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的文艺思想,充分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艺资源,同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有其清晰的历史脉络与现实旨归。其中,最突出和最根本的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人民”二字贯穿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始终,涉及文艺创作、接受和批评的方方面面,是毋庸置疑的核心词汇和不容忽视的理论亮点。基于相关讲话文本,可以从思想渊源、主要内容和理论贡献三个层面梳理和概括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从而勾勒其理论全貌,并使其内在的理论张力得以凸显,以更好地指导文艺事业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习近平;文艺思想;人民;马克思主义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文化思想多元化、文学艺术领域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现实,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文艺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特别是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講话(以下简称《讲话》),集中体现了他的文艺思想,是指导我国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的文艺思想,充分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艺资源,同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有其清晰的历史脉络与现实旨归。其中,最突出和最根本的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人民”二字贯穿《讲话》的始终,涉及文艺创作、接受和批评的方方面面,是毋庸置疑的核心词汇和不容忽视的理论亮点。
“人民”是一个内蕴丰富的词汇。二者拆开来看,“人”乃万物之灵,侧重于生物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的所指,“民”则具有政治意味,与“君主”“政党”等相对,“人民”二字相连,本身就暗含了文化与政治的互动。“人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从古义到今义的流变。“人民”的古义为“人类、百姓”或“糊涂无知的人”,19世纪末至20世纪,经过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人的阐释,“人民”一词的词义有了新的拓展,它包含了“权利、参政、当家做主”等新内容。“人民”词义的这种时间向度上的演化,也折射出中国思想文化变迁的轨迹。本文所探讨的“人民”,是在上述基础上的一个综合,“在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这里,“人民”不是个体性的、狭隘的对象,而是个体与集体辩证统一、具有充分主体性的概念。
一、思想渊源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习近平的人民文艺思想也是在充分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行的理论创新。其中,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石,忧国忧民的文艺传统则是其宝贵的理论经验。
(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再到汉唐盛世以及明清两朝,历代都不乏民本思想的阐述与主张、推行与实践。所谓“民本”,即“以民为本”,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语的省略。民本思想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对国家的兴衰存亡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维护好这一根本,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宁。
纵观我国思想史,无论积极入世的儒家,还是崇尚无为的道家,尽管其思想核心各有侧重,但在政治主张方面,有一点达成了共识:以民心向背为本。孔子提出了“仁政”“爱人”等颇具人道主义关怀的口号,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的“民贵君轻”说,荀子则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来比喻人民对国对君的重要性。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推崇拥有至高境界的“圣人”,而“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些早期学说奠定了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本思想的含义不断深化,并逐渐展现其本身所应具有的价值。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倡导:“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⑥清代钱泳主张:“天下事有利于民者则当厚其本,深其源;有害于民者则当拔其本,塞其源。”清末魏源则提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这些思想已经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启蒙主义色彩。
在封建制度的历史背景下,“民本”思想所起的进步作用是很有限的,因而从理论上并未发展到民主的阶段,但它客观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积极作用,并且其中蕴含的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等观念,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都引用过相关论述,古为今用,来阐述其治国理政的新理念,足见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人民地位的重视,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在文艺领域反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讲话》遵循和贯彻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观点,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艺活动论。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看作人的一种精神性的生活活动,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活动的论点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启示我们,文学的出发点、联结点和归宿点是人,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学是塑造“完整的人”“丰富的人”的重要途径,文学的确是一种“人学”。
二是文艺反映论。马克思主义把文学活动理解为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艺反映生活并反作用于生活。文艺反映论的观点在毛泽东那里得到了更鲜明的表述,并对习近平人民文艺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一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三是艺术生产论。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待文学艺术活动,把文艺活动理解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包含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等环节。在此基础上,一切艺术品都具有商品属性,只有被消费了其价值才能得以显现。文艺生产为文艺消费提供对象及产品,规定着文艺消费的需要;同时,文艺消费制约着文艺生产,决定着文艺生产的最后完成,二者形成一种辩证的互动关系。
此外,还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要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批评要坚持美学的和历史的总原则、兼顾人文关怀和历史理性等诸多观点,也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在《讲话》的字里行间。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艺术严谨科学而又活泼生动的阐释,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
(三)忧国忧民的文艺传统
中华民族是饱经忧患的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多少朝代更迭,政权兴衰,野心家们争夺他们眼中的江山,而其中不为人知的是众多百姓的苦难、人民的冷暖。自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深沉哀思,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旷古诘问;从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悠长叹息,到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的忧民心声,再到艾青饱含深情的倾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已然构成了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一条清晰的脉络,也是我国文艺绵延至今不可忽视的优良传统和经验。
二、主要内容
《讲话》第三部分开宗明义,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接着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用专门篇幅论证了人民与文艺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着习近平人民文艺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人民需要文艺
人的需求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文艺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是人作为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反映。借助文艺活动,人们可以将内在的情感外化为具体的对象,从而使自己的情感、愿望和诉求得以纾解。文艺活动同时是一种审美活动,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美的愉悦和享受。所以说,文艺对于人民的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文艺作用于人民生活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通过文艺作品描绘一个非常熟悉的世界,从而使人们获得共鸣。文艺如实地反映人的生活世界,探讨人类的基本处境,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同情他们的苦难,赞美他们的品格。第二种是向人们呈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从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人们在想象的国度自在遨游,不断拓展人类精神世界的领域。第三种是带领人们探寻熟悉世界的陌生部分,发现一个不曾发现或一直忽视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往往就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世界里。总之,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无论采取哪种表现方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文艺的这种情感共通性使其在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优势,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文艺生产规定着文艺消费。文艺生产什么,人们才能消费什么。这就要求文艺必须有底线,不能无限制地书写低级趣味。文艺工作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多出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艺精品。文艺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自身的审美特性,背叛文艺自身规律,将文艺作为追名逐利的工具,不仅是对文艺的伤害,也是对人民精神生活的伤害。这样的文艺是不会长久的。人民文艺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引领我们的民族永远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二)文艺需要人民
人民是文艺的基础和源泉,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首先,艺术家来自人民中间,艺术家也是人民的一分子,是在人民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并不是高于人民的存在。艺术家的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是不可分的,为人民发声就是为自己发声,书写人民的命运就是书写自己的命运。背离人民就是否定自己,艺术家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来处。
其次,文艺创作的材料来自人民。人民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探索创新的认识活动,为文学艺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人民的苦难或幸福、欢乐或痛苦是文艺不竭的创作动力,人民的坚强、勇敢、信念等美好品质赋予文艺作品思想灵魂。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进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古老中国的深刻变化和13亿中国人民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值得写的东西太多了。只要我们与人民同在,就一定能从祖国大地母亲那里获得无穷的力量。
最后,人民制约着文艺生产过程。人民的需求是文艺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关键在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人民制约着文艺生产的内容和方式,文艺作品的内容必须贴近人民、贴近生活,文艺作品的语言必须通俗易懂、活泼生动,才能为人民喜闻乐见。人民决定着文艺生产的结果,一部作品只有被人民接受了,才具有价值,艺术生产的过程才算最终完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审美需求日益强烈,对文艺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
首先,文艺工作者要热爱人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是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作家不能在人民的痛苦面前移开眼睛,文艺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就容易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
其次,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这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作家艺术家要关注和反映广大民众的生活,而不是私人化的小圈子,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对于人民生活中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人性中阴暗丑陋的部分,也不要回避,要用艺术手段加以处理,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与此相關的是文艺创作的方法论,也就是怎么写的问题。《讲话》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作家艺术家要走进生活深处,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感人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同时,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耐得住寂寞,发挥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好的文艺作品才能打造出来。
最后,要把人民作为文艺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是解决写得好不好的问题。文艺鉴赏是文艺活动的重要环节,没有鉴赏与批评,创作也就失去了动力。把人民作为文艺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艺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作为文艺鉴赏批评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尺度,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文艺作品优劣的最终标准。一般而言,一部作品问世后,要接受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有些作品迎合当时的市场需求,引起一时轰动,或吸引特定群体受到一时追捧,但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只有人民,才是最权威的评判者,那些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作品,才能成为经典作品。
只有心系人民的作家,才能被人民认可,只有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才能被人民喜爱,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老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就是因为他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书写了一个个小人物的悲欢,肯定人物的奋斗、同情人物的失败,给无数处于困境中的底层劳动人民带去安慰和希望。
三、理论贡献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契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以其鲜明的价值取向为文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第一,强调了文艺的人民性。旗帜鲜明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习近平文艺观的最大特色和亮点,表达出在党的文艺事业的立场上,对人民的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和灵魂。早在75年前,毛泽东就振聋发聩地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这期间,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的灵魂始终未变,社会主义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始终未变。改革开放以来,文艺领域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一些文艺作品丑化人民群众,还有的只写一己悲欢,脱离人民、脱离现实,这都是对文艺的人民性认识不够造成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申文艺的人民性,对于文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第二,肯定了文艺的独立价值。虽然是以政治家的身份讨论文艺工作,但习近平对文艺的阐述始终遵循文艺的自身规律,肯定了文艺的审美性和独立价值,这是难能可贵的理论品质。文艺是人的精神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创作到欣赏,文艺活动离不开人的参与,习近平对于文艺与人民的辩证关系的论证抓住了文艺的本质,巧妙地利用文艺的自身规律来构建人民文艺的理论体系。在衡量文艺的价值问题上,《讲话》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要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这一点体现了对文艺特性的深刻理解。文艺只有回归感性机制的本位,以情动人、以文化人,才能应对复杂的现实而不失本色、不离本质,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
第三,体现了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的活生生的生命,以人民为中心必然要求文艺关注个体的命运,为底层人民发声,这一点契合了人道主义的要求。同时,习近平论证人民文艺的观点时,引用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艺作品,来说明文艺只有反映人民心声才能充满活力的道理,体现出对于全人类命运的关切。从这一点来看,习近平的人民文艺观不仅适用于我国文艺的发展,对世界文艺的发展也具有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借鉴了我国传统民本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文艺情怀,同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充分论证了人民与文艺的辩证关系,明确了文艺的目的、主体与方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理论内容和深刻的理论价值,是完整的科学的理论,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坚持和贯彻的文艺指导思想。
作者简介:黄宁,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