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孝男
《习近平在正定》一书通过多位受访者的口述,全景地再现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的许多生动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蕴含了一种信仰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攻坚的力量、修为的力量、青春的力量。
1984年,《河北青年》杂志社的记者问到习近平同志为什么要选择放弃中央军委机关工作而选择来到基层时,他提出了“我们这代人到底要用怎样的方式补回失去的青春”这样一个思考,最终决定“还是想到基層去锻炼,能为老百姓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人生价值和方向的选择。这种选择植根于在梁家河时播下的那颗火红的种子,到正定之后更加茁壮成长。当时的习近平同志就住在县委办公室,办公室的门是完全开放的,群众有事多晚去找他都可以。“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当年“以身许国”的思想,到今天“我将无我”的宣示,一脉相承,历久弥坚。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再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释放着的都是信仰的力量。
有一次在隆兴寺院西侧,习近平同志看到镌刻着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作品的一块古碑上沾满泥土时,对主管领导提出严肃批评:“我们对文物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在正定期间,他先后组织修缮了大佛寺,筹资仿建了荣国府,主持编撰了《正定古今》一书。习近平同志这种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守望,在此后的执政实践中不断丰富。他在福建任省长时为《福州古厝》所作的序,深刻地阐述了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的重要关系,对历史、现实和未来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培养好“历史思维”,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全民族尊崇坚守的“文化自信”,正是那种守望历史、守住乡愁、守护文化的赓续。
刚到正定时,习近平同志发现由于征购负担过重,很多老百姓吃不饱。为此,他先后做通县委一班人的思想工作,大胆地向中央写了一封信,实事求是地反映正定高征购使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最终得到中央高度重视,全县每年核减了2800万斤的征购粮,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农民的吃饭问题。为了求发展,他敢于冲破思想和制度上的重重阻力,大念“人才经”,制定“人才九条”。与“草根”作家贾大山交朋友,和县长一同“夜访武宝信”。下乡调研时遇上大沙窝,扛起自行车就走……真是“越是艰险越向前”!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强调,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在今天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这些故事,犹如雄浑激昂的“川江号子”,激励我们不断逆流而上、负重前行。
习近平同志年轻时喜欢看足球赛,有时候也和干部群众一起看。这时候作为球迷的他,常常会激动地大喊大叫“好球”或“臭球”,完全忘记了自己在群众眼里是一位一言九鼎的县委书记。后来,他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再看球时也就不那么激动了。这种个人的自我反省意识,推动了县委机关的自我革命。为了刹住公款吃喝的问题,正定县委规定,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不准公款吃喝。县委常委会出台了改进干部作风的“六项规定”。作为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每次外出调研,必定带头交伙食费。在县委的影响下,全县的政治生态和干事氛围有了很大改善。这种自我革命、自我完善、自我洗礼的优良作风,习近平同志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八项规定为突破口的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使我们党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彰显出一种朝气蓬勃、一往无前的崭新形象。
在正定时,习近平同志每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甚至十二三个小时。晚上睡得特别晚,处理完公务,经常十二点以后还要读书,甚至读到夜里两三点。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在生活上“以苦为习”,工作上“以勤为常”。正是有了这种奋斗不已、夙夜在公的干劲,在正定工作的三年,他做成了一批推动改革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大事,让当地干部群众至今难忘。当年习近平同志诚挚地邀请正定籍的大学生回乡服务,倡导“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健康成长”。这种知行合一的青春之歌,最值得新时代广大青年接力传唱。“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在这样的感召下,新时代的年轻人,正在凝聚起新一轮蓬勃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