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苹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幼儿在美术教育中为创造的主体,提高幼儿的美术兴趣,丰富幼儿的情感经验和体会,可以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提高美术兴趣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教育源于生活,要引导幼儿去发现、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记得一次去裁缝店,我的女儿看好了墙上壁纸的花纹,眼睛一亮,说:“妈妈,这花纹可以设計到作品的服装上,一定很漂亮吧!”裁缝夸她看的仔细,想的周到。我鼓励她说:“你看到了,想到了,可以画出来。”回到家她就开始了她的花纹服装设计。是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内容会格外丰富,趣事儿格外多。有次秋末户外活动时,我们绕小学操场周围进行观察散步活动,走着走着易辰蹲了下来,小朋友也向她围过去,原来她发现了前不久修理的水泥路上有落叶的印迹,正用手指着招呼伙伴们看呢!记得入秋有落叶的时候,我和孩子们在院子里边观察落叶,边朗诵儿歌:“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像蝴蝶”,我们还会伸手去接飘落的叶子,并且捡落叶粘贴画,因此,对树叶情有独钟,这次又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蹲下来看,“它好美丽!”“它是怎样印上的?”我心想:可以让孩子们试试粘贴画和拓印呢!我趁机说“我们试试看吧!看这美丽的印记是怎样印出来的。”而后便是活动区的拓印、粘贴、涂画等亲身体验。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它引领孩子们在发现中去观察、探究、实践操作,孩子们观察到了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其想法往往容易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创意,有了亲身实践、体验和感受,就得以发展。美好的事物离不开我们的观察与感受。生活中,我们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善于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美好的事物和现象,善于用心灵去发现美、感受美、爆出美的火花,创造美。
二、幼儿美术活动时多利用游戏法提高美术兴趣
教师尽可能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美,帮助幼儿有效提高美术兴趣。例如,绘画《小鱼吹泡泡》时,可引导幼儿先熟悉积累到的趣味儿歌:“小鱼找朋友,游啊游,游啊游,找到朋友手拉手”,再边说儿歌边起笔、圈画、连接,这样泡泡就画好了。既有喜欢的小鱼,又能快乐地游戏,孩子们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是手工团纸粘贴《小鱼吹泡泡》,可以创编儿歌:“团团团,捏捏捏,团个丸子,贴一贴”,随着有趣的小游戏,孩子们边说边玩,结果水到渠成,孩子们在快乐游戏中做出各种各样的鱼泡泡。再比如:下大雨时,我曾经和孩子们一起观察,细心听雨,孩子们说着“哗啦啦”伴以双手转动,表示雨下的大;用“滴——答——答”加上食指轻轻点动,表示雨下的小,绘画时,孩子们用听雨时做出的动作进行游戏,一边唱词,一边画大雨小雨的场景,他们回味并体验到愉悦感、满足感、成就感,兴趣自然会相对提高。以后,再有画圆圈、团纸等方面的需求,那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画波浪线时孩子们拿小画笔当小兔子,玩“上山坡,下山坡”的游戏,会更有兴趣地去表现所见所想的美。诸如此类的游戏,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甚至创造出更美的事物。
三、满足心理需求,提高幼儿美术兴趣
幼儿之所以喜欢玩颜料,是他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涂鸦,虽然小孩子握剪刀不易,但是按自己的喜好去剪纸,那自然感兴趣。记得小班新入园的一个孩子,刚开始午睡时说:“爷爷什么时候来接我?”他不断嘀咕着,寻求心理安慰,我也是顺势安慰他:“宝贝休息会儿吧!睡个觉,睡醒后玩一小会儿,爷爷就会来接你了。”“我给你剪个漂亮的红花戴着,让爷爷看看咱宝贝表现棒棒的。剪小鸟、小飞机也可以。”“老师,你给我剪个油罐车吧!”哟,这孩子喜欢车。好啊,不要卡车、公共汽车,就要这没有剪过的油罐车。“你要的油罐车什么样?”“车上装满了油”。嘿,他需要加油啊!我们都加油吧!我马上查了图片剪给他,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他握着油罐车睡得还挺香,后来情绪比较稳定。接着,我剪出了孩子们喜欢又想要的红花,国旗上那样的五角星,张开翅膀的小鸟,还有飞机等等,在平时,我们请家长们将剪出的漂亮剪纸画带到幼儿园里展示。这样的氛围,也许都是吸引他后来喜欢拿剪刀剪纸的一个契机吧!以此吸引孩子们向往着自己拿剪刀剪出自己所喜爱的玩具等物品,于是从情感需求出发,产生了好奇,由探索到实践,由体验到创新,以致打造出内心那个独特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四、抓住幼儿作品的亮点进行积极评价,提高幼儿的美术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一道独特的亮丽的风景线,当幼儿作品完成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不要从成人的审美角度评价作品的优点和缺点,而是要用柔和的方式,以尊重、鼓励的状态,客观合理的,有激励性的引导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展示内心对事物的感觉,从而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以科学的评价观提高幼儿的美术兴趣。例如:小班手工活动,做贝壳项链时,孩子们被喜欢的贝壳儿吸引了,有个孩子在太空泥上嵌好心仪的贝壳,提起项链绳,兴高采烈地地想要展示时,项链绳把项链拉开了一个裂口,她有点失落感地吐了一下舌头,我鼓励她找出裂口的原因,她自己动手捏好裂口,找合适的钻孔处,钻孔穿绳,又做好了项链。她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微笑。评价活动时,我引导她分享了克服困难,做成漂亮项链的喜悦,并予以称赞。我看到孩子们都兴奋地为她鼓掌,她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自然流露出来。当然,个别孩子做的项链像爱因斯坦小时候做板凳一样,有些粗糙,但是他们勇敢地动手尝试了,我就感到很欣慰了;他们做出来了,我就更为他们喝彩了。我们通过欣赏每一位幼儿的作品,鼓励他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发了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创造价值,让他们感受到创造带来的快乐。这样,孩子们今后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怎么能不提高呢?
有了提高幼儿美术兴趣的契机,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艺术天赋就会得以发展,从中收获快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