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礼娇
(贵州兴义市人民医院,贵州 兴义 562400)
我科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共收治患者166例,其中男85例。占比52%。女81例,占比48%。平均年龄36岁,经阑尾切除术后恢复均良好,治愈出院。
2.1 阑尾官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引起原因
淋巴滤泡明显增生,粪石阻塞,异物等,因阑尾官腔细,开口狭小,也是造成阑尾官腔容易梗阻的因素。
2.2 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不同病理类型的阑尾炎可因机体防功能强弱、治疗是否及时、病理类型本身,如阑尾周围脓肿,炎症局限,吸收缓慢等因素有关。
病人仰卧位,检查者一手压迫左下腹降结肠区,另一手按压近端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
病人左侧卧位,右大腿向右过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常提示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为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
病人仰卧位,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然后被动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靠近鼻孔内肌。
盆腔性阑尾炎直肠右前方有触痛。若阑尾穿孔,炎症波及盆腔时,直肠前壁有广泛触痛。若发生盆腔脓肿,可触及痛性肿块。
4.1 评估病人年龄、性别、女性月经史,生育史;评估饮食习惯,有无经常进食高脂肪、高唐、少纤维饮食等。
4.2 有无腹痛及其伴随症状
4.3 评估有无急性阑尾炎发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肾与右输尿管结石或妇科疾病史,有无手术治疗史
4.4 手术前予以禁食,甚至胃肠减压,禁服泻药及灌肠,以防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禁用吗啡
4.5 手术常规准备
备皮、静脉输液,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增加护患沟通,使患者接受必须手术的事实 ,有效地解除病人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及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术前1d下腹部及会阴部备皮,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水。
4.6 特殊人群
孕妇、老人、小孩,根据其心理特点,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
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定时测量血压、体温和脉搏直至病情平稳。此外,应着重观察腹部是否腹胀、腹痛及腹膜刺激征,如果出现,应注意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伴随症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注意患者主诉,观察病人腹部体征变化。
清醒平卧6小时后,血压、脉搏平稳者。改为半卧位,以降低腹壁张力,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并预防膈下脓肿的形成。
如留有引流管,应严密观察腹腔引流及腹部情况,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保持通畅,发现腹部膨胀明显,引流液渗血较多时,立即报告医生。
排气后,逐步恢复经口进食。术后3-5天禁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而使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缝合伤口裂开,如术后便秘可口服轻泻剂。流食多以甜食为主,勿食产气过多的事物,避免发生腹胀。应以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少食或忌食浓茶、咖啡、蒜台、韭菜、生葱、圆葱等刺激性食物,勿进冷饮或生冷食物。
早期在病床上翻身,活动肢体,麻醉清醒后即可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但要注意近期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特别是增加腹压的活动,防止形成切口疝。
(1)出血:多因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而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一旦发生出血,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手术止血。
(2)切口感染: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手术后3日左右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或跳痛、红肿、压痛。感染伤口先行抽出脓液,或在波动出拆除缝线敞开引流。
(3)粘连性肠梗阻:与局部炎性渗出、手术损伤和术后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不完全梗阻者行胃肠减压,完全性肠梗阻者手术治疗。
(4)粪瘘:较少见,由残端结扎线脱落,手术时因盲肠组织水肿脆弱而损伤等引起。于手术后数日内见切口处排出粪臭分泌物,其余表现类似阑尾周围脓肿。经换药等非手术治疗后,可自行闭合,少数需手术治疗。
急性阑尾炎高发病的主要因素与缺乏日常的体育锻炼和饮食结构 中蔬菜等富含纤维素食品缺少等有关。嘱病人日常进食高热量,低脂肪,富含维生素饮食 ,并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规律性的进食习惯 ,少食粗糙 、坚硬 、辛辣等食物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劳累和过度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应在此类人群中宣传普及营养知识 ,鼓励学生多食用粗纤维较多的蔬菜及水果,少食油炸食品,使患者的饮食结构趋于合理 。同时,应提高生活质量 、增加课外活动和减少精神压力,以有效减少急性阑尾炎的发病 。出院后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若病情变化,如出现腹痛、发热、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复诊,接受抗生素等对症治疗。
阑尾炎手术在急诊科最为常见,由于手术时间短,病例较常见,往往在术后不太容易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但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观察和护理。我们体会到,做好患者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更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