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榆林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策略探析

2019-02-06 03:53艾玉马翼梅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一带一路策略

艾玉 马翼梅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榆林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现状,分析了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榆林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策略。首先,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采取一定的译前处理,对内容进行编译;其次,必须关注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第三,對于榆林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应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 “一带一路”;榆林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策略

一、榆林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并且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相比发达国家文化产值占GDP10%的比例,中国的文化产值比例不足5%,榆林则更低,2015年文化产值仅占全市GDP的0.7%。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榆林的特色文化,即榆林民俗文化没有很好地传播与交流,无法吸引外界的关注和投资消费。目前对于榆林民俗文化的翻译与对外传播,仅限于对少量陕北民歌的翻译和部分旅游景区资料的翻译。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则更少,根据中国知网的最新数据,对陕北民歌的研究论文数量过千,其中发表在期刊上四百多篇,硕博论文三百多篇,但这些论文主要是从音乐和美学的角度展开研究,而对陕北民歌翻译的研究数量不多,仅有不到百篇,且大多只是某一首民歌的翻译,系统的研究很少。对于榆林民俗文化乃至陕北民俗文化的研究空缺很大,仅有聊聊数篇,如田玲的“陕北民俗文化翻译策略研究”(田玲,2015)。榆林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对于对外宣传当地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吸引文化投资,增加文化消费,提高文化产值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榆林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已经迫在眉睫,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投入。

二、榆林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近年来,随着外界对中国特色文化的兴趣不断加大,民俗文化翻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民俗文化翻译的相关研究也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自2002年以来,累计相关论文九百多篇,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现有的问题,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外宣与内宣不分。宣传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内宣传,另一类是对外宣传。并且,对外宣传或是传播无论在内容选择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然而,现有的榆林民俗文化翻译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对外宣传内容与对内宣传内容完全一样,无法达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对文化差异的处理不当。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形态和宗教信仰等原因所造成的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一方面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另一方面也会导致误解和冲突。现有的民俗文化翻译资料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方式往往更多考虑到英文读者或游客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大都采用了归化的译法。例如,榆林人最爱吃的炸油糕被译为“cake”,虽然油糕之于陕北人就如蛋糕之于西方人,是过年过节过生日庆祝的必备食品,但这种意译没有准确地表达“油糕”是什么,同时也不利于传播榆林特有的饮食文化。

三、“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榆林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策略

自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之后,沿线国家之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广泛合作开展了文化创作及翻译。当前,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对跨文化传播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各地的跨文化传播,尤其是特色文化传播正进行地如火如荼。而中国特色文化是否能够顺利地”走出去”,翻译扮演的角色极其重要。

榆林位于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山西五省交界,地理环境特殊,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并存,榆林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以陕北独特的黄土文化为载体,形成了以北部大漠草原风光、文化遗产、南部黄土风情、红色旅游、道教文化为主的特点。榆林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是对外传播榆林特色文化,树立榆林国际形象和促进榆林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首先,外宣翻译是一种对外传播,译者需将原文进行编辑与翻译,不能将对内宣传的资料一股脑儿地全部英译。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政治体制都与我国不同,因此不能把对内宣传的那一套照抄照搬用于对外传播。而应该有所取舍和侧重,从而达到对外传播榆林特色文化的目的。在外宣手法上应该考虑到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度,文字尽量简洁明了;内容上要用事实说话,避免重复或宣教。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采取一定的译前处理,对内容进行编译。

其次,外宣翻译是为了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特色文化,优秀传统,以达到交流与合作的目的。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英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实际上就是跨文化传播主体间的文化差异,是译者和读者之间的文化差异。翻译的意义在于促进读者和译者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避免误解与冲突,那么就必须关注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西方文化相对强大,中国文化相对弱小,过去很长时间的翻译实践中,我们都更多地是在弱化中国的文化,尽量贴近英语文化,过分迎合英语读者,与西方文化之间没有形成对话,没有沟通与碰撞,更谈不上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一味地向译语文化靠拢,不仅博大精深的中国特色文化被弱化甚至完全忽略,外国读者读到的译文也不见得是其想要了解的那个“不一样”的中国,和多姿多彩的异域文化。鲁迅先生早有所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特色文化作为具备民族特点的文化,必然能对世界人民有所吸引,成为大家感兴趣想要了解的事物。对译文读者而言,只有保存了异质因素的译文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为这些异质因素突破了读者的已有经验(张健,2008)。在出现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时,适当地保留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真实地再现与目的语读者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国特色文化,让读者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特色很有必要。

因此,对于榆林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应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运用直译,意译,音译以及直译或音译加注释的方法对翻译内容进行处理。

1、異化策略的运用

异化翻译法和归化翻译法是由美国翻译家劳伦斯(1995)创造的用来描述翻译策略的术语。异化翻译法是指尽量保留原文的特色,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外传播榆林民俗文化,异化策略的使用首当其冲。比如,在榆林饮食文化中大量出现的“小米”、“洋芋”译为“millet”,“potato”。译者采用了直译的方式处理,简单明了,游客在看到甚至吃到食物的时候,自然能印象深刻,同时也保留了本地民俗文化的特色。再比如陕北人挚爱的娱乐形式秧歌,完全可以音译为“Yangge dance”,既不影响传播又保留了“原滋原味”。而对于一些英语文化中空缺或难以理解的文化概念或专有名词,则可以采用音译加注释或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例如,陕北人经常吃的油糕,如果意译为cake,则缺少了中国味儿,同时也很不准确。所以,“Yougao”(fried millet cake)即让外国游客能明白意思,同时又体验到了异域的美食文化,记住了这种与众不同的节日美食。一如我们的饺子不是西方的dumplings,陕北人的油糕与外国人常吃的蛋糕也区别很大。

2、归化策略的运用

归化翻译法旨在为目的语读者提供更加流畅的译文,尽量向读者靠拢。对于一些陕北文化尤其是民歌文化里经常出现的词汇,例如,“哥哥”、“妹妹”,则不能简单粗暴地译成“brother”或“sister”,因为在榆林当地文化中,尤其是民歌当中,这两个词是恋人之间的称呼,所以,意译为“my sweet heart”或是“darling”要恰当的多。

四、结语

外宣翻译是树立城市和国家对外形象的重要途经。作为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 民俗文化外宣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思想,然而,榆林民俗文化翻译的空缺还很大,翻译错误也还不少,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对榆林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不仅能够提高本地区翻译质量,促进民俗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更能加强文化与旅游合作,吸引文化投资,增加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值的提高。本研究通过对榆林十二个区县民俗文化翻译现状的全面调研,分析榆林民俗文化翻译现状,指出现存的翻译问题,纠正翻译错误,旨在大力提高翻译质量。通过对榆林民俗文化,包括物质民俗文化和精神民俗文化的系统分析研究,并在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宏观框架下,以中国文化走出去为目的,提出对榆林民俗文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刘重德.文化语言翻译[A].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 吕俊. 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J]. 外国语,1997(2)39-44.

[3] 谭晓炜.影响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原因探析——以唐代为例[D] 济南:山东大学.2011.

[4] 田玲.陕北民俗文化翻译策略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97-99.

[5] 杨雪莲. 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6] 张健. 英语对外报道并非逐字英译[J]. 上海科技翻译,2001(4)6-11.

【作者简介】

艾 玉(1980—),汉族,陕西米脂人,榆林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一带一路策略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从外宣翻译视角谈中药说明书的英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