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运动中青年的爱国担当精神

2019-02-06 03:53赵华朋张敏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青年

赵华朋 张敏

【摘 要】 文章论述了五四青年爱国担当精神的内涵:彻底反帝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封建军阀出卖国家利益的勇敢抗争精神;为了国家不怕坐牢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探析了五四青年爱国担当精神的特征:具有明显的爱国进步性;具有强烈的使命担当性;积极主动性;具有群众性。思考五四青年爱国担当精神对当代青年的启示:坚持新时代的爱国担当精神;树立主动担当的使命意识;树立勇往直前的担当精神。

【关键词】 五四运动;青年;爱国担当精神

五四运动至今已经100年了。这一期间,学界对于五四运动、五四精神进行了不断地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关于五四运动,主流的观点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运动,五四精神是一种爱国精神,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从另外的角度看,五四运动也可以被理解为近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崛起,体现了青年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主动担当,五四精神是青年对中华民族的担当精神。挖掘五四时期青年的爱国担当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

发生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进入现代以来,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青年对国家和民族的可贵担当,五四精神凸显了那一时期青年人的爱国担当精神。

五四时期青年的爱国担当精神是什么呢?

一、五四时期青年爱国担当精神的内涵

进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除了遭受本国统治者残酷的封建压迫之外,还遭受了帝国主义残暴的民族压迫。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使命。

习近平指出:“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2]五四时期广大青年面对帝国主义分割和灭亡中国的企图,面对北洋政府软弱无能及其卖国行为,坚决反对、奋起抵抗,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表现出了鲜明的爱国担当精神。研究五四运动中青年的爱国担当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五四运动的青年爱国担当精神表现如下:

1、彻底反帝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表现了强烈的反对帝国主义,拯救国家民族于危亡的爱国担当精神。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20世纪的初期,中国积贫积弱,仍然是列强眼中的“羔羊”。五四运动的起因就是1919年1月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的外交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参加了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 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了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取消中日“二十一条”换文等项正义要求。但是英法美等列强,背信弃义,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的要求。竟然决定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与中国同为战胜国的日本。中国的利益被帝国主义列强作为交易出卖了。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国人震惊,纷纷斥责列强的无理行径。作为最先觉醒起来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则群情激昂坚决反对。在5月3日北京大学和其他学校学生代表紧急集会上,竟有学生咬破手指,撕破衣襟血书“还我青岛”,表达了不与列强的强盗行径妥协的决心。5月4日,大批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3]号召国民共同反对。表达了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担当精神。

2、反对封建军阀出卖国家利益的勇敢抗争精神

反对封建主义是时代的主题,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为中国执政者的北洋政府是个军阀政府,它代表了中国落后的封建势力。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积极投靠帝国主义,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从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期间,为向帝国主义借款,就不断的出卖路权、矿权,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100多个。尤其是1915年,袁世凯为了获得日本对其当皇帝的支持,竟然接受日本強要中国签署的、丧权辱国的21条。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成了中国的实际掌权者。为了攫取国家权利,他也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继续承认了21条,获得了日本的大量借款。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4]

在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勾结日本,拒绝了中国合理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给日本。而作为中国代表的北洋政府不仅不坚决反对、不明确拒绝,反而准备放弃国家利益,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同意,并以如不签字“有害六端”为理由为自己的行为找根据。面对政府不担当不作为以及他们强行卖国的行径,青年们失望了!愤怒了!法国的中国留学生首先起来反对,要求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而北洋政府准备签字的消息传入国内,青年知识分子肺都气炸了,他们打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帜,高呼“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取消21条”“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他们痛打了卖国贼张宗祥等,火烧赵家楼,发动了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他们以自己的游行、示威、静坐、罢课甚至流血的行为,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政府的卖国行为进行了英勇的抗争。表现出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精神。成为反对卖国政府的先锋。

3、为了国家不怕坐牢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

面对国家利益的丧失,面对当政者的北洋政府不敢斗争,步步退让。青年学生以不怕坐牢、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表现了对国家的担当。在五四运动当天,北京就有32个学生被逮捕。但是学生们并不退缩,6月3日,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涌向街道,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当日就被军警逮捕170多人。在众志成城的气氛下,北京学生决定从6月3日起,所有出发讲演的学生都挺起胸膛,放大声音,站在通衢大道上堂堂皇皇地举行讲演。如果军警来捕,就让他们逮捕。如果第1天出发的学生全体被捕,第2天就用加倍的人数出发讲演。如果第2天发生同样情形,第3天再加上一倍,直到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2.5万人全体被捕而止。6月4日,更多学生涌向街头。 表现了不怕坐牢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战斗精神。

二、五四青年爱国担当精神的特征

与以往的运动相比,五四运动中青年的爱国担当精神,又具有如下突出特征:

1、具有明顯的爱国进步性

担当有进步的也有退步的,五四运动是以先进青年为代表的革命运动,他们表现一种爱国进步的担当精神。辛亥革命失败以后,袁世凯企图自己当皇帝,为了完成“复辟”,他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鼓吹尊孔复古,企图用封建的道德文化观念束缚人民。一时之间,朝野之间尊孔读经的逆流甚嚣尘上。 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坚决反对复辟的逆流,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进步大旗,向着封建的专制制度、伦理道德,向束缚中国人民的精神枷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发刊词中,明确提出新文化运动所要达到的“六义”,实际上已揭示了五四时期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其矛头直指中国的封建势力。1918年10月,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这些新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青年。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在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们的摇旗呐喊声中爆发的,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结果,没有新文化运动就不会有五四爱国运动的大爆发。从文化上的反封建, 到政治方面的反对封建军阀。把思想文化斗争与反封建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 为五四运动的革命风暴作了思想上的准备。而五四运动则是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迎头痛击。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觉醒了的 青年知识分子在五四时期,面对帝国主义的出卖行为以及北洋政府软弱无能,面对“强权战胜了公理”的形势勇敢的说“不”,他们打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主权”、“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21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帜,一次次的在北京和各地游行示威。他们的活动表现了强烈的爱国进步性。毛泽东在为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所写的《五四运动》一文指出: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它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2、具有强烈的使命担当性

面对近代以来中国日趋沉沦,我国出现过多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运动等等。但是这些运动都没有成功。中国日益走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爱国救亡成了当时有识先进知识分子的自觉使命。严复在1895年发表《救亡决论》, 孙中山提出要“振兴中华”。 觉悟了的五四青年知识分子更加具有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五四运动的学界的宣言中他们大声疾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5]学生们表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青年职责所在,义不容辞”,[6]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青年知识分子成为这一运动的先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了挽救中国拯救民族的使命意识和伟大担当精神。

五四宣言的起草者许德珩先生当时是北大学生,也是当时第一批被捕的学生,他在监狱写道:“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7]为了达到救国的使命,不怕坐牢不怕杀头的精神就是这一代青年的担当精神。

3、积极主动性

担当有积极担当和消极担当,体现了主动担当与被动担当。对中国的命运满怀忧患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他们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他们为民族的屈辱、社会的黑暗以及连年的内战而痛苦。通过接受了新式的教育,他们视野开阔,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对国家命运问题上勇于担当。5月1日,当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巴黎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当天,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商量5月4日去天安门游行抗议,5月7日将在全国发动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但是当5月3日他们得知中国政府已要求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签字时,他们决定第二天上午就到天安们去游行。5月4日学生们打着旗帜,喊着口号,步行到达天安门广场进行示威和讲演。 北京的学生运动迅速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青年学生,各地青年学生纷纷响应,游行示威,成立学联,统一行动。面对国家民族的危难,五四时期青年表现了积极担当主动担当精神,与政府的不担当不作为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4、具有群众性

五四运动具有青年运动的鲜明特征 ,体现了青年对国家的担当精神。但是如果不能动员起广大民众参加,是难以取得胜利的。五四运动一开始,就受到了反动政府的镇压,逼得学生们不得不走向社会。他们散发传单,分赴各地寻求支援,号召民众罢工罢市,唤起了民众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这是对全民进行的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运动从学生扩散到市民、工人,从北京传遍全国,从青年的爱国担当变为中国各界人民的爱国担当。6月3日,上海各界举行民众大会,号召全国罢工罢市来援助学生。6月5日, 上海工人阶级开始罢工, 并且带动了各地的罢工风潮, 迅速扩展到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形成了全国范围的群众性的燎原大火, 后来连农民、军队士兵也加入到斗争的行列 。正是从青年知识分子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工商各界,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才使五四运动取得最后胜利。五四青年运动具有群众性。

三、新时代要继续发扬爱国担当精神,做新时代的好青年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100年了,五四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人。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五四精神仍然对我们有重要启示作用。

1、坚持新时代的爱国担当精神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题,要求青年一代有不同的担当。五四时期,面对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爱国担当的主题是救亡图存、改造旧中国、建立新中国.此时,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经过几代人的奋斗,中华民族终于告别了积贫积弱的历史和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完成了这个历史任务。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一代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生力军。面对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继续发扬爱国担当精神。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这样的历史任务面前,坚持新时代的爱国担当精神,就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2、树立主动担当的使命意识

时代呼唤担当。在中华民族面临危机的时候,青年一代主动担当,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在今天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我们当代的奋斗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面临重大挑战,需要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这需要我们青年一代把担当精神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搞好学习,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主动发扬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实现我们的历史使命。

3、树立勇往直前的担当精神

五四时期,中国青年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我们今天已经进入新时代,面临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机遇。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8]面对伟大任务,我们当代青年应当继续传承弘扬五四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直面困难,准备进行伟大斗争。必须树立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担当意识,把个人的理想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奋斗中去。不负韶华,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注 释】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7.10.p69.

[2]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光明日报,2019.5.1.

[3]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M].科学出版社,1959.p41-42.

[4]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一卷本)[M].人民出版社,1964.4.p525.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p107.

[6] 青岛潮,五四爱国运动(上)[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p315.

[7] 许德珩.回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回忆录[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p67.

[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7.10.p15.

【作者簡介】

赵华朋(1955.1—)男,汉族,山东曹县人,现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思政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张 敏(1982—)女,任职于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青年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九三学社中央“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一词最早出现及其涵义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