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娟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核心主题。通过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与掌握语文基础知识,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实现文本精读,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课文。从把握字词句、情境体验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实现小学语文文本精读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精读
所谓的文本精读,就是指对课文达成精细化的深入阅读理解,既要对字面意思充分认识,又要领悟到课文的内在情感与思想,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等。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初级阶段,是奠定学生语文基础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就要基于文本精读的思想,对阅读教学展开有效的创新,构建起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把握字词句,对课文深入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对文段进行理解。而文段的构成,是以字词句为基础达成的。通过字词句的组合,构成一篇文章。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基本的字词句做好把握,从这些关键因素出发,对课文实现精细化阅读。比如,关键字这个方面,就需要把握颜色、距离、动作等关键词。如在课文《爬山虎的脚》中,在描写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时,就运用了“红”“绿”等颜色字眼,阐述了具体的颜色变化。在课堂上教学讲解的时候,就要抓住这些关键字,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再比如“……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这里使用了一个“巴”字,就将爬山虎贴在墙面上的状态形象生动描写出来了。其次,在关键词这个方面,也需要根据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将其中的动作、神情等词语提炼出来,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语来认识课文。比如“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这里描写叶子朝向时,使用了“一顺儿”这个词语,这就体现出来了一种整齐划一的状态。最后,还需要对一些关键句子加强讲解。针对小学语文课文来讲,在课文中存在很多具有总结性或是提炼性的句子,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就要抓住这些句子,有效展开分析。比如这样一句话,“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这句话就具有总领下文的作用,让学生可以把握全文的写作方向。总的来讲,在进行课文精读讲解的时候,就要准确把握字词句这些关键元素,有效进行教学。
二、构建阅读情境,强化学生体验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还不长,基础能力存在局限,想要直接通过文章理解其中内涵,这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在课堂上,要实现文本精读,不能单纯进行口头讲解,需要通过更加详细具体的方法,比如情境构建,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可以将自身融入具体阅读情境中展开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对课文文本实现有效的理解掌握。具体来讲,在课堂上进行文本阅读的时候,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创设具体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进去自行体验。比如对于《观潮》这篇课文,课文主要就是对钱塘江大潮的盛况进行了描写,不仅描述了钱塘江大潮的盛况,也描写了观潮人群的各种状态。对此,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如果此时你正好和作者站在一起,一个大潮过来,你会有什么感想呢?通过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代入具体角色进行思考。不仅如此,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钱塘江大潮的盛况,通过具体画面让学生产生更强的体验。在具体的情境,学生就能切实体验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丽,从而体会到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其他课文的阅读教学中,也可以通過构建阅读情境的方法来实现文本精读,以具体的情境驱动学生深入体验,从而对课文深入了解。
三、结合创作环境,深化阅读理解
在文本精读的过程中,除了以上两种方法之外,还可以从创作环境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的背景,引导学生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课文。具体来讲,不同文章的创作,其具体的环境是不同的。一个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创作的文章也会有很大区别。因此,要实现课文的精读,就可以从创作环境出发,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的内涵。比如,对于《爬天都峰》这篇课文,主要内容就是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爬天都峰的故事,途中作者感觉累了不想继续爬,遇到一位老爷爷,在老爷爷的鼓励下,大家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作者黄奕波,小时候就和普通孩子一样,遇到困难容易退缩。结合作者小时候这样的性格特点,让学生从作者小时候的状态出发,来领悟爬山过程中的畏难情绪,然后分析最终通过坚持爬上山顶的那种喜悦之情。教学其他课文时,同样可以结合创作环境,来实现文本的精读分析。
四、结束语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精读具有显著的意义,在具体教学实施中,要把握字词句这些关键元素,还可以构建阅读情境、联系创作环境进行阅读,对语文课文实现精细化理解。
参考文献:
[1]戴毅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精读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4):137.
[2]刘颖.精读揣摩,细读品味: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细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88.
[3]何振华.粗读·精读·博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摭谈[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6(1).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