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妹
摘要: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一篇课文的价值,在于文本在哪些方面能给学生当例子。本文从学透规范,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品词咂句,提升语言品鉴能力;发现总结,培养语言运用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精准把握文本价值,提升阅读教学效度,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文本价值 阅读效度 学透规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0-0132-02
先来看本校青年教师的一则课堂引导:
沈老师在四下《像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中,先引导孩子们讨论春天的意义后揭题,明确课前导语的学习任务后展开各种朗读,接着提问:每一节诗主要讲什么?学生概括教师板书,老师要求给诗歌分段。
沈老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只不过笔者略感惋惜:如果我们的孩子以后拿到诗先想这首诗每一节在讲什么,那是该喜还是该忧?这首现代诗最大的教学价值是什么?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品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百度百科)都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一篇课文的教学,关键要看文本在哪些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当例子,这便是文本的学习价值。只有充分发挥了课文的“例子”作用,才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度。那么如何精准把握每篇课文的文本价值呢?
1学透规范,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汉语言文学研究表明:语言的理解先于语言的生成。理解了规律,掌握了规范,语言才能被吸收和习得。特级教师莫国夫认为,优质的阅读可以帮孩子积累丰富的语言范式,提升孩子的语言品味。(《阅读,给孩子的最好礼物》)阅读教学要精准把握文本中典型的语言规范,引导孩子熟悉语言的“套路”,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有助于写作水平的精进。
现下阅读课堂中,对“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规范的教学有些本末倒置。总认为用了比喻、拟人就是好句子,并不明白,为什么用了比喻、拟人就一定好。如果不加纠正,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死板地认为,只要用了比喻、拟人,就是好文章。写文章就成了句子、词语堆砌,毫无生命力。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开天辟地》一文中这样教比喻句:“传说在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第一步:天地未分开之前,宇宙像什么?这是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同学们很快回答这是比喻句,把混沌一团的宇宙比作大鸡蛋。
第二步:如果不把它比作大鸡蛋,你能比作什么?学生说:像大气球、像大水球、像大泥团……
第三步: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喜欢同学们的比喻,还是书上的比喻?作者为什么不把它比作更大的蛋呢?
一番争论后孙老师总结:鸡蛋天天能看到,而其他要么不太常见,要么没有像鸡蛋那样有孕育生命的含义。什么是好的比喻句?就是用常见的去比喻不常见的,这样让人明白易懂。你们的大气球虽然形象,但不能孕育出新生命,故不如祖先的形象,你看,我们的祖先多么聪明!
孙老师没有把比喻句的教学止于“比喻句概念的灌输、本体喻体的了解,而是引导发现比喻的要义是什么,好的比喻能带来些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把语言的规范学透了,就能理解其中的奥妙,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化腐朽为神奇。
2品词咂句,提升语言品鉴能力
网络上有这么一个段子:翻译一个句子:If you do notleave me,we will die together.“如果不滚开,我就和你同归于尽。”(四级水平);“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六级水平);“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八级水平);“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专家水平);“你在或不在,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活佛水平)。段子搞笑,但耐人寻味。
语文鲜有对错,只有好与不好,语文素养的高低,便在这好与不好之间。莫国夫老师在《阅读,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一文中指出,阅读对作文起码有两个决定性的功能,其中一个就是感受力,敏锐的感受力是影响孩子作文高下的生要素,这尤其需要优质的文学阅读的熏陶。笔者认为,敏锐的感受力来自于品词咂句,反复推敲。要善于发现文本中那些唯一的或者以一当十的词句,通过品析推敲练习,提高对语言的品鑒能力。那么,怎么样的文本需要品评推敲呢?又分别需要怎样区别对待呢?
首先,有推敲价值的词句,往往表面看似矛盾,实则是入情入理的描写,展现的是作者曲折的创作过程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比如《花的勇气》中另有:“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花“拔地而起”,这不是很矛盾的用法吗?其实,这正是作者想表达的“花的勇气”,花虽小,但勇气不小,这便是生命的意味!这类词句就要引导学生找矛盾处入手,体验当时作者是怎么想的。体验深入了,就能理解创作过程,离独立创作也不远了。
其次,有推敲价值的词句往往是开放的。这种开放并不是指可以被替代,而是由于开放,词句蕴含了丰富的含义,展现别样的美感。如四下《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一行诗三个意象之间是互不相干,还是有某种联系?如果有联系,是怎样的联系?这中间就很值得玩味。在引导孩子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时,有的说:桃花开放的时候,正是春水涨的时候,水里营养很多,鳜鱼也正肥美—这是时令联系;有的说:桃花开了倒映在河水里,粉红粉红的,映得河里的鳜鱼特别鲜美漂亮——这是空间联系;有的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河边桃花落下,花瓣随流水漂走,鳜鱼都来一起嬉戏了——这是事件联系。无论是哪一种推敲想象,都有其合情合理的一面。这类词句,就要放手让孩子大胆推敲。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要注重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正是在这样开放的文本推敲中尊重了孩子的独特体验,提高了语文审美能力。
再次,有推敲价值的词语往往是习以为常但很少有人去想“为什么”的。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产物,正因为约定俗成,所以容易习以为常。在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孩子透过“习以为常”,反复推敲,领悟词句中隐藏的“为什么”,感受文本的独特性,提高语言的理解力,习得语言技巧。如《牧场之国》首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很多人习惯性地以为这只是引出牧场之国,平时都这么说的呀,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说“荷兰是个牧场之国”,要先铺垫“水之国,花之国”呢?它们的顺序能不能换呢?通过朗读会发现,这句话的重点在于“牧场之国”。那如果要写一篇《水之国》该怎么说呢?学生会试着说:“荷兰,是牧场之国,花之国,也是水之国。”同样如果是《花之国》为题,那应该是“荷兰,是水之国,牧场之国,也是花之国。”孩子会发现,语序不同,语言的重点也不同,平时说话就要注意语序的安排。这种语言的细微差别,离开了本文的示范和利用,平时很难讲明白,但在这个文本环境中,却通过一问、一读、一换,不仅发现了作者语句的精妙之处,更明白了说话时语序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需要有一双眼睛,发现藏在寻常语言里的有价值的语言规律,引导孩子推敲习得,提升孩子的语言品鉴能力。
3发现总结,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向前走一步—研究怎么写。关注怎么写,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奥秘,掌握表达的技巧,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教师要强化阅读教学为培养写作能力服务的意识,要善于引导孩子发现文本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并为写作提供不一样的范式。
比如学完《乡下人家》后拓展教学:
师: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些什么经验?(学生交流,发现了“抓住景物来写”、“按一定的顺序”等。)
师: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有很多这样的词语。(引导学生逐段圈:总爱、或、或、有些、还有些、常常、照例总要、倘若、常常、便)這些词语用和不用,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这样读起来,更口语化。
师:(出示例句)嗯,我请你读读看,到底有没有很口语化。
生:这些都是乡下人家经常做的,他们已经很习惯了。
师:习惯做的,往往就是特色。平常去吃农家特色菜,那些是农家经常吃的;重庆特色菜,是重庆人经常吃的;绍兴特色有哪些呢?乌毡帽、乌篷船。这就是习惯,就是特色。作者多聪明啊!抓住了乡下人家习惯的事情来写,偶尔出现一次的就——不要写了!如果要你来写《城里人家》,也要抓住城里人经常做的事来写。
片段中,孩子们“抓住景物特点写景、两种顺序交叉使用”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发现;教师稍加引导也让孩子们发现了“抓住乡下人家习惯的事情来写”。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让孩子们就其中一个点写个小练笔,或者单元习作时用上某一种方法。不管用或不用,今天的发现,都指出了一个方法,一条道路,或许某一天,孩子自己写文章的时候用进去了;或者,下一次再出现一次这样的文本,就可以唤起旧知,一回生,二回熟,知识形成了模块,就会印象深刻。但如果放着文本中如此鲜明的谋篇布局的方法不去学习,无疑是一种浪费,罗马也永无建成之日了。
在信息量如此大的今天,语文课守着一部分特别好的时间,学习一本精选过的课本,如果不能精准把握文本的价值,有效地提升阅读效度,无疑是一种失职。教师应合理开发文本中语文技能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担负起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责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课堂上明显增量,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