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中胎心监护的应用

2019-02-09 17:59:34陈小红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胎心孕产妇监护

陈小红

(宿迁市宿城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宿迁 223800)

分娩是胎儿及其附属物自临产开始到由母体娩出的全过程,在分娩过程中一旦出现危险和特殊情况,给母婴安全均造成不良的影响[1]。胎心监护在产程中能够连续观察和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了解胎心与胎动及宫缩之间的关系,评估胎儿宫内安危情况,可降低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往胎心监测方式为传统听诊器听诊方式[2],此方式没有连续及动态观察,且受外界干扰因素太多。为此我科室采用了EDAN F3胎心监护仪监护方式,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的方式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160例产妇进行对比调查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2~41岁,平均(30.5±1.5)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38.5±0.5)周,其中初产妇50例,经产妇3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3~38岁,平均(28±1.2)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38.5±0.5)周,其中初产妇55例,经产妇25例。参与本次调查孕产妇均为足月妊娠,无阴道试产禁忌。孕产妇与孕产妇之间的年龄以及孕周均无明显的差异,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经判定不存在临床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检查中孕产妇取左侧半卧位,将胎心和宫压探头固定于腹部相应位置,每次记录20~40分钟的胎心频率及宫缩情况,第二产程持续胎心监护,及时分析监护图,排除假阳性,及早处理异常情况。对照组采用胎心听诊器听诊,宫缩间歇时听诊,潜伏期每隔1小时听胎心一次,活跃期宫缩较频时,每15~30分钟听胎心一次,每次听诊1分钟。在此期间严密监护,直至孕产妇分娩为止。

1.3 评价指标

分析参与本次调查孕产妇分娩结果。即为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参与本次调查孕产妇剖宫率

观察组80例产妇,其中9例孕产妇转为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7例,剖宫率为11.3%。对照组80例产妇,其中13例孕产妇转为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11例,剖宫率为16.3%。对照组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及剖宫产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新生儿分娩结局

观察组2例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为2.5%。对照组2例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2例为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为5%。对照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提倡经阴道自然分娩,我院收治的孕产妇例数有所上浮,经阴道自然分娩率也有所上调[3]。在孕妇进入产程后采用胎心监护仪实行胎心监护,可有效的评价胎儿的宫内状况,提升分娩安全性。孕妇产程一旦发动,宫缩可导致宫腔压上升,子宫胎盘血流改变,胎儿供氧一过性减少,多数健康胎儿可耐受这种短暂负荷,若宫内环境或胎盘储备功能欠佳,可能会发生持续性缺氧甚至胎儿宫内窘迫,因此产程中加强胎心监护,有利于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并提早预防,保证产程中母胎安全。胎心监护属于无创监护方式,此方式具有高效、便捷等优点,在检测过程中能够提示胎儿是否发生缺氧等情况。在传统检测中,采用的方式为听诊器听胎心方式,此方式只能听取胎心的强弱以及次数,从是否有规律性来判断胎儿是否缺氧,但此方式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给诊断带来影响甚至漏诊。而胎心监护仪可弥补传统听诊器听胎心方式的劣势,现如今此方式已经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的众多好评。

综上所述,胎心监护方式应用在自然分娩中安全、可靠,此方式实施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普及。

猜你喜欢
胎心孕产妇监护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02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
母子健康(2016年2期)2016-05-18 16:53:20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胎心监护,聆听宝宝的心声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