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丽,胡晓红,岐红萍,李向青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叙事护理(Narrative Nursing)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故事倾听、吸收,帮助患者实现生活、疾病故事意义重构,并发现护理要点,继而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实践[1]。它是一个全新的人文护理实践领域,是指具有叙事护理能力的护士开展的一种见证、理解、体验和回应患者疾苦境遇的护理实践模式。李春[2]借鉴叙事疗法中的治疗手段,在其《叙事护理》一书中倡导问题外化、解构、改写、外部见证人和治疗文件的叙事护理方法。笔者结合国内外研究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叙事护理实践经验,以一例脑外伤患者为例,运用叙事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现将叙事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预测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家庭主妇,诊断:脑外伤后遗症 主诉“脑外伤术后二月余”,患者二月前行脑外伤手术,病情平稳后入康复科行康复治疗,其中最重要的治疗之一就是针灸治疗。既往体健,独子,父母健在,有一子,与其同时被砸伤,其子在儿童医院行康复治疗。患者行针灸治疗时出现惧医行为:在针灸室外徘徊、蹲在楼道默默流泪,并与照顾她的母亲发生争执。母亲很着急的劝说患者行针灸治疗,并说别人都在做治疗也没人喊疼,就你娇气。患者认为孩子被砸伤是自己的错,自己是个无用的人。对针灸治疗产生恐惧心理,认为自己是个胆小、娇气的人。观察中发现患者的丈夫对患者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患者父母衣不解带、日夜守护。
首先与患者拉近关系,对话如下:“你好,你为什么蹲在这里流泪呀?”,她的母亲急急的说“害怕扎针疼,娇气的,唉!”“阿姨,她的感觉是对的,扎针的确是疼的,特别是扎针前想想都疼。”她停下流泪,看着我,仿佛找到知己一样。
问患者她现在的感觉是什么,她说是恐惧,我说如果给恐惧起个名字,你会给它起什么名字。她说叫红色魔鬼吧,这个魔鬼一直跟着我,从我被砸伤那刻起。“你能描述一下这个红色魔鬼的样子吗?”“红色魔鬼是披头散发的,头发是鲜红的,脸是丑陋的,身体会变大变小,”“你知道它想干什么吗”“它想毁了我的家庭。”“红色魔鬼什么时候会变化呢?”“我在家里的时候就变的小小的,一到医院它就变得大大的。”“你是觉得在家里会安全些,是吗?”“是的。”“那你想不想把它赶走呢?”“当然想。”“让我们共同努力赶走它,好不好!”她点点头。
我们的谈话继续,“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会有这个红色魔鬼要毁掉你的家庭?”“孩子被砸伤了,我没能保护好他,现在脑子伤了,眼睛看不清了,时时刻刻离不了人照顾,也不能去照顾他”“能说说当时的情况吗?”“我和孩子在院子里挖点土准备栽花用,突然从上面掉下一个东西,正对着孩子的头顶,我来不及多想,就扑过去想把孩子推开,结果没来得及推远,把我们俩都砸伤了”“如果你不推孩子,孩子会怎样?”“他会比现在严重很多”“你舍命去救孩子,你是一个伟大的妈妈,你已经竭尽全力去保护孩子了。”我走近她,拥抱了她。“我是一个伟大的妈妈。”她重复道。
“孩子还需要你的照顾,你该怎么做呢?”“我要好好配合医生进行康复治疗,其实针灸治疗效果挺好的,我的视力已经有点恢复了,医生说了我再坚持治疗一段时间,视力可以恢复到可以自理的程度,到时候我就可以照顾我的孩子了”。
“嗯,”我点点头“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并且比想象中的好,”转过头对她的母亲说“阿姨您看见了吧”。
“希望你能将每次感觉红色魔鬼的变化能记录下来,让我们共同见证打败红色魔鬼的过程,好不好。”“好的。”
患者的惧医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善,并能积极进行康复治疗,由视物模糊生活不能自理到能照顾简单的饮食起居。
笔者对一例脑外伤患者进行的叙事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首先,对患者病情发生发展过程及社会支持系统进行了解,通过共情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取得患者的信任。其次,运用了叙事护理的基本方法,将患者恐惧的感觉命名,使问题外化;找出令患者恐惧的原因,通过回忆重塑患者的认知,重建患者战胜恐惧的信心;由患者自己去改写自己的行为,达到改变惧医的状况;最后,运用了外部见证人和治疗文件来巩固疏导的效果。
叙事护理能够使患者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诉说内心的痛苦和需求,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有助于其医疗救治和疾病康复。Thomas等[3]在230名非裔美籍高血压患者中开展叙事研究,验证了叙事护理能促进患者血压控制;Cepeda等[4]将叙事护理运用到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果显示叙事护理下的癌症患者幸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
通过叙事护理的具体实践,笔者深深感触到叙事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患者的异样的外在行为往往伴有更深层的心理问题,如果临床工作中护士只关注患者的外在行为而忽略其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护患关系的不和谐甚至恶化,运用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解决的是缓解情绪,而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叙事护理能够通过特有的操作流程及方法,及时有效的疏导患者深层心理问题,值得在临床护理一线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