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胜
摘 要:为了满足当代学生发展的需要,如何帮助学生实现素质拓展,在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融入更丰富的元素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现状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以及效果探究应用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学 体育 素质拓展
引言
随着近年来教学模式的改革,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育观念,素质拓展教育要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一种兼具理论和实践的教育体系,对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今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
素质拓展训练对教学人员的教学素养要求较高,教学管理体系的缺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素質拓展训练的课程改革开展时间短,且体育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是兴趣类的拓展项目,难以和语文数学等科目比肩。大部分的学校对体育课以及体育老师的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体育在教学任务分配中更多扮演的是被分配、被选择的角色,且这种观念在老师、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改变具备较大的难度。
2.缺乏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
体育课程的素质拓展内容较为复杂,不同于以往的简单的身体锻炼,需要配合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身体素质情况,以及不同体格的身体素质情况建立全面合理的拓展训练。在完成日常的身体锻炼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实际的课程训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课程任务过重或者课程内容具备一定的危险性的情况,作为课程的指导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建立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从学校领导的角度考虑,体育拓展训练往往具备一定的潜在危险,如果不能保障该内容的正常开展,则学生的日常上课存在安全隐患。综合多方面分析,目前缺乏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保障学生安全,完成最大限度地课程内容是重要的。
3.缺乏专业的课程老师
素质拓展训练的改革时间较长,然而很多学校依旧难以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专业的体育老师。对于大部分体育老师来说更熟悉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体育持之以恒即可,相比复杂的训练模式,采用简单的日常锻炼勤于练习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然而这种教学观念忽略了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相比较练习简单的体育动作,学习体育思维,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想要达成素质拓展的训练目标,光靠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不够的,更需要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思维贯穿,传达给学生,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二、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素质拓展应用
1.因地制宜制作适宜的训练项目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内的体育教学设施存在差异,审核标准存在差异。比如少部分的学校设有游泳池且配有游泳教练,少部分地区要求体育中的排球考试等等。作为课程的指导老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充分利用周围设施实现体育课程内容的涉及,制作适宜的训练项目。尤其是在小学,受教育群体大多具备强烈的好奇心,乐于接受多种多样的新鲜模式,所以指导老师安排多种训练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帮助学生多方面成长的同时实现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
具体来说,以捆绑行动的训练方式为例,捆绑行动的教学设备只需要一根绳子,将班级的学生分组,分别用绳子捆绑在一起,以相互竞争的方式要求各组在路面上完成障碍前进。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在群体活动中的配合能力,实现了团队精神的建设,也增加了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以此类推,增加捆绑的学生数量,除了在一个班级内设定组别,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校内的捆绑比赛,锻炼班级凝聚力,有利于实现班级的班风建设。总之,素质拓展训练模式多种多样,哪怕存在地区差异,也可以通过改变训练方式达成训练目的。
2.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
传统体育课程学习和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区别在于看待体育精神的态度不同。素质拓展训练希望可以通过训练项目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特长或者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发挥学生优势,补足学生短板。但传统的体育课程学习往往充当学生的业余娱乐项目,用以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实现同学之间情感交流,其对于课程的要求较低。以合作训练类型的项目为例,建立团队,通过团队中不同特点的学生之间的调节,共同完成课程任务。在这类的训练项目中,个人能力的发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团队内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增加团队凝聚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将个人松散的特点连接成圆,实现团队内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当今时代的小学生群体多为独生子女,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这种现象有所缓解,但不可否认许多孩子通常在家庭和美的环境中长大,资源富足,难以深刻认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尤其在当今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每个人能够在社会中产生的热量有限,因此团队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从小学开始锻炼学生的体育精神,并将体育精神运用到生活中,才能实现学生素质拓展能力的提高。
3.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当今社会大多孩子在温暖和乐的家庭中成长,经历的挫折和坎坷有限,心理抗压能力较弱。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残酷,为了帮助学生在未来更健康地成长,从小学开始进行抗压训练是必要的。以背摔项目为例,任课老师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让训练人员进行后倒,同时在保障训练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接住,以此训练学生的抗压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加人们之间的信任感。以此为例,这类具有挑战性的训练项目对学生的心理能力具有极大的考验,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挑战类项目能够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能,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内容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体育内容上丰富了课程设计,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实现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永燕.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J].赤子,2019,(5):10.
[2]钟利民.加强素质拓展训练应用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12):137-138.DOI:10.3969/j.issn.1006-8902.2016.12.067.
[3]谢校培.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D].宁夏:宁夏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