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摘 要:我国每年有近2万名中小学生在交通事故、溺水伤亡事故、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等意外事件中伤亡,意外事故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学校针对小学生开展急救自救知识技能的培训非常少,大多数只停留在理论与宣传层面,当发生意外事故时,急救自救能力明显不足。基于此点,首先简要阐述了小学生开展急救自救教学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小学生普及急救自救知识技能的途径进行论述。
关鍵词:生命;安全;教育;保健;急救自救
我们都知道,体育活动是具有双向性的,合理运动以及正确的锻炼方法可进入健康的发展,反之对健康会有影响。当然,增加身心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但在增加身心健康中如果没有相应的保健知识与技能作为支撑,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会受到极大影响。故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融入保健知识技能的教学,对学生而言既可在运动中保护自己,也能为将来的终身体育活动积累更多的能量。
一、体育课中渗透保健急救的重要性
生命与健康是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是所有活动的源泉和基础,没有生命就没有健康,其他事情更是空中楼阁。然而危害人类健康的突出问题就是意外伤害事故,在我国1~34岁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就是意外伤害事故,儿童少年在各种意外事件中受到伤害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因为孩子们年龄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自救互救的知识技能都很少。根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约1.6万人,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食物中毒、交通意外等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在学校的安全事故中45%是因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而发生的,在意外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中,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已占这一年龄段总死亡人数的31.3%,这一数据是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3~11倍,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然而,大多数未成年人意外伤害事件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通过学校的急救自救课程教学,树立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小学生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外伤止血、急救自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80%的意外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当人们遭遇意外伤害时,在自救或救援过程中最宝贵的事,就是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的最初时间。医学研究表明,当心跳停止后:10~20秒大脑缺氧,会昏厥或抽搐;30秒后出现昏迷;60秒后瞳孔放大,呼吸停止;4~6分钟大脑细胞出现损害;10分钟以上,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开始脑死亡。所以,心跳停止后的4分钟之内是抢救的最佳时间,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黄金4分钟”。而120到达急救现场的平均时间为15分钟左右,每耽误1分钟,死亡率就会直线上升。因此在“黄金4分钟”内及时抢救垂危的生命,可以最大限度地挽回生命或者减轻伤残程度,如果错过最佳抢救时间会使生命丧失或伤情加重。当意外伤害事件发生时,身边有人并且懂得急救常识和懂得急救技术的人及时进行科学抢救,会挽救很多生命,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悲剧发生。但是目前我国的急救技术太有局限性,我国在生命安全教育上太过理论化,缺少实践,很多孩子在遇到困难或危险的时候缺乏自救互救的能力,尤其是在学校这种人员密集场所,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一条条生命,从身边流逝。
地震、火灾、溺水、车祸,生活中的意外总是突如其来,如果每个人都能掌握最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外伤止血等急救知识和技能,当身边有人发生危险和昏迷时,及时开展急救,关键时刻甚至能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所以普及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外伤止血等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少伤亡人数,提高孩子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能以点带面,增强公众的救护意识,也会让每个孩子受益终生,这是保护小学生非常有效的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在体育课中需要渗透哪些保健知识技能
首先,需要明确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渗透哪些保健知识技能知识。因为如果在未能明确的情况下,会浪费大量时间以及知识技能,缺少文化的浸润以及有效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导致体育课教学中需要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无法及时传授。由长远的角度分析,这样容易影响学生终身学习体育的精神,所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弄清在体育课中,应该如何渗透哪类保健专业的知识技能。
笔者认为,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需要渗透的保健知识技能包括以下内容:保护类知识、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技能。简单来说是在体育学习时,与学习的内容、环境相结合,以学生认知为基础,运用不同方法、媒体,向学生渗透可提升、维护、保护学生的科学运动,健康、安全、文明地开展体育活动。包括和运动有关的保健技能和健康技能及知识。这样分类能更好地掌握并认知保健知识的能力。在当前多元化教学的背景下,这类知识技能也占有相当的比例,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类知识技能传播教师却不那么重视,未能抓住重点也没能很好地渗透这类知识。
与运动有关的保健知识是可以保护、提升、维护不同性质内容及活动形式的体育运动和健康开展。安全运动知识技能就可以说是和运动有关的保健知识技能。如耐力跑中的“极点”问题以及“二次呼吸”等,如克服极点的有关技能,用嘴与鼻配合呼吸,掌握正确的落地动作,减少对膝盖的损失。选择合理的运动场地,不同项目针对性热身、放松等等。
三、在小学普及保健急救知识技能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培训
对学生进行保健急救安全知识技能培训,让学生学习急救自救安全知识技能,提升应急自救和互救的能力,课堂教学实训显得尤为重要。为帮助学生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学校可以邀请红十字会或者医院的专家,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和教学。教学以实训课为主,主要教学内容为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溺水人员急救、创伤救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地震火灾等紧急状况下的自救急救和逃生的知识技能,并通过人体模型现场进行详细规范的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不断熟悉流程,掌握操作步骤和要领,并且强化学生之间互救的模拟练习,保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急救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二)编写校本教材
开展校本课程研究要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研究,体现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充分重视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首先成立校本教材编写组,积极查阅参考国内外急救自救教育文献等资料,结合本地区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等方面因素,编写内容实用、贴近生活、简便易学的规范的急救自救校本教材。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结构,编写不同年龄段版本的校本教材,低年级(一、二年级)主要是交通等人身安全与保护;中年级(三、四年级)是生命意识教育,重点是伤害事故的防范和逃生的技巧;高年级(五、六年级)是各种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规范校本教材,从而对我学校学生进行更科学的、系统的急救教育,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自救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这是普及学生急救自救知识技能非常有效的途径。
(三)开展学校急救自救社团活动,成立班级急救小组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急救自救的社团活动,每周社团活动两次,每节课一个小时,主要培养急救自救防范意外伤害的能力,增强对意外伤害事件紧急处理的技能,如溺水、烧烫伤、火灾、地震、食道梗阻、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包扎固定等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每个班级成立班级急救小组,在班级中发生一些常见的意外损伤时,能够进行一些的简单的、科学的处理,利用这些骨干学生以点带面做好班级、学校和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
具体来说就是要抓住时机,特别是面临突发事件时,这些事件的发生是偶然性的,抓住时机教育就需要教师具有意识,能发现时间并掌握时机,一步一步成为习惯。渗透内容需要适度,并且与现实有机结合,对学生的行为要有指导,思维上要有触动,并进行相應的情感调节。如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慢跑,当变成走路时要提示他们把呼吸调节好,配合双臂动作体会过程,以此收获知识与技能。
(四)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学校网站、橱窗等宣传媒体
充分利用学校黑板报、手抄报、学校网站、橱窗等宣传媒体,向学生大力宣传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学生自救互救逃生等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开展急救自救的主题教育活动或知识竞赛等,营造学校安全教育氛围,这也是学生急救自救安全知识技能教育的重要宣传教育途径。可以提高广大师生防范意外伤害的意识,增强自救互救技能,让学生的安全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急救从孩子抓起”已是全世界生命安全教育的共识。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小学是培养安全意识、掌握急救自救知识技能的关键时期。学校必须肩负起教育学生的重任,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向学生传递安全的重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急救自救知识技能,远离危险,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所以,在小学中开设急救自救知识技能教学是一项既简便易行又意义深远的好事,小学生掌握心肺复苏和创伤急救等知识技能后,孩子会终身受益,而且家人和周边的人群也将可能受益。但当前,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希望能够在小学普及急救自救知识技能,急救从孩子抓起,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整个社会的急救水平将得到提高,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员指南[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徐小华,邓春梅.小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
[3]刘瑞峰,祝仙,周祖宝.中小学急救技术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技,2004,25(1):27-28.
[4]谢美莲,高丽,吴瑛.国外公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1):23-26.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体育课中开展保健与急救的实施与研究》课题论文,立项号:GS[2018]GHB3689。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