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海勤 欧阳玉斌 陈翠娟 吴智芬 唐映莲 陈素芳 周莹
随着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断增多,骨折后至手术前期间,由于骨折断端未固定牢固,患者常因翻身诱发疼痛而拒绝翻身及治疗,引起多种并发症,延迟手术,从而降低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1-2]。本课题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连州市人民医院骨科髋部骨折后至手术前患者,采用循证的方法对翻身护理进行改良,通过向患侧30°翻身法及在患肢受压部位使用安普贴薄膜局部减压,分析翻身循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年 龄65~95岁,平 均(78.78±10.22)岁;病 程1~5 d,平均(3.52±0.4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连州市人民医院骨科髋部骨折后至手术前患者180例。纳入标准:(1)新入院至手术前的髋部骨折患者,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2)年龄≥65岁;(3)Braden压疮风险评分≤14分。排除标准:能自主向健侧翻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试验组男52例,女38例;年龄65~97岁,平均(78.78±10.52)岁; 病程1~5 d,平均(3.56±0.47)d。对照组男46例,女44例;
试验组采取翻身循证护理。根据连州市人民医院骨科髋部骨折后至手术前患者经常因翻身疼痛而拒绝翻身的问题,科室成立QCC小组,通过知网和万方等资料库查找以往同类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后召开多次会议,根据多位高责护士的临床经验及患者的意愿,针对以往体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实行向患侧30°翻身法:每2~3 h为患者实施患侧30°-平卧位交替翻身,避免向健侧位翻身。做法如下:翻身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配合;两位操作者分别站在患者两侧,一位操作者一手扶患者腰部、一手扶肩部;另一位操作者轻扶患肢,保持牵引的患肢与躯干成同一直线;嘱患者双手扶住患侧床栏,屈曲健侧膝关节;嘱患者健侧下肢、双手及上半身配合协同用力,将身体移转向患侧;站在健侧的操作者向患者健侧上半身及臀部放置三角翻身枕,角度为30°;最后询问患者翻身舒适度及疼痛情况,必要时调整三角翻身枕位置。患肢臀部、粗隆间等易受压部位使用安普贴薄膜(产品名称:多爱肤水胶体敷料,品牌:康维德,型号:10 cm×10 cm,产地:美国,代理公司:清远市科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减压。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和体位指导,即患侧位-平卧位-健侧位交替翻身。两位操作者分别站在患者两侧,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配合;患者取仰卧位,健腿屈曲,两手放于胸腹部;一位操作者一手扶肩,一手扶臀;另一位操作者轻扶患肢,保持牵引的患肢与躯干成同一直线,将患者轻轻推向健侧或患侧,并在上半身及臀部放置翻身枕。
(1)观察两组翻身时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法,评分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分值越低疼痛越轻。(2)比较两组主观舒适度,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舒适度越高。(3)统计两组每次翻身护理时间。
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翻身时重度疼痛少于对照组,轻度疼痛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试验组主观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翻身护理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主观舒适度评分、翻身护理时间比较 (x-±s)
髋部骨折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剧烈疼痛,伴有明显的骨折脱位,严重者可出现出冷汗等虚脱表现,需紧急处理[3]。舒适的体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4-6]。循证护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从老年身心及髋部骨折特点出发,进行术前告知、准备,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做好应急准备[7-11]。在循证护理中,根据以往体位存在的问题,查找相关科学依据,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可更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2-15]。本课题选取骨科老年髋部骨折后至手术前高危压疮风险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试验组实施患侧30°-平卧位交替翻身法,可减小翻身角度,避免采取患侧侧卧位,减少骨折粗隆部的受压,有效降低疼痛感,提高患者舒适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翻身时重度疼痛少于对照组,轻度疼痛多于对照组,主观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翻身护理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翻身循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后至手术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更好提高患者的主观舒适度,减轻翻身疼痛感,缩短翻身护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