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于思政课,教授好思政课程的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而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首先应该具有相应的核心素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于思政课,教授好思政课程的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而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首先应该具有相应的核心素养。
一、身份定位: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元素
曾几何时,思政课教师面临着经济身份“无可奈何”、政治身份“无名惆怅”、文化身份“无所适从”、专业身份“无处可寻”[1]的尴尬境地,致使部分教师出现了“忘我”状况。要解决思政课教师“忘我”问题,必须厘清或确认其身份属性;只有弄清身份属性了,才会使组成其身份的权利与义务得以明晰,进而才会使其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从一般意义说,身份就是某人或物是其所是的独特象征。它内隐着差异与认同,即与对“我”是谁以及什么对“我”有意义的理解密切相关。但身份不是纯个体意义的差异与同一,它还彰显人的社会归属,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标识、位置及其社会属性”[2]。把个体意义的“差异”“同一”和社会意义的“地位”综合起来看,身份就具有社会规制的客观性和自我认同的主观性的双重性质。如此,思政课教师便拥有了四重身份:一是社会赋予的“思政课教师”,这是指社会通过期待、舆论、理论、制度塑造出来的“思政课教师”身份特征;二是社会实践意义上的“思政课教师”,它是指通过工作环境和制度支持所塑造出来的“思政课教师”身份特征;三是自身认定的“思政课教师”,它是指思政课教师发自内心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值、权利、责任的认可和忠诚;四是自身实践意义上的“思政课教师”,它是指思政课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四重身份既密切相联,又各具独立性。当思政课教师被社会高度认同并且予以充分的环境支持时,其社会赋予的身份與社会实践的身份就具有高度一致性;反之,社会实践的身份就会同社会赋予的身份形成较大的间距,甚至是很大的落差。当思政课教师充分地认可社会所赋予的身份,且得到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其定会主动认定自我身份并坚定这一身份;反之,思政课教师不充分认可,甚至不认可社会所赋予的身份,或者没有得到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或者是形式上认可社会赋予的身份,却不真正践行身份应该承担的权利与义务,自身实践的身份自然是非常弱化的。
在应然层面上讲,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确认自己的身份。因为“身份确认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内在的、无意识的行为要求。个人努力设法确认身份以获得心理安全感,也努力设法维持、保护和巩固身份以维护和加强这种心理安全感,后者对于个性稳定与心理健康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这就是说,一旦缺失身份或者造成身份的不确定性,定会直接威胁到个体的社会归属和自我认同,进而对个体的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身份的确定则意味着更多。因为思政课教师首先是人,其次是公民,再次是教师,最后才是思政课教师。除却一般性后果,不仅影响其形成正确的教师观、教育观、学生观和产生相应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影响其对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遵循。
在我国,思政课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学生政治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时刻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其次应该成为学生思想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思想活跃的学生掌握理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最后应该成为学生行动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付诸行动、学以致用、力行实干。当然,成为学生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是社会赋予身份、社会实践身份、自身认定身份、自身实践身份的有机统一,而不是其中之一。一旦忽视了这一点,定会产生身份迷茫和角色纠结,进而也就消解了思政课教师这一身份。
二、角色标识:基于“身份”的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提出“基于‘身份”,其意义就在于,要坚持身份标准中关于素养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提炼和阐释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加深对思政课教师专业性的认识。其实,对于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给出了一张“标准照”,归纳起来就是“六个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既是党和人民对思政课教师的期待,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提高授课能力应该努力的方向。对标总书记讲话精神,按照“德—知—能”相统一的思路,可以将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界定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创新思维、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师德修养的六位一体。这六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交叉隐含、关系密切、相互印证。
政治认同。就思政课教师来说,是指其在教育教学中政治站位要高,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具体表现在政治认知上要坚定“四个自信”;政治情感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政治信仰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政治行为上要批判性分析西方社会思潮、不发表非法言论、不搞言论自由的灰色地带,积极参与民主选举和有序参与基层民主生活。
家国情怀。就思政课教师来说,是指其心里要装着国家和民族,具体指对家国共同体的认知、感念、理悟和实践。在认知维度上,要有家国唇齿相依、家国一体同构、家国休戚相关的认识;在情感维度上,要有家国认可、家国职守、家国荣辱的感念;在理悟维度上,要有家国和衷共济、家国共生共存、家国孝悌忠义原则的遵循;在实践维度上,要有参与家国治理、捍卫家国安全、传扬家风国魂的行动轨迹。
创新思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思政课教师形成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使各种社会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要使社会资源顺利经过形态转化、内容转化、教学转化变成育人资源,都需要掌握新思维。这种新思维“是根据社会形态时间、而不是编年史时间”[5]加以确认的,编年史意义上的“新思维”只是时间序列上的后来者,社会形态意义上的“新思维”则是附着于时代、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思维。在这个层面上讲,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就是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的新思维,并引导学生学会这一科学的思维方法。
专业知识。思政课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育信仰,而传授知识首先就得有知识可传,学高才可为师。如此一来,思政课教师首先得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除了具有理解青年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发展自我的知识之外,还特别需要具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系统性把握马克思主义,方可准确把握、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当然,思政课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从重大理论问题到社会热点问题,从百姓小事到世界大事,它都有关涉。如果没有广博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给予支撑,是很难把一些道理给讲明白、讲清楚的,也很难回答学生关心的各种焦点性问题。
专业能力。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多维构成的,有课堂教学能力、学生教育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反思发展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培育学生价值判断力、人格完善力和行为责任力的基石。思政课教师如果不具备这些专业技能,就难以有效地推进思政课改革,如此,也就使思政课不能很好适应新时代要求,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也就难以完成。
师德修养。教师之本,在于师德。一位好教师,首先就得有高尚的德性德行。思政课教师有作为人的共识性德性德行要求,如诚实守法等,也有作为职业人的工作性德性德行要求,如爱岗敬业等,还有作为教育职业人的特殊性德性德行要求,如为人师表等,更有比其他教师还特殊的德性德行要求,如传播并培育思想。
三、实践修为:依据“身份”的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生成路径
六位一体的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生成的。如此一来,就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以此促成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生成。
学习实践是基本路径,而且是首要路径。作为一种建构型的路径,它是主体与环境、过程与结果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主体性、整合性、建构性、价值性、延展性[6]。因为学习是多维度的,可以体现在学习活动本身上,也可以体现在学习策略或获取、利用有效资源上,还可以体现在学习环境创设与利用上,等等。其核心在于树立起新的学习观,即不把学习看成是习得现成的知识与技能,而是看成在具体情境中创生新意义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到思政课教师,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同相关学科知识、同日常生活经验关联起来,将马克思主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生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等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之中,在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育人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成果的双向互动中,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核心素养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也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依据新情况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此,终身学习也是时代与社会发展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随着科学、时代、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新的科学基础、新的时代特征、新的实践任务,经过科学化凝练,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原则,不断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以正在做的事为中心,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社会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伴随思政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不断进行调整,思政课教师自然要适应这种变化,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不断改革思政课的内容、方法、手段、模式。况且,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都遭遇新的要求和挑战,这也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终身学习意识,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育教学实践是根本路径。思政课教师要以学者身份勤于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在教研教改过程中生成核心素养。既要从整体性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相关问题,把学科内在的理论体系、课程体系、方法体系有机统一起来,避免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呈现出自我封闭化,又要研究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场域等问题,用学术的眼光和思维来透视和解析思政课的内容、方法、手段、模式,有效推进思政课改革,还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政课互动机制问题,实现二者相互支撑。
实践反思是重要路径。没有反思的实践是盲目的妄为。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说,教育教學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双向互动过程,这一过程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但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其中有着实践体验。在应然层面,教师应该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即在不断解决教育教学相关问题和反省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化发展。从思政课师资队伍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哲学、伦理学、法学、史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专业出身的,但思政课不是哲学课、伦理学课、法学课、史学课、政治学课、国际关系学课,不能按照自己所学学科专业的教学路径去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思政课重在观念的引导与意识的塑造,而不是引导学生追求哲学、伦理学、法学、史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专业知识。如此,思政课教师的实践反思,首要的工作就是去专业化与再专业化。所谓去专业化,就是说任教思政课的教师,不能按照自己所学学科专业的教学路径去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所谓再专业化,就是说任教思政课的教师,突破原有专业藩篱,按照思政课程性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孙玲.教师身份的历史变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1):14-18.
[2]ABRAMS M H.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第7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28.
[3]ZEGORZ R T.“文化身份”的重要性—文学研究中的新视角[M]//乐黛云,张辉.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3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5]周忠华.论核心价值观自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6]贾绪计,王泉泉,林崇德.“学会学习”素养的内涵与评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4-40.
【周忠华,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孙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