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 钱大为
摘要:指出了植物编艺技术,归根到底也是一种植物的造景技术.这种技术的使用是为了在视觉上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起到绿化的作用,可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噪音等,所以植物编艺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植物编艺技术的概念、特性及其原理,并提出了其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植物编艺技术;园林绿化;绿化工程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181-02
1 引言
我国的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园林的建设逐渐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程,园林建设中的绿化工程是重点工作,在绿化工程的开展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一些植物编艺技术,也就是造景技术,利川这些技术美化园林,提高绿化工程的效率。当然,植物编艺技术要想在园林的绿化工程中发挥作用,还需要深入的研究,例如研究植物编艺技术的原理、特性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将植物编艺技术与园林绿化工程完美结合起来。
2植物编艺技术的概念及特性
2.1 植物编艺技术的概念
植物编艺技术是植物造景技术的一种表现,其是指利用植物的一些自然属性,比如植物形状会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改变的属性以及植物的柔韧度属性等,再结合科学技术,将科学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植物编艺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不仅实现植物绿化的功能,同时还能起到美化的作用。
2.2 植物编艺技术的特性
2.2.1 具有科学性
科学的特性是植物编艺技术中最首要的特性,植物编艺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修剪花草、编制形象等,更需要在满足植物生长习性,以及时间和空间上的要求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编制,其科学性就在于要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
2. 2.2 具有艺术性和文化性
艺术性是植物编艺技术的关键所在,艺术不单是将植物编织成型即可,更多的是需要在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构图、设计等,将一切与植物有关的色彩、内容和线条等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编艺技术反映出园林的特色[1]。例如在展现古典魅力的园林中,可以将植物的枝干编制成团扇、屏风等具有古典韵昧的形状,体现中国古典文化,将园林的整体特色表现出来,真正实现植物编艺技术的艺术性和文化性。
2.2.3 具有经济性
经济性是衡量植物编艺技术的重要标准之一[2]。在满足园林的绿化效果和美观效果的前提下,造价低的园林建设是人们所追求的,一味追求艺术美感而忽视了经济,这样的植物编艺技术可以说是比较失败的。因此,应该充分考虑资金的投入以及后期养护费用等成小,体现植物编艺技术的经济性。
2.2.4 具有技術性
植物编艺技术的实施需要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是指能够使得植物编艺技术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使用的一些方法等,其中包括植物的培育技术、空间的设计技术、绘画图纸的技术以及编织技术等,这些技术是植物编芝技术完美实施的重要保证。
3 植物编艺技术的原理
植物编艺技术的原理主要有两个,一是形式美的原理,二是色彩美的原理[3],通过这两个原理将植物编艺技术完美呈现出来。
3.1 形式美的原理
形式美的原理和绘画以及音乐的一些基本原则是相似的,具体表现如下。
3.1.1 统一的原则,注意调和
植物编艺技术要遵循统一的原则,即要注意保证植物的自然特性不会遭到破坏,在统一中寻求变化,既要保证植物之间的差异,也要保证植物之间的统一性,也就是相似性,不能动摇根本。此外,要注意各类植物之间要尽量相似、一致,注意调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得观赏者有不同的体验。
3.1.2 注意均衡性和植物大小比例
植物编艺技术需遵循的原理之一是要保证植物之间的体态、大小均衡,根据周边环境调整植物的形状大小,使得编艺的植物与环境更加协调,保证植物之间的均衡性,展现植物的韵律美。
在编艺技术中,最重要的是遵循形态美的原理,因为植物编艺技术与其他造景技术不同,其更加重视植物的形态,在运用植物编艺技术的园林中,植物的编制形态是对同林特色最好的阐释,园林的美通过植物的形态美所展现出来,所以,在植物编艺技术中,形态美的原理是其决定性作用的原理。
3.2 色彩美的原理
植物的编艺技术与现代的一些艺术是相关联的,比如绘画艺术、编织艺术以及剪纸艺术等[1],冉加上园林的建设就是为了通过展现植物的美来让人感觉到视觉上的美,而对人类的视觉冲击最大的除了形态上的美就是色彩上的美,植物编艺技术不仅需要通过编制形状来让人们感受美,还需要利用一些色彩,例如花、叶的颜色与枝干的颜色相互融合,通过对颜色的搭配,展现出植物编艺技术的色彩美。
4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运用植物编艺技术的意义
4.1 有利于绿化和美化效果兼顾
植物编艺技术在园林的绿化工程中,不仅能起到绿化的效果,而且能够保证园林的美化效果,编艺技术的运用使得园林的植物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风格,而是更加具有美感,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4.2有利于将文化渗透进绿化工程中
绿化工程本是没有感情的,但是使用了植物编艺技术之后,因为各式各样的形态以及不同的文化寓意,使得绿化工程不再单调枯燥,更加富有情感和文化气韵。
5植物编艺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运用策略
5.1 选择植物的品种
5.1.1 选择具有生态保护能力的植物
在进行同林绿化时,需要认真筛选植物,优先选取生态保护能力强的植物,并且尽量选择柔韧性较好的植物,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编织工作,降低编织的难度,保证编织效果。
5.1.2选择具有文化特色的植物
在园林的绿化工程中,选用能够展现城市文化特色的植物,再利用植物编艺技术进行加工将城市的文化特性表现出来,显示出植物编艺技术的文化性[5]。不仅可以运用能显示城市文化的植物,还可以运用能展现传统文化的植物,建造一个既有绿化效果,又有文化特色的园林。
5.2 植物编艺配置的形式
植物編艺技术更多的是注重形态的制作,而植物编艺技术与其他造景技术不同,植物编艺技术需要考虑编艺的形状与园林意境的融合,所以在植物的编艺配置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5.2.1 图画的形式
当要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加入植物编艺技术时,需要了解园林的整体情况以及园林所在地的文化等,以这些情况为基准进行构思,设计出一副能展现园林特色与城市文化的图画,根据绘画内容对植物进行编织,使得园林的绿化工程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展现园林的特色。
5.2.2 单一组合的形式
在进行植物编艺时,除了使用图画的形式来整体展现园林的特色之外,还可以使用单一的组合形式,也就是说可以配合其他造景技术,追求编艺技术与其它造景技术相结合,使得绿化工程更加多样化。在园林的某处恰当使用编艺技术,例如在园林门口设置编艺形态像灯笼的植物,这样显得园林更有生气、喜庆。
5.3植物编艺的表现手法
5.3.1 烘托的手法
植物编艺技术中使用最多的手法就是烘托手法,即营造出与园林的整体意境相似的编艺技术,通过植物编艺技术来强化整体的意境。用编艺好的植物来烘托园林的环境,例如将植物编织成比较大气磅礴的形象,让人们通过植物的形象感受出园林的壮丽等。
5.3.2 直接的表现手法
这样的手法是指不做过多的修饰,直接将植物的自然形态略微加工,展现植物的自然魅力。
5.3.3 模拟的表现手法
在运用植物编艺技术时,模拟的手法也是比较常用的,人们往往将植物塑造成各种各样的模样来寄托情感和表现园林的特色,例如想要表现动植物和谐相处的寓意时,可将绿化工程中的植物编织成动物的形态,模拟动物与植物的相处环境,这样的手法能够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园林的意境。
6 结语
园林的绿化工程在现代社会是比较受重视的,而植物编艺技术是造景技术中最能表现美感的技术之一,在绿化工程中使用植物编艺技术也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在运用植物编艺技术时,要注意遵循植物形态美和色彩美的原理,将植物与艺术、科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运用模拟、烘托等表现手法将园林的特色以及城市特色表现出来,结合其他造景技术,建设出一个既有绿化效果,又有美化效果并且能展现文化特色的同林绿化工程。
参考文献:
[1]宋振彬,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应用及其养护管理[J].吉林蔬菜,2014(Z):54-56.
[2]李继辉,植物造景艺术原理的运用[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6(6):98~100.
[3]樊 萃.植物造景研究[J].绿色科技,2012(3):76-77.
[4]毛嘉颖,园林景观设计中职务造景的分析[J].南方园艺,2010(2):49~50.
[5]张秋艳,发展城市园林绿化[J].国土绿化.2004(3):8.
收稿日期:2019-10-08
作者简介:陈雪(1978 -),女,助理工程师,从事园林绿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