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萍 胡艳
摘 要:通过构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创新效益、创新环境支撑以及创新产出能力五个一级指标,在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的基础上,对芜湖市融入长三角区域研发联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芜湖市自加入长三角区域研发联盟后,自主创新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阻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研发资源共享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自主创新;区域研发联盟;评价指标;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9)03-0009-04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企业要想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在科技领域占据优势。国家想要提升国际竞争力,也要依靠科技创新。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知识和科技上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世界很多国家都明确了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发展之路。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将眼光瞄准世界上的前沿科技,同时强化基础研究,要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性成果上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包括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所在,是经济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动力源泉。区域一体化大背景下,加强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势在必行。区域研发联盟最早是由陈柳和刘志彪(2006)提出的,是在区域创新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研发合作模式。他们认为研发联盟也等同于产业联盟、技术联盟以及研究联合体等概念。对于区域研发联盟的定义,他们给出的是,区域研发联盟就是通过政府在制度层面的设计,形成涵盖企业、科研院所的广泛联盟。有效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是区域研发联盟的核心任务。这一概念解釋被广大学者所认可。笔者也认为这一解释突破了对研发联盟微观层面上的定义。它是从区域、产业层面系统性来讨论创新的。
二、文献综述
对长三角区域研发联盟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主要有宏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上,贾蓉、柳卸林(2006)引入跨行政区域的概念对长三角进行研究。他们认为,行政边界的划分对创新
能力的提升可能会起到阻碍的作用。他们对长三角创新体系的分析是建立在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框架上的,通过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杨耀武、张仁开(2009)认为长三角在科技领域协同创新具有良好的优势。长三角区域应在重大科技领域上加强协同创新[2];刘文献(2009)分析了长三角研发合作的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合作模式上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建议[3];张华(2010)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4];虞震(2011)从投入、产出、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评价了泛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指出安徽和江西省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5];冯锋、汪良兵(2012)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研究泛长三角地区科技政策与绩效改善的路径[6];周静(2018)以长江经济带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对经济区城市进行分类和分析,提出了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的政策建议。[7]
微观层面体现在对某一省市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的研究上。杜鹏程(2009)构建了五维区域创新体系,分析了安徽省与长三角的科技融合[8];黄春(2009)对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资源配置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安徽省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研发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存在缺陷和差距,并对优化安徽省科技资源配置提出了建议[9];钟志华(2012)认为,重庆产业升级的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建议建立上游科技创新中心[10];汪晓梦(2013)基于安徽省科技创新资源和能力,对安徽省和长三角地区科技投入产出进行了横向比较,发现安徽省有比较优势,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和提高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的对策[11];赵菁奇(2018)研究了安徽省长三角城市群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运用关联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在提高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了建议。[12]
从上述主要文献中可以看出,学界在对长三角区域研发联盟下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上有很多文献,而关于区域(城市)融入长三角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旨在构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对芜湖市融入长三角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据此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三、芜湖市融入长三角区域研发联盟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一)芜湖市积极融入长三角研发联盟的背景
2014年,在《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明确安徽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16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芜湖被正式纳入规划,与无锡、宁波等发达城市并列,被明确定位为II型大城市。作为安徽省次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芜湖把握机遇,把发展置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和谋划,努力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上与沪浙苏实现等高对接,提升芜湖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辐射带动功能,推进与南京、合肥、马鞍山等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积极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签署《共建共享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加入G60科创走廊。芜湖市通过实际行动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研发联盟,2018年4月正式获批全国创新示范城市。
(二)芜湖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我国学者对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在指标的选取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有多项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和单项指标之分。本文参照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8》和相关研究成果,确立了创新能力评价五个一级指标,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创新效益、创新环境支撑以及创新产出能力等,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10个二级指标,并继续细分成16个三级指标,力求从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上对芜湖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如表1所示。
本文选取2015-2017三年的统计数据,对芜湖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纵向分析,力图寻找自加入长三角区域研发联盟后,芜湖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变化。数据来源于芜湖市统计年鉴。各指标在计量单位和数量级上存在差异,不具有可比性,无法直接进行评价,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标准差化方法。标准差化方法公式为:
Xi为经过无量纲化后的指标值,xi为原始指标值,s为标准差,i代表16个三级指标变量,标准差化方法处理后各变量的均值为原始变量均值与标准差的比值。经过无量纲化的数据,如表2所示。
在此基础上,采用权重赋值法进行综合创新能力的评价。权重的选取依靠专家打分来确定。创新投入能力为0.25,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为0.20,创新效益为0.15,创新环境支撑为0.15,创新产出能力为0.25,再通过分层逐级加权平均计算得出芜湖市2015-2017三年的自主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指标值分别为17.78、18.48和19.49。如表3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芜湖市自主创新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2017年5.47%的增幅相比2016年3.94%的增幅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说明融入长三角区域研发联盟对芜湖市的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017年的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支撑两个一级指标增幅较大,分别为6.71%和7.43%。这是因为芜湖市加入长三角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融入长三角,包括人力和财力上的大力投入,同时整个社会都在推崇创新,创新环境良好。
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的是,一级指标中的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的增幅相比2016年有所下降。这说明创新投入并没有全部转化成果,存在研发投入的浪费和低效率现象。
四、芜湖市融入长三角区域研发联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阻力分析
(一)创新动力机制不健全
目前,芜湖市融入长三角研发联盟的行动更多是体现在政府层面,由政府主导。企业层面的研发合作并没有深入开展。区域经济发展下,由于行政区域和边界的划分,政府往往在研发投入上都是一种竞争状态,都有一定的排他性和利己性。研发合作的技术外溢难以形成。久之,则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二)区域间在研发资源上缺乏共享机制
地方政府是地区利益的代言人和实现地区利益的主体。地方经济发展程度要靠各项指标来进行衡量。创新要素形成不同程度的垄断会阻碍创新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难以形成共同的研发市场。除此之外,长三角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缺乏制度上的有力支持,也没有相关法律作为支撑。因此,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
(三)企业参与研发联盟的积极性受限
首先,企业研发投入的效益低下,主要体现在部分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研发项目的投入上比较盲目,甚至恶性竞争,致使大量的研发重复投入。其次,长三角研发联盟的门槛过高。成员大多数是大城市的大型企业和知名企业。芜湖市的一些中小企业未能充分参与,加之研发联盟对中小企业的补贴过少也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中小企业参与研发的积极性,因此研发联盟的影响范围受到了限制,阻碍了整体研发能力的提高。
五、芜湖市融入长三角区域研发联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分析
芜湖市融入长三角区域研发联盟的具体路径体现在参与区域间的合作上,即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共同参与,建立“产、学、研、管”合作模式。
(一)建立研发资源共享机制
研发资源共享在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芜湖市应向长三角其他城市开放科技文献以及专家数据库等研发资源,同时积极共享长三角区域的科技资源。这方面可以利用长三角研发联盟的技术外溢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研发的重复投入,提高研发效率。其次,芜湖市应该鼓励高校间人才流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沟通和交流,利用加入长三角的契机,积极吸引三省一市的高端科技人才来芜就业。
(二)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应该明确自己服务研发联盟主体的职能义务。首先,要为芜湖市融入长三角研发联盟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规则,为研发联盟主体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以法规和制度规则来保障研发联盟主体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发挥政府在区域研发联盟中的协调作用。长三角区域市场不完善、要素流动不充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因此,必须由政府来牵头,完善沟通交流机制,协调科技活动遇到的重大问题,从政府层面推进研发联盟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最后,政府可以建立研发联盟补偿机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引导研发主体在科技创新领域加大合作,营造良好的合作创新氛围。
(三)加强研发联盟在重点科技领域的合作
例如芜湖市大力发展的机器人、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大数据及产业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也正是长三角区域的重点发展领域。在这些领域加大研发投入能够降低攻关难度,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这有利于帮助芜湖和长三角区域利用这些新兴产业形成新一轮的产业集聚效应,有利于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有利于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将为芜湖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带来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贾蓉,柳卸林.长江三角洲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44-50.
[2]杨耀武,张仁开.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S2):136-139+144.
[3]刘文献.深化长三角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J].科学与管理,2009(1):68-70.
[4]张华.基于大規模调查的长三角科技合作现状分析与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2):198-201.
[5]虞震.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2011(11):47-52.
[6]馮锋,汪良兵.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区域科技政策绩效提升研究——基于泛长三角区域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2):109-115.
[7]周静.长江经济带科技研发创新力评价与协同发展战略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8(4):79-92.
[8]杜鹏程,孔德玲.泛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比较与创新体系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2009(5):139-145.
[9]黄春.安徽省与长三角科技资源配置情况的比较[J].价值工程,2009(6):59-61.
[10]钟志华.重庆: 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科技创新中心[J].中国科技产业,2012(8):15.
[11]汪晓梦.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差异性实证分析与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6):32-35.
[12]赵菁奇.安徽长三角城市群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20-25.
Abstract: By building a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ing five first-class indexes, which are innovation input ability, innovation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ability, innovation benefit, innovation environment support and innovation output ability, the authors evaluates and analyzes Wuhu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fter it joine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R&D Alliance based on the nondimensionalization of the data. The result shows that Wuhu has improved it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since it joine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R&D Alliance, but there also exists certain resistance. Then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such as establishing a R&D resource sharing mechanism and transforming the function of Wuhu government.
Key Word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regional R&D alliance; evaluation index; countermeasure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