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2-10 10:03赵新梅杨菊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循证心肌梗死病情

赵新梅,张 佩,杨菊华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云南 楚雄 675000)

随着国内临床医疗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危急重症得到了更好的治疗与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内科多见疾病之一,其主要导致心血管出现问题,由于起病急,抢救时间紧迫,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其治疗过程中规范科学的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出现,发挥治疗的有效性。循证护理是护理学领域里一种合理有效的护理模式,能在护理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是保证临床护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因而本院将进一步探究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望能为循证护理提供更多的应用价值依据。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年龄47至82岁,平均年龄(60.7±8.1)岁,男20例,女15例;观察组35例,年龄48至84岁,平均年龄(60.9±8.2)岁,男21例,女14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皆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并实行24小时的心电监护,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对患者实行基础治疗,嘱咐其按时按量用药以及吸氧,保持良好的睡眠注意卧床休息。

1.2.2 观察组将从对照组的基础护理上再给予循证护理

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灵活科学的护理方式。建立循证护理观察小组,对于其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系统培训,掌握其护理要求、核心理念方可进行护理。在护理之前需要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实际病情,查证相关病情和护理资料,清除影响预后及并发症产生的主要因素,结合这些循证护理问题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严格监测其24小时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时处理患者心悸头晕等突发情况。对危险因素如生活习惯、心律失常等进行干预控制,预防并发症出现。按时给与患者适量药物分别为早上五点,中午十一点,晚上八点,观察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排解其不良情绪,以及安排康复性运动,适度活动四肢避免血栓。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 P S S 1 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分析对比两组心律失常产生率,对照组18例(51.43%)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观察组9例(25.71%)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观察组心律失常产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心律失常产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6,p=0.000<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重症疾病的一种,一到两周内最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其心律失常发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高发期内发病一个小时内百分之五十的患者易出现猝死危机。心律失常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通过及时治疗护理来控制干预的,因而,应用有效科学的护理方式将对疾病的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

循证护理的核心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相结合,通过系统科学的分析计划再实施于临床护理之中[2]。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标准合理的有效护理,比传统的常规护理更注重科学协调的运用,最大范围地满足患者的护理要求。从心理上积极配合治疗,循证护理以其规范的临床护理,来利用医疗的有限资源有效护理患者,发挥其治疗的最佳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心律失常产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对比常规护理效果有显著提升,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能够降低并发症产生,提升其生活质量[3-4]。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可以减少并发症出现,提高患者满意度,能提升生活质量[5]。护理效果好,有助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循证心肌梗死病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