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江,汪 涛
(1.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浙江 温州 325006;2.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浙江 绍兴 312000)
天台大岭口银矿位于浙闽粤火山岩带东北部,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组成部分。该地区大面积覆盖着受华夏系构造控制的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系,同时形成许多断陷盆地。燕山晚期岩浆岩活动强烈,形成了如黄岩五部、天台大岭口、银坑和下辽、永嘉大寺基、新昌拔茅等许多与中生代火山岩有关的内生银铅锌金矿床(点)。下辽矿区为大岭口银矿的向南延伸。
矿区位于浙闽粤沿海燕山期火山山弧系北段,宁波~丽水深大断裂东侧,临海~宁海断陷区中部上张~大地林断裂带与天台火山沉陷盆地的复合部位。区域地层为上侏罗统火山岩系广泛分布,构造以断裂为主,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断裂纵横交错,控制着沉陷盆地、岩浆岩和有色金属矿产及萤石矿产的分布。
矿区出露地层由上侏罗统西山头组(J3x)上、中、下岩性段与茶湾组(J3c)上下岩性段和下白垩统朝川组(K1c1)下岩性段。西山头组(J3x1)下段:灰紫色巨厚层状、块状晶屑凝灰岩、晶屑熔结凝灰岩夹少量沉凝灰岩。西山头组(J3x2)中段:上部为灰紫色—紫红色晶屑凝灰岩,下部为灰绿色层状凝灰岩,局部夹泥球凝灰岩和含角砾沉凝灰岩。西山头组(J3x3)上段:上部为灰绿色块状角砾凝灰岩、角砾晶屑凝灰岩、紫色块状火山角砾岩、角砾集块岩和集块岩;下部浅灰紫色薄层—中厚层状沉凝灰岩,局部含泥球。茶湾组(J3c1)下段:上部为浅灰色,局部为紫灰色块状晶屑凝灰岩,中部为灰绿色角砾凝灰岩夹透镜状沉火山角砾岩,偶见泥球凝灰岩;下部为灰紫色~灰绿色层状凝灰岩确岩,砾岩粉砂岩,与下伏地层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茶湾组(J3c2)上段:上部为灰绿色晶屑凝灰岩,玻屑凝灰岩,下部为灰绿色层状沉火山角砾岩,沉合角砾凝灰岩,沉凝灰岩。在横向上由西往东逐渐过渡为晶屑凝灰岩和晶屑熔结凝灰岩。下白垩统朝川组(K1c1)下段:上部为含砾沉凝灰岩、沉凝灰岩、中部为沉角砾凝灰岩,下部为沉集块岩、沉集块角砾岩、沉火山角砾岩。
矿区总体为一单斜构造,断裂构造发育。根据断裂形成先后及相互切割关系,可分为四组,其中近南北向断裂和北东向层间断裂为控矿、容矿构造。①近南北向断裂:纵贯全区,走向345°~355°,西倾,倾角30°~80°,是主要控矿、容矿构造。单条断裂宽3m~10m,呈雁行式展布,构成一长达3千余米的南北向压扭性断裂带。②北东向断裂:一般规模不大,长数百米,宽约5m,倾向北西,倾角12°~30°,属张扭性层间断裂,也是本区的含矿构造。③北西向断裂:常呈群出现,错断矿体,为成矿后断裂。④近东西向断裂:规模小,为成矿后断裂。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以超浅成的流纹斑岩、霏细斑岩等酸性火山岩体(脉)为主,并有少量的石英斑岩、闪长玢岩、辉绿玢岩等岩脉出露。均属燕山晚期产物,其侵入顺序为:流纹斑岩、霏细斑岩~中基性脉岩~石英斑岩。霏细斑岩受近南北向构造的制约,其内见有星点状、细脉状的铅锌矿化,矿体一般见于岩体上下侧。
下辽铅锌矿床已控制有16号、18号、10号、12号共4条铅锌矿体,均受近南北向的矿化构造蚀变带控制。12号矿体是区内最大的矿体,南北长750m。矿体呈不规则脉状,沿走向、倾向存在膨缩变化及局部的分枝现象。倾向253°~267,倾角54,在走向上呈舒缓波状,倾向上上陡下缓。矿体垂向主要集中在0m~200m和-100m~200m标高。18号矿体出露于29~39线,南北长约500m,矿体走向上呈舒缓波状,在局部有尖灭再现现象,倾向250°~270°,倾角50°左右。矿体在垂向上主要集中在0m~200m和-100m~200m。10号矿体出露于29~37线,南北长约420m,矿体走向上呈舒缓波状,局部有尖灭现象,倾向约260°左右,倾角45°~60°。矿体在垂向上主要集中在100m~200m和-100m~200m。
矿石矿物成分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次要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等;主要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绢云母,次要矿物有玉髓、绿泥石、钾长石、绿帘石、斜长石等。矿石结构构造简单,主要呈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压碎结构、交代结构及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细粒状构造等。闪锌矿一般呈半自形至自形粒状,粒度0.8mm~0.01mm。据矿石的氧化程度可分为氧化矿石、混合矿石和硫化矿石三类,其中矿体氧化带初步测定为地表以下30m~50m。
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可划分为角砾状矿石、块状矿石、细脉浸染状矿石、网脉状矿石、条带状矿石和细脉状矿石等。根据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本矿床均为含银铅锌矿石。就矿体平均品位而言,应属贫矿石(一般Pb+Zn约2%~4%,Ag20g/t~40 g/t)。
通过矿体特征介绍,可以看出矿体主要集中在上下2个断面:0m~200m和-100m~200m。12号矿体延伸到0米标高处,被南北向断层F46错断上部矿体向东西偏移,并且弱化。矿区地下水潜水面标高为50m~100m(丰水期)。在0m标高左右的容矿构造,长期遭受地下水侵蚀及空气氧化,导致此标高左右的铅锌矿氧化流失,从而出现上下分层现象。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如下几个找矿方向:①矿化与近南北向展布的构造关系密切,地表应特别注意构造的倾向,如果倾向西,很可能是含矿构造,如果倾向东,那么它的西侧很可能存在隐伏矿体。②矿化具有分段现象,应尽量在100m标高以上寻找有利地段,局部0m标高有利地段也予以适当考虑。③矿化与霏细斑岩关系密切,霏细斑岩与围岩接触带是成矿有利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