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姬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成为教师广泛关注的话题。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探究”的精神和意识,才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实现阅读理解以及写作水平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自主探究”精神培养的意义
“自主探究”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用父母和教师的督促,就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的过程中。由此可见,“自主探究”精神对于學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传统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重视学生的成绩,按照统一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然而却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关心,学生很难在这种模式下学会自主学习。创新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应该运用情景教学法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培养“自主探究”精神的原则
1.确立自主学习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首先必须要确立自主学习的目标。目标的确立是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开始,能够引领学生走向正确和科学的学习道路。其次,教师需要考虑哪些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这就要使语文教学与现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相联系,教师要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现阶段小学生的兴趣,利用“小猪佩奇”作为导入。教师可以将“佩奇”带入到语文课堂中,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重视自主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还必须结合自主探究活动来展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同自主探究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提升自己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而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进行自主探究的
活动。
例如,在《小马过河》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小马最终过河了吗?有的学生说小马听了老牛的话,所以过了河;还有的学生说小马听了松鼠的话,所以没有过河。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最后得出小马自己通过实践,一步步淌过了河。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
能力。
三、“自主探究”精神培养的有效措施
1.注重情景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是语文教师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比板书更加有效,并且内容丰富多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桂林山水》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利用色彩秀丽的桂林山水的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桂林,真的像仙境一样啊!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桂林山水甲天下!”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进行学习。尤其对于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可以根据某一段落进行改编,以真实的情景去体验作者的情感。
2.结合阅读教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通过在班级内开展有竞争性的阅读比赛,教师不仅可以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阅读内容。而在当前的阅读教学课上,许多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课前预习的环节,由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点之前没有充分预习,导致学习时显得比较吃力,在理解的时候也会比较茫然而不知
所措。
比如,在讲解《翠鸟》这篇文章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翠鸟,教师可以让他们反复阅读文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了解翠鸟的生活习性,使学生对这篇文章产生兴趣,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
3.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要传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教师还应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这也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积极作用。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文章的思想,并从不同渠道找出类似的充满智慧的小短文,再跟其他小组分享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探究,可以让学生深入挖掘课文的内容,深入了解文章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有效拓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进而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和合作意识。
总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落实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