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红
(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300)
所谓瘢痕子宫是指产妇曾经做过相关的子宫内部的手术,导致后续不容易受孕的一种情况。瘢痕子宫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子宫肌瘤、剖腹产以及子宫畸形矫正等都属于瘢痕子宫的类别[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承受不了自然分娩时的疼痛而选择剖腹产分娩,但是第一次剖腹产之后又想要二胎,这就不得不面临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情况,据了解,不同的分娩方式有不同的优缺点,本文主要探究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以及婴儿的影响,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经本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40例,根据产妇采取的不同分娩方式对这40例产妇进行分类,其中自然分娩为观察组,剖腹产分娩为对照组。其中所有产妇的年龄范围在28~42岁之间,平均年龄(33.25±2.14)岁,平均怀孕周期(37.5±3.5)周,距离上一次子宫手术时间间隔1.5~6.5年。所有产妇均自愿加入本次观察且产妇资料与一般产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
首先,此次观察所选取的产妇在怀孕36周之后到达医院等待分娩,在此期间定时接受各项孕期指标的检查如:血压、血糖、胎位、宫高以及宫颈情况等,让产妇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分娩方式,进而对产妇进行具体分组进行后续的观察。其次,对选择自然分娩方式的产妇进行阴道试产,对选择剖腹产分娩的产妇经B超检查产妇子宫瘢痕的具体厚度,观察产妇子宫下段腔壁的完整度,判断产妇是否适应其所选分娩方式,进而进行分组的适当调整。子宫下段腔壁完整的产妇一般建议采取自然分娩方式,子宫下段腔壁略显薄弱者一般建议采取剖腹产分娩方式。
将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分娩后住院时间以及母婴Apgar评分作为观察指标[2]。其中Apgar的判断标准为:满分10分为正常新生儿,7分以下轻度窒息,4分以下重度窒息。
将观察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P<0.05时,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时间以及分娩时的出血量相比较于对照组低,两组之间存在统计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妇分娩完成后母婴的Apgar评分情况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各项指标情况(±s)
分组 n 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Apgar评分(分)观察组 20124.39±30.36 7.25±1.25 9.48±0.21对照组 20303.45±47.5815.25±8.25 9.4.288 27±0.54 t 13.979 0.621 P 0.000 0.000 0.113
很多人普遍认为首次分娩采用剖腹产的产妇再次分娩时也要采取剖腹产的方式,实则不然,研究表明瘢痕子宫产妇在选取分娩方式时,自然分娩和剖腹产分娩对母婴均无显著影响,只需要产妇根据自身子宫情况选择就可以,没有相对绝对的分娩方式。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时间以及分娩时的出血量相比较于对照组低,两组之间存在统计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妇分娩完成后母婴的Apgar评分情况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总之,瘢痕子宫的产妇在进行再次分娩时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后续影响都没有显著恶化情况,因此产妇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