课紧密结合

为解决当今生态教育存在的随意性问题,教育部门应制定若干具有法律保障的硬性规定,确保高校生态教育顺利开展。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生态观教育经验,从生态教育法立法开始,约束上至教育决策部门,下至各高校的管理者,从制度上规范生态教育;从政策上鼓励生态教育;从观念上重视生态教育。

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各高校可以建立相关机构,例如生态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全面负责和开展学校的生态教育工作,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制定生态教育规划以及教师的生态教育培训和进修等。只有这样,高校的生态教育才会日益走上系统化、规范化道路。在教学管理上,对学生的生态修养、生态价值观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规范教学,调整课程设置,在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贯穿生态教育类课程;也可以采取学分制,要求学生必须将生态教育类课程相应的学分修满。

首先,从生态教育教材体系的构建着手培养学生生态意识。高校与科研机构长期从事教学、研究与开发活动,其资源配备可以为生态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在理论与教育方法的指导下,为我国生态教育培育更加专业的教育人才。我国高校思政课虽然涉及到绿色发展的内容,但力度还不够,可以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的一系列绿色生态发展的政策研究作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完善高校绿色发展教育的体系。形成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实践,网络平台整合的合理教学系统。

其次,生态意识培养研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总体来说,生态意识包括两个方面,即生态和谐意识与生态持续意识。将生态意识培养研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生态意识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生态教育应努力使每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都有较强的保护生态的意识。通过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觉的绿色生态理念。

再次,生态知识普及体系,包括网络平台的宣传教育体系建立。现在,人们日益依赖网络多媒体平台,它是有效的宣传生态生产、生态消费、循环经济、绿色GDP 等理念的手段。如今,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矿产资源日益枯竭,污染现象普遍存在,人们环境科学知识缺乏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如草原垦田、伐树造田,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构成生态系统的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和人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整个系统的结构庞大而复杂,人,在这个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球常规生态的消耗并不是万能无节制的,它的承载能力有限,当超负荷运转时,它的稳定性,即我们所说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目前,人们只考虑如何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控制自然并从自然中获得利益,从而在不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本身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标。人们欠缺自然科学知识,是生态意识合理建立的一大障碍。因此,我们须广泛传播现代生态科学知识,通过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特别是青少年的生态意识,来提高他们的生态素养以期改变当今的种种乱象。

最后,生态教育法制研究。中国有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制度,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等。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由国家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所构成。这些法律法规,是生态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公民广泛普及生态法律知识,使公民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意义重大。要在进行生态法制相关的普法教育,提高公民法制观念的同时,培养他们知法和守法的自觉性。高校要通过相应的普法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法律意识,自觉约束不规范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其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以期从根源上消除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三)高校应当着重生态发展技术伦理研究

高校作为基础研究机构,拥有创新发展的责任和能力,应格外注重绿色发展技术伦理研究与各专业的结合。

绿色发展技术伦理是可以让现代技术伦理发挥作用的一种新兴思维方式,即通过一定的技术设计,把道德理念“嵌入”相关技术人工物的功能之中,使人们在操作这些技术人工物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相关道德的引导和规范,对人们的决策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道德物化”思想是荷兰学者阿特胡斯最先提出的,经荷兰哲学家维贝克的后续研究得到发展和深化,并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维贝克的研究使“道德物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架构,即“技术中介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通过技术来调节的,它影响着人和世界这双方呈现于对方面前的方式。人的主观性和世界的客观性在技术的调节之下都得到了重新塑造。因此,人们的决策和行为可以通过技术的调节有意地“嵌入”一定的伦理因素。“道德物化”思想首先在当今的工业设计领域和社会领域付诸实施,比如斯坦福大学的福戈教授提出的“劝导技术”设计和在华盛顿大学的弗里德曼教授研究的“价值敏感性设计”,二者都是“道德物化”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如汽车的新能源设计,既避免了传统汽车尾气对空气、对大气层的破坏,又实现了我们对汽车性能和技术参数的要求。

社会与高校应当在科研奖励政策制定上,向技术伦理研究倾斜。通过科技创新、利益协调、税收政策等途径,解决环境保护与企业、个人利益相冲突的矛盾。

猜你喜欢
绿色环境生态
绿色低碳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