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蕾 戴心来
摘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将技术知识教学与专业学科内容深度融合,是当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满足不同专业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改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培养模式,设计基于TPACK理论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型,并结合具体学科内容开展实践探索,以期提升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TPACK理论;职前教师
DOI:10.11907/rjdk.19145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9)012-0267-04
0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当今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职前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军”,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事关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受到研究者高度重视。各师范院校主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提升职前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但目前普遍存在技术知识培训与专业学科内容结合不紧密,以及对学习者能力差异认识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TPACK理论强调对技术、教学法、学科3种知识的深度融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将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研究以TPACK理论为指导,根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设计开发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型并开展教学实践,以期促进职前教师的专业成长。
1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及构成
目前关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定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观点。如王卫军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利用多媒体信息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达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综合能力;左明章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强调应关注信息化教学过程,其不仅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更应是一个教师以教育理念、教学理论为指导,体验教学、反思教学的过程。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可以得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以促进学习者学习为根本目的,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等一系列过程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综合能力。
由于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断改变,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也随之变化。为此,许多学者开展了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研究。虽然其划分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要素不尽相同,但都涉及与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实施及信息化教学评价有关的子能力,这与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在2003年提出的教学能力结构指标相契合。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渗透,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因此,本研究将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分为信息化教学资源采集与制作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以及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4部分,具体含义如下:信息化教学资源采集与制作能力是指教师为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通过网络等渠道采集教学素材,并利用计算机等相关技术制作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生动教学情境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为满足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教学环节、制定教学方案、增强学习效果的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实施教学方案的能力,也是将语言表达、课堂组织、引导实践等方面能力融合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是指教师通过合理判断教学过程及学习效果,从而调整教学方案、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的能力。
2TPACK理论及启示
2007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Koehler&Mishra两位学者在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理论框架上加入技术知识,提出一个“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理论模型。TPACK利用技术优化教学活动,创造性地将技术、教学法与学科知识进行深度整合。该模型提出后即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信息化时代下教师的新型专业知识结构。TPACK模型是由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技术知识(TK)3个核心要素,以及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4个复合要素构成,TPACK模型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为了使TPACK理论更好地融合到能力培养模型中,需要厘清TPACK組成要素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之间的关系。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多个渠道获取素材,并对知识内容进行编辑与修改,在TPACK中,TCK、TPK分别强调了技术知识与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的融合。因此,培养职前教师运用TCK与TPK知识,可为信息化教学过程提供最佳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提升其信息化教学资源采集与制作能力;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流程。培养教师掌握PCK知识,能够促进其深入思考如何利用教学方法将学科知识转换为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的形式,从而提升其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TPACK知识可以促使教师在具体教学环境中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实施信息化教学活动,有助于提升其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完成后,教师可应用TPACK理论对教学活动实施效果作出评价,并通过反思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有助于提升其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
3基于TPACK理论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型构建
为满足不同专业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改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培养模式,设计基于TPACK理论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注重增强教学活动的学科针对性,将其分为信息化教学资源采集与制作能力培养阶段、作品设计制作阶段及效果评价阶段3部分。
3.1信息化教学资源采集与制作阶段
该阶段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可为后期教学资源制作做好能力储备。由于不同专业学科教学的差异性,对信息化教学资源采集与制作能力有着不同需求。本文深入分析不同专业职前教师的教学特点,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增设有关学科教学的技术知识,并将该阶段培养过程分为通识技术知识培养与学科技术知识培养两部分。
(1)通识技术知识培养。通识技术知识培养是指对教学资源获取方式及基本编辑处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网络信息资源查询与应用、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加工,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3部分。首先,职前教师根据培训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初步了解所学知识;然后,模仿培训教师的操作演示,通过边学边练逐步掌握该部分技术知识;最后,完成培训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2)学科技术知识培养。学科技术知识培养主要是指根据职前教师的学科背景,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活动,使其能够制作出更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资源。首先,职前教师通过小组形式对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学科教学软件功能及教学资源制作过程;然后,根据培训教师的讲解逐步掌握软件操作技能,并仿效案例制作教学资源;最后,在培训教师的个性化指导下不断完善案例制作,从而具备灵活运用相关软件的能力。
3.2作品设计制作阶段
作品设计制作阶段是培养模式的核心部分,主要利用学科教学法知识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制作能力。职前教师首先需要理解任务要求,并深入领会作品评价标准,明确高质量作品的制作方向。根据中小学教材内容,综合考虑自身能力,确定作品教学主题,设定重难点内容;其次,职前教师依据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原理,透彻分析学科内容特点,制定具体教学方案;之后,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教学素材,利用所学软件设计制作教学资源,并根据教学方案编辑制作作品;最后,通过成果互享活动,依据评价标准相互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作品。
3.3效果评价阶段
效果评价阶段的目的是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主要分为培训教师评价与职前教师评价两部分。
(1)培训教师评价。培训教师对职前教师的评价主要从作品完成质量与学习过程表现两方面进行考量。作品完成质量体现了职前教师的学习效果,反映出其能力是否达标;学习过程表现评价可以判断职前教师的交流能力与协作互助能力,从而从多个角度综合判断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职前教师评价。职前教师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通过自我评价,职前教师可以评判并反思任务设计制作过程,以培养教学反思能力;同伴互评是指职前教师对同伴作品进行客观的点评,以锻炼教学评价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未直接体现教学实施能力部分,虽然实施能力也是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职前教师而言,其需要通过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课程或教学环节进行相关能力培养,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可以通过设计制作某些任务展示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为其教学实施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4实践案例
笔者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面向某师范院校物理学院43名2016级职前教师以助教身份开展实践活动,并将微课制作设定为活动任务。
4.1信息化教学资源采集与制作阶段
在通识技术知识培养环节,以PPT课件制作内容为例。PPT课件是职前教师在日后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虽然职前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已对PPT课件制作有一定了解,但设计水平欠佳,所以该环节除讲授基本操作内容外,还梳理了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流程及文字排版技巧等方面内容。在笔者演示PPT课件制作重点操作步骤后,职前教师进行操作实践,具体要求为:①选择中小学现行物理教材中的某一知识点;②课件中至少需要具备3类信息化教学资源;③课件长度为10-15页。通过练习,检验职前教师学习效果。
在学科技术知识培养环节,物理学科教学内容通常为一些物理实验、公式、电路图等,为了更好地表现教学内容,所用教学资源需要采用一些物理学科软件工具设计制作,因此该环节内容以“No Book物理实验”软件教学为例。该教学软件可对高中、初中的物理实验内容进行模拟,并应用于电子白板、台式机、平板电脑等终端。首先展示一个优秀的物理教学案例——《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如图3所示,通过交流讨论使职前教师了解如何利用该软件制作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然后职前教师仿效案例学习使用软件,深人体会制作该类教学资源的工作流程。在制作过程中,培训教师仔细观察职前教师学习情况,并根据其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
4.2作品设计制作阶段
职前教师在掌握信息化教学资源采集与制作能力后,通过微课的设计制作,逐步提升其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1)接受活动任务。在设计任务开始之前,笔者向职前教师讲解微课基本知识,公布微课制作具体要求与评价标准,其中微课制作具体要求为:①以现行教材某一小节或知识点为教学主题;②内容要突出重难点,具有针对性;③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资源;④可采用录像机、录屏软件等进行录制,并使用Camtasia Studio软件进行编辑;⑤微课时长为7~10分钟。
(2)制定设计方案。职前教师理解评价标准后,参考目前中小学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微课教学主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①知识讲解型。如讲解力学中“功”的含义;②实验操作型。如利用串并联原理测量电压、电流等;③练习指导型。如計算物体运动速度等中高考的重要考点内容。在所有微课主题中,实验操作型所占比重最大,这也与物理学科特点密切相关。确定教学主题后,职前教师根据学科内容与学生特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最佳微课方案,并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教学素材,使用教学软件设计制作所需的教学资源。
(3)任务制作与展示。微课录制前,职前教师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串联各个教学环节。该过程也可使其反思自身的设计方案,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之后进行微课录制与编辑。作品制作完成后,职前教师依次对作品进行展示,并与他人交流讨论,以进一步完善作品。
4.3效果评价阶段
在作品提交后,组织职前教师开展效果评价活动。首先同伴之间对各自的微课作品进行赏析,发现彼此作品中存在的优缺点,促进职前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互评的同时,职前教师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点评自己的作品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笔者根据职前教师在培养活动各阶段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并提出学习建议,以促进其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最后,根据职前教师学习情况,反思培养活动的内容设计,不断完善培养模式。
5结语
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对于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能力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调动各方资源共同努力、逐步完成的。本文以TPACK理论为指导,设计开发了一个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型,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科职前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需求差异,创新了课程培养模式,从而有效提升了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