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洲曲》收录在南朝乐府民歌,其中充满浓厚生活气息和感情色彩,同时拥有者纯熟的表现技巧和民族特色,属于最长的抒情诗篇。《西洲曲》的出现,将南朝民歌推向了更高层次,客观反映了当代艺术水平,尤其是《西洲曲》中四句一组的结构,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变”与“不变”有机组合排列,季节的推移,并且随着女主人公活动内容变化空间不断变化,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在《西洲曲》整部作品中,“不变”贯穿于始终,深刻的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情人热烈的情怀与想念。本文就《西洲曲》中的“变”与“不变”进行探究,把握作品写作技巧和空间变化,对于后续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西洲曲》;“变”;“不变”;表现技巧;民族特色
作者简介:卫倩倩,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河南大学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6-0-02
《西洲曲》作为南朝民歌艺术最高成就,是一种对恋人情感的抒情向往,情感思想深切,内涵丰富,极大地推动了南朝乐府民歌发展。从诗歌整体体裁来看,作为一首优秀成熟的五言情诗,拥有言情之绝唱的美名,但尽管如此,《西洲曲》也成为了备受历代学者争议的诗歌。不同学者对《西洲曲》的观点差异明显,卓说纷纭,很多学者将其称之为有些朦胧的诗,也有人称《西洲曲》为哥德巴赫猜想,令人难以琢磨。
一、《西洲曲》的结构特点
《西洲曲》属于抒情诗,通读全诗可以从中了解到一定的故事情节,抒发了对爱情的情感思想。从《西洲曲》的章法结构来看,四句一组,每组都像是一首独立的绝句,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们深刻的情感体验。全诗总体像是糅合了多首五言绝句诗一样,内涵十分丰富。四句一换韵者,当属《西洲曲》为宗,从中不难看出《西洲曲》的结构特点。
《西洲曲》整篇构思巧妙,可谓是首屈一指,代表了南朝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独特的地位。《西洲曲》将“变”与“不变”有机整合在一起,“变”中含有“不变”,“不变”中又有“变”,通过鬼斧神工来勾勒出情思深刻的生动画面[1]。有的学者对《西洲曲》表达了高度的赞扬,将其评论为“段段绾合,具有变态,”通过多种持续变化的元素整合与利用,促使作品持续衔接、难以把握,带给人们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赋予作品别样的动态美和情感思想。通过总结和归纳,了解到《西洲曲》中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其中时间的变化表现为季节变换和一日的推移,空间变化则是随着女主人公的活动内容变化空间随之变化。作品中关于季节内容的描写,有一点则是“采莲南塘秋”,其中包含了秋季,通过秋季的景色引入,促使整篇诗歌更具感伤、忧愁。秋季是历代文人笔下代表悲凉、感伤的季节,但是缺少了寒冷的冬季,与当地长江流域天气偏暖相契合。另外,为了更加生动的表现季节变化,描写了不要季节景物和场景,并将其作为女主人公活动场景[2]。
二、《西洲曲》的时间变化
早春的到来,从“折梅寄江北”可以了解到,早春是梅花盛开的季节,寄托相似的一枝梅花代表着春天。春末夏初,從“单衫杏子红”中描绘了女主人公的单衫,描写的季节是春末夏初的景色。仲夏初秋,“日暮伯劳飞,风吹鸟臼树”,通常伯劳鸟是在每年的仲夏季节鸣叫;乌桕树在每年6到7月的夏季开花;6到9月期间采莲,说明已经到了初秋季节。中秋深秋,莲子已经成熟,需要到中秋阶段弄莲子[3]。从《吕氏春秋》中描写到,每年的初秋大雁开始朝着南方飞去,飞到长江流域后,可以看到“鸿飞满西洲”的景象,而这一景象通常是在深秋季节可以看到。春夏又至,“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其中所描述的南风则是一种天气转暖时的景象,是在春夏时节出现。
《西洲曲》中的时间变化,也表现在一日之间的时间推移,女主人在回忆下西洲的时间还是在白天,看到伯劳飞时已经是在傍晚间,天色已晚,最后吹梦到西洲表明时间已经很晚了。
三、《西洲曲》的空间变化
《西洲曲》的空间变化,是随着女主人公活动内容变化而变化,从最初的“忆梅”到“下西洲,”为了去西洲自己划船前往;然后描写盼望心上人的归来,静静地在日暮时分树下门前翘首期盼;继续描写盼望成空,前往南塘彩虹帘;最后描写为了望郎而上青楼,但是楼高仍然望不见,终日在栏杆头徘徊。从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内心情感思想的变化,希望情郎归来的那种殷殷期盼,无不表露出对心上人发自内心的爱慕和思念[4]。
除了上述的变化,还可以感受到《西洲曲》中的色彩变化,如单衫的杏子红,双鬓的鸦雏色,女主人公出门采红莲,青如水的莲子,彻底红透的莲心,忘情郎而上青楼等。作品中穿插的鸦雏色、杏子红,无不流露出女主人公的青涩和魅力,是一位盼望情郎归来的纯情少女。短短的语句中,通过多种色彩的对比,可以形成更加生动、形象的画面。
相较于《西洲曲》中的变化,《西洲曲》的不变贯穿于全篇诗歌,而不变的则是女主人公对心上人浓浓的爱慕和思念,这份情感执着而又热烈,一年四季、一日变化都无法令这份情感减退一丝一毫,绵延不绝[5]。
四、《西洲曲》中的审美分析
(一)人性之美
通读《西洲曲》,不难发现其中的人性之美,通过女主人公角度来描写,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浓烈情思,无不流露出对美好爱情的执着专一,展现出人性之美。对心上人的四年,盼望心上人的归来,而“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尽管是略写,但也是一种虚写手法,表明南方有着和少女一样的思念情感。对少女的四年采用实写方式,描绘了一年四季少女对心上人的四年,是现实与梦境的相思。从时间变化层面,从寒冬到深秋[6]。古人经常通过折梅赠人来表达情感,如“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首句中的“梅下”呈现出梅花飘落的季节,表明当时的季节是初春,在西洲少女和心上人的相会。同时,从梅花飘零中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离别场景,意味着欢乐短暂,“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表明了夏天伯劳鸟单飞的季节。
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从春到冬,从清晨到日暮,描绘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中对心上人的思念,深入刻画出女主人公内心的愁苦。少女和心上人之间的爱情是执着专一的,字里行间中表现出爱情中的人性之美[7]。
(二)意象之美
意象之美即为一种抽象的审美意象,建立在物质材料和符号形式基础上的,不属于现实的表象世界,其中蕴含着人类审美经验和情感。在形式符号层中挖掘潜在的意象,在接受者鉴赏时的心理活动生成现实。从《西洲曲》中的一系列物象描写,帮助人们感受美好的意象[8]。少女和心上人对纯洁爱情的执着、专一,处处彰显着人物形象美,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专一,刻画出女主人公的心灵美。通读全书,可以感受到女主人公是一位窈窕淑女,在头脑中刻画了深刻的形象。从物角度来看,哭喊倾向美化、透红的莲子、红杏以及飞鸿,均有着深刻的意象,促使读者可以感受美好意象中的意味,描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单飞的伯劳鸟,划过桥头的两浆,无不表明了少女的孤独,以及对心上人的期盼情感,显得更有深意。
(三)意境之美
《西洲曲》的意境之美,是在意象潜在内涵的深入挖掘,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追求艺术作品的更高境界。《西洲曲》通篇的意境理解难度较大,由多种五项生成的美好意象构成,呈现出一种凄凉、朦胧,且甜美的意境,所以全诗呈现一种别样的朦胧美感。也正是这一特点,导致很多学者对《西洲曲》的研究存在较大的争议,有人将“忆梅下西洲”理解为回想曾经在西洲的欢会,梅花正飘落;也有人认为梅代指南方,或是名字中有“梅”字。那么,西洲到底是在何處?考证的人给出了不同的地方,存在很大的争议,诗歌前后的苦乐交织其中。欢会西洲是乐,梅花则表明了男女短暂的相聚,创设一种凄苦的情境;一系列富有深意的物象生成,或凄美,或甜蜜,或清丽,通过多种意象来营造出凄美清丽的意境,现实生活中男女情感多为凄迷朦胧和清丽甜美的。
(四)表现之美
《西洲曲》中凭借独特的表现技巧,将很多情感思想通过抽象的意象表达出来,有一种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美感,是民歌的特色所在。诗歌中的表现之美,顶针修辞手法的运用最为典型,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气势,形成连锁式结构的诗歌形式。将诗歌中的飞鸿、杏衫、红莲和高楼等形象,通过连锁式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一幅幅画面更为生动、形象。另外,从诗歌中的反复、比喻、谐音和双关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中,也可以挖掘潜在的音韵美。
结论:
综上所述,《西洲曲》是南朝民歌的艺术最高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受到了历代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也正是由于《西洲曲》较高的艺术成就,通过对作品的“变”与“不变”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刻的挖掘潜在审美价值,深刻感受作品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苏爱风.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观照下的《西洲曲》语言艺术[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22(01):48-50.
[2]周雪婷,何庆庆.传播学观照下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策略选择——以《西洲曲》和《木兰辞》英译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26(01):116-119.
[3]郑琳.跳跃性:诗歌没有桥面的桥梁——以《西洲曲》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37(10):80-84.
[4]王娜.清新典雅声情摇曳——赏析《西洲曲》的语言魅力[J].中国民族博览,2016,10(09):109-110.
[5]杨佳莉.一种相思,三处闲愁——《西洲曲》《春江花月夜》《秋窗风雨夕》比较阅读[J].名作欣赏,2015,22(05):9-10+66.
[6]田小中.不胜清怨《西洲曲》——试析《西洲曲》中“西洲”的抒情结构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04):33-36.
[7]张洪波.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特征形成路径浅探——从《西洲曲》到《春江花月夜》[J].名作欣赏,2012,31(36):135-137.
[8]唐弋菱.南风知我意 吹梦到西洲——《西洲曲》的朦胧意象解读[J].语文教学之友,2016,23(0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