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平
摘 要: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榜样模范作用既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必要,也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方面。新时代下,充分结合新时代特征与大学生自身发展,构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不仅对于促进大学生党员全面成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培养新时代青年科学的成才观。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党员,加强其先进性教育关乎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更应该得到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大学生党员是党内的特殊群体,也是党的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如何在实际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并且建立起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是高校党务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现状分析
当前,大学生党员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主流是好的、健康向上的,仍然保持着先进性,各个方面起了很好的榜样作用。但是部分大学生党员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大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不够端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以及西方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仍日益突出,导致不少年轻大学生功利主义的思想严重,形成了不正确的入党动机。一方面,对党的认识不足,对党的历史,路线方针政策等知之甚少。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认为入党了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片面认为在就业、评奖评优等方面具有优势。思想上不入党,热心做表面文章,不能切实给广大同学起到榜样的作用。
(二)部分大学生党员对党的认识不足
部分大学生党员过于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而对于党的相关政策、理论学习非常少。具体而言:1、部分大学生对党的光荣历史缺乏基本了解;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应用不够,对党的认识缺乏理论高度和现实深度。
(三)部分大学生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优秀分子的代表,应该时时刻刻高标准严要求的做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然而,部分大学生党员组织观念淡薄,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旷课、迟到、早退的现场时有发生,出现了“入党前加把劲,入党后松口气”的现象,发现身边的同学犯了错误不仅不向组织反映,更有甚者漠不关心甚至包庇,更不用说和身边的不良现象做斗争,因而在工作上十分被动。
二、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党建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盲点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具体操作者,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等工作中担负着重要职责。目前高校党建和思政师资队伍还不够完备。首先,大学生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部分高校没有按照要求完成1:20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除了负责日常的形成政策课教育、评奖评优之外,还要负责日常的行政事务,很难有足够的精力抓好大学生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其次,绝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编制短缺,流动性较大,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最后,高校机关干部、教师等各方参与、全员育人的机制仍未形成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
(二)党员教育的过程出现脱节现象
重视入党前的培养,忽视入党后的教育,党员发展前教育与发展后教育严重脱节,这是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突出现象。大学生党员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对党员的教育,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期间、发展对象期间等各个阶段都要格外引起重视,尤其是入党后的教育。此外,对各个阶段的学生党员思想研究不够,针对性不强,因此持续性就难以体现,长效性也无从谈起,导致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转正之后就不干”,难以体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大大损害了党员在大学生心中的形象。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途径
1、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应该与学习党的光辉历史相结合。一方面对大学生党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大学生党员的成长和进步;另一方面通过党组织开展的学习教育,促使大学生党员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学习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是开展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现实途径。向优秀的共产党员模范人物学习,争当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传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这是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内在要求。
2、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要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大学生党员先进性不是虚假空洞的,而是具体的,结合实践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党员增长经验和才干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各个高校要为大学生党员搭建经受党性教育、先进性教育、社会锻炼的平台。借此培养大学生党员的集体服务意识的能力和奉献精神,同时注重人际交往的技巧,鞭策鞭策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落实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关心帮助困难同学和需要帮助的同学。
3、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要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相结合。大学生党员先进性不是孤立片面的存在和表现的,而是反映在大学生在校期间成长的各个方面,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应该体现在学校教学教育的各个环节。首先,在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次,在学习环节,引导大学生党员端正學习态度,努力学习,发挥榜样作用。再次,在生活环节,以培养大学生党员良好行为规范和遵纪守法为目标,树立大学生党员在同学中的良好形象。最后,在就业时,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党员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把自己的青春和知识奉献给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辐射到周围的大学生群体。
4、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要与学生党员的考核、奖惩机制相结合。一个正面的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反面的典型就是一座警钟,正确地运用奖惩机制,对大学生党员具有明显的教育警示作用。一方面建立大学生党员激励机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激发内在活力。另一方面,在大力表彰先进大学生党员的同时,要妥善处理不合格党员,做到奖励时不吝啬,惩罚时不手软。
总而言之,大学生党员则是大学生群体中先进性的集中代表,是民族发展变革的先锋队。只有探索出一套大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才能使大学生党员永葆活力,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才能赢得青年,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1]孙健.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浅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2]沈青林,赵磊波.构建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
[3]杨爱娥.试论大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构建[J].宿州教 育学院学报,2012(5)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文学院,陕西 延安7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