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寿银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民医院老年科,江苏 淮安 2234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典型脑血管疾病,呈逐年递增发病趋势,疾病致残、致死率高,明显影响患者治疗预后,有效治疗后患者仍有明显肢体功能障碍表现。为了提高患者治疗后效果,开始在治疗期间进行有效护理干预。相关资料指出,有效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预后效果[1]。基于此,本文就我院患者为例,总结护理干预价值。
实验对象选自2016年6月~2018年7月,总计60例。纳入标准:(1)经颅脑CT或MRI诊断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溶栓治疗患者;(3)基本资料完整患者;(4)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2)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3)精神、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患者分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6~75岁,均值(60.50±2.30)岁;发病-就诊时间2~5 h,均值(2.50±1.50)h。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2岁,均值(61.50±3.30)岁;发病-就诊时间1~5 h,均值(2.80±1.35)h。基本资料经统计学计算,P>0.05。
对照组——药物溶栓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遵医嘱对症治疗、护理、生命体征监测。
观察组——对照组就此上给予患者系统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综合患者面部表情、沟通状态、主诉等了解患者心态,结合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稳定患者康复期间心态,提高患者配合度。(2)认知护理。为了增加患者疾病认知度,护理人员需综合患者接受能力、情绪状态等进行多形式疾病知识宣传、讲解,包括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因、表现、相关并发症等,纠正患者和家属疾病错误认知,并进一步提高配合度、后续康复训练参与度。(3)功能护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情况下,护理人员从旁辅助患者进行床上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包括四肢被动、主动运动,运动训练时间、强度等需因人而异,避免增加患者身心负担,逐渐进行床上、地上训练过度。(4)社会支持。和家属沟通,强调患者治疗期间可能表现出的情绪状态,稳定家属情绪,强调家属社会支持对患者康复效果的积极意义,鼓励家属、朋友给予患者更多的安慰、鼓励、陪伴、康复锻炼支持。
记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进行护理问卷调查。
生活质量参考FMA评价,分数越高说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越佳。
日常生活能力参考BI评价,分数越高说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神经功能缺损参考NIHSS评价,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损害越明显。
指标结果经SPSS 19.0处理。护理总满意度以%形式展开(x2值检验),FMA、NIHSS、BI评分以“±s”形式展开(t值检验)。P<0.05,表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间观察指标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干预前N I H S S 为(12.3±1.8)分、F M A为(34.0±3.5)分、B I 为(45.9±5.6)分,干预后NIHSS为(4.0±1.0)分、FMA为(57.0±5.2)分、BI为(76.0±5.6)分。对照组:干预前NIHSS为(12.1±2.0)分、FMA为(33.6±3.6)分、BI为(46.0±5.3)分,干预后NIHSS为(6.3±1.2)分、FMA为(44.0±4.8)分、BI为(63.0±5.3)分。观察组、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干预后FMA、NIHSS、BI评分变经统计学计算,P<0.05。
观察组、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3.33%(28/30)、70%(21/30)。经统计学计算,P<0.0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治疗生命体征稳定情况下仍有明显后遗症表现,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且由于疾病影响,导致中枢神经受损。为了促进患者康复,强调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系统性护理是兼具种整体、个体化以及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方案,通过疾病知识普及、社会支持以及心理等稳定患者身心、社会功能,提高治疗、护理参与度和配合度[3]。孙艳芳,孙利华,袁小红等人研究指出,护理干预利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预后[4]。
实验结果和周霞研究结果有一致性,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