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2019-02-07 05:34苏君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建构主义应用

苏君临

摘 要:建构主义是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符合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中学物理课程是一门需要学生进行充分思考的课程,简单的讲解传授很难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深刻认识,有鉴于此,文章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从情境教学、解决问题、自主反思与交流合作四个方面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构主义 中学物理 应用

引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本知识由教师通过口述等方式传授给学生,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是在学校的环境中通过教师引导进行,而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种全新教学法,是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的一种教学方法。有鉴于当前中学物理课堂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本文结合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提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方法[1]。

一、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学习物理知识

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别人的帮助完成学习是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方式,因此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学习物理知识也是利用构建主义理论开展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所必需的。情境教学中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发生在现实情境或与之相近的情境之中,二是学习内容要与现实问题情境靠近,即任务具有真实性。真实性的任务是整体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能够让学生在任务中明晰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以主人翁的意识进入学习,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在于使学生内部动机得到激发[2]。

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物理知识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是两个过程,先通过课堂学习了解知识内容,然后再根据理论获取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即先知后做。而构建主义理论则恰恰相反,提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即学生基于旧有知识与经验,在面对新问题时通过高级思维活动对各种信息予以转换,从而获取新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在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设置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调动学生思考,在思考中运用旧有知识与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在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引导,也可设计小组合作探讨的协作模式学习新知识。由学生先行自我思考,运用旧知识对新问题进行分析,形成初步认识,而后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地构建知识体系。

以《力的分解》一节为例,此前已经学习过各种力以及力的合成,在学习《力的分解》以前,可以先让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进行观察,比如上下坡的汽车或者停在坡上自行下行的车,促使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根据教材内容确立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促使学生确立的问题能够向课程主题靠拢。在此基础上,根据前面合力等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用旧有经验对新课堂中“力的分解”相关问题进行逆向思考,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促使学生逐步找到坡面上汽车所受重力的两个分力,并根据合力求解的逆向思维求解分力,以强化学生对力的分解这一知识点的理解[3]。

三、让学生在自主反思中学习物理知识

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通过自主思考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在知识建构完成前后,还存在许多因素值得学生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更好地完成知识建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学生需反思的内容有许多,包括对学习材料的反思、对思考方式的反思、对思考过程的反思、对推理的反思以及对结果的反思等。学生在构建主义学习模式下或许能够通过自主思考获取知识,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合理或者衔接不连贯等问题,通过反思不但能够让学生的思考方式更为活跃,还能够更为准确、快速地完成知识构建,使新旧知识形成完整体系。因此教师在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开展物理教学时应当鼓励学生对学习全过程进行反思。

比如在高中一年级物理中会先后出现《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其中《牛顿第一定律》讲惯性,《牛顿第二定律》讲加速度,《牛顿第三定律》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将这三节内容分散时是不同的知识点,在学生思考局限于某一知识点的情况下,三节课程的知识点难以串在一起形成知识体系,但如果教师在学习新知识点后引导让学生对之前的学习材料进行反思,则能够让学生以更全面的角度看问题,将新旧知识组成全面的知识体系。比如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为什么缓慢行驶的汽车刹车后,车上的人只是发生倾斜,而在许多高速行驶中的汽车发生车祸后人却飞出窗外,以此让学生掌握更为全面的物理知识。

四、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物理知识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对事物的理解基于各自不同的构建方式,对同一事物不同主体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习能够让学习主体了解他人不同的观点,在交流中促使不同学习者的思想发生碰撞,拓宽思维。因此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多样思维的共同作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而不是任由学生天马行空,脱离教学主旨,甚至是交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对于一些新颖的探讨成果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进行分享,对于不够成熟的观点,教师则可以挖掘其中可取之处,引导他们朝着更合理的方向进行交流探讨。

比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的演示部分提出悬挂着的小球摆动的实验,并提出了“你认为实验说明了什么?”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必然会在不同学生之中产生不同看法,所以在交流中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但其中有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偏离主题的情况,因此需要教师在学生交流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往机械能守恒的知识内容上靠拢,以帮助学生以更短的時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

人们教育意识的转变推动了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弊端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突显。在新课改要求下,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正与之一致。物理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提升物理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学物理教师积极寻找建构主义理论与课堂教学的衔接点,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可,白少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刍探[J].成才之路,2019(03):29.

[2]许静,荆鑫鑫.基于建构主义的物理课堂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物理教师,2017,38(07):2-4+8.

[3]谢丽华,李卫东,王长江.中学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07):61-63.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建构主义应用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