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莲
(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 聊城 252000)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与急救的场所,也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因手术患者的病种繁多、病情多样、突发状况多、感染风险高等因素,也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具难度[1]。手术室巡回护士的日常工作较为繁杂,稍有疏忽便可能引发护理差错,为探寻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2018年上半年,我科在手术室巡回护理中实施了整体护理模式,效果较令人满意,现将护理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1--6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总计170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82例;年龄为25--71岁,平均(45.8±5.1)岁,均为择期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85例;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排除标准:将凝血功能异常者、沟通障碍者、昏迷患者予以剔除。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则予以手术室巡回护士的整体护理,具体如下:
术前护理:术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及治疗史,告知手术流程、麻醉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咐患者不要紧张,放松身心配合治疗即可。对于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要了解其心理状态,找到不良情绪原因并做好心理护理[2]。
术中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要调控好室内温度、湿度及光线,提前备好急救设备及药品;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对其信息进行仔细核对,之后协助患者上手术台取手术体位,并做好固定,避免坠床。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医师完成麻醉,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及时为患者清除污血,擦干冲洗液,保持皮肤干燥,术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手术结束后,和器械护士清点刀具、纱布、针线等用物,并做好记录。包扎好手术切口后,帮助患者穿好衣物,并将其送回病房。
术后随访:术后1--3d,手术室巡回护士每日对患者进行早、晚两次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查看有无红肿、发热、感染等症状。并就患者的恢复情况与病房护士进行沟通与讨论,对于异常情况要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
(1)SAS评分、SDS评分:在术前12h、术后12h,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SAS以50分为分界值,超过50分则表示患者有焦虑情绪,SDS以53分为分界值,超过53分则表示患者有抑郁情绪[4]。
(2)不良反应发生率。
此次数据分析所采用的工具为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分别采用t值与x2值进行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显著的检验标准。
在术前12h、术后12h,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
手术室巡回护士的护理工作对手术进行、手术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手术室所面对的多为病情危急、严重患者,又涉及到多种手术仪器及设备,包括电刀、超声刀、双极电凝、腹腔镜以及关节镜等,这些均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大多数手术患者因各种各样的因素会表现出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也会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5]。为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与护理质量,我科主张对手术患者,开展手术室巡回护士的整体护理模式,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三个方面,其中术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流程、稳定情绪;术中护理可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随访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康复效果。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术前12h、术后12h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参照组(3.53%<14.12%),组间比较P<0.05;这一结果说明手术室巡回护士的整体护理方案对手术患者具有重要帮助。
由此可见,开展手术室巡回护士的整体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减少机体不良反应,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