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娅琳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观察。”学生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微视角下的作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在寫作教学中,让学生抓住角度取材、构思、起草、加工,准确的把握解写作的思维方向,当然,最重要的一环还在于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只有学生对生活有了细致的观察,教师再施之于恰当的方法指导,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视角下的作文就是以细节为话题,对细节进行细致描摹的作文,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生活中,细节无处不在,选择一个微视角,稍加点染,亦能出彩,彰显作文精致之美。在作文中,利用微视角的描绘,丰富主题思想,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抓住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情节更加明朗,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借助微视角的细节描写推动情节发展。从不一样的视角,观察平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细节。
成功的细节描写,作用巨大,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感同身受,震人心魄,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这不得不让我想到鲁迅笔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真是于细节中体会到了种种生趣。鲁迅在这里由低到高写静物,由高到低写动物,同时兼顾到详略的安排,对百草园的景物展开描写。抓住了景物的形、声、色、味来具体刻画,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同时又用了极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和形容词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在细节中彰显了景致的美感。
作文艺术以一点观全面,从微视角细节描写中所抓住的点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它不是一般意义的“微小”而是小中寓大。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因此,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一、找准典型
微视角作文教学要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通过这个角度的材料描绘能够表达文章中心。一篇文章的细微之处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对这些细微之处进行筛选,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对表达文章中心最有帮助的材料,将其细致刻画。
二、细致描摹
(一)锤炼词语
通过对一些精彩的动词、形容词的辨析和筛选,精心锤炼词语可以对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准确生动的修饰和限制。同时以少胜多,一字传神。
(二)巧用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
(三)突出特征
要抓住所描写的人、景、物最突出的特征,写出它们不同于其他人、景、物的独特之处。
(四)调动各种感觉器官
借助肖像、动作、神态、语言各个方面的描写,用入微的感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视觉)细腻描摹,写准写活人、景、物的形、声、味、质感等要素。
三、用心感悟
抓住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身临其境般的细致描写,将细节生动具体的再现出来,就会让读者感同身受,深受感染。一篇成功地记叙文,还需要有抒情、议论来揭示文章主题,所以,还需要在描写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一点抒情、议论的句子。
作文的写作往往来源于生活,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人生就是由一个个微小的细节连缀而成的。常言说:“一滴水中见太阳,半瓣花上说人情。”细节蕴含真情,细节催人奋进。细节的背后是人生,是情感,是事业。我们也常常为一些细节而感动,比如一句暖人心的话,一个细微的举动……发现细节、感受细节、关注细节就是品味人生的美丽,编织成功的花环;而无视细节、忽视细节的作文显得枯燥生硬。如果学生能从细节中写作,无疑更能丰富作文表达的情感,提升作文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