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2019-02-01 02:07杨征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杨征

[提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肩负培养符合社会所需人才的高等院校则成为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提升的“最后一公里”。本文从科学工作标准视角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以实现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提升。

关键词:科学工作标准;大学生就业;就业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016年11月17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针对工作科学理论和科学工作标准,系统设计开发并推动实施“科学工作能力提升(百千万工程)”项目,旨在对大学生就业行为分析和实践研究,使大学生在就业实践过程中,对待每项工作能形成一套科学的工作标准,并将其转化为完整、系统、严谨的工作逻辑,实现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规范化与秩序化的统一。作为人才供给侧的高等院校,应当始终将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专业人才作为立身之本。

一、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培育现状

(一)缺乏工作标准训练,就业实践能力薄弱。近年来,新兴行业、新兴职业随着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不断涌现,大学生在校期间对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实践技能未能足够重视,更多停留在浏览企业招聘信息层面。在没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前提下对岗位工作标准缺乏系统训练。因此,对招聘企业具体工作要求、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不清晰。面试时答非所问,不仅未能展示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实践素质,也未能体现对岗位的充分认识。归根到底,缺乏系统的工作标准训练,没有形成严谨的工作思路,导致大学生实际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形成断崖式差距。

(二)教学模式固化,就业实践能力培养动力不足。人文社科类高校多以人文、经管类特色专业为主。部分学校的教学内容未能与市场对接。比如以经管、商贸、会计为主要特色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多分布在政府机关部门、非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公共事业方面的行政、财务、人事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经管类专业偏文科性质,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客观因素存在偶然性、被动性,加之部分专业就业技能偏弱,加剧了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后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经验等匮乏,表现为在工作過程中遇到实际问题时缺乏工作逻辑,最终导致学生就业成功率降低。由于高校政策影响,大部分教师也没有企业挂职经历,造成教学模式固化的同时教师企业经历匮乏,致使就业实践培养动力不足,严重阻碍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学习的是纯粹的知识,而企业需要的是“知识+经验”。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与市场需求对接。

(三)教学内容单向,就业实践能力弱。高校教学内容分为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指导,按知识属性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教学内容传输的基础理论文本化的部分,而隐性知识则是将这些文本化知识经过大脑意识精加工后所产生的经验、技巧、方法等。大部分在校生通过高校教学内容传输形成文本化知识固化在大脑中,经由高校搭建的实践教学平台转化为隐性知识。但仅仅实现了专业知识向职业技能转化的结果,却未能体现职业技能向工作标准思路转化的路径。忽略了工作经验性知识对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提升也会起到价值提炼的效应。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是由专业知识输出最终转化为职业技能输出,而企业则需要经过“知识-技能-经验-知识”循环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它更需要经过工作标准化训练所提炼出的经验知识。

二、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提升困难的原因

(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人才能力不匹配。作为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供给的高校,常出现办学定位不精确。比如:在文科应用型高校中,学术研究型教师居多,缺少必要的相关专业实践经验。大多数都是学术型专业老师,缺少必要的实际的相关专业工作经验。部分高校盲目追求地方一流和国内一流,普遍存在重科研、轻人才培养的现象。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等教育教学改革上缺乏提升大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意识引导。

(二)教学模式缺乏市场引导,未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知识体系。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长期深入的理论学习,专注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塑造。缺乏市场引导性的知识体系建设会减弱就业实践能力的可延伸性和可持续性。首先,从专业课程的培养过程来看,当下高校教育多以专业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市场引导性,实践教学指导是在专业理论课基础上的实践延伸,而非市场引导下企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拓展。这大大影响大学生就业实践技能的有效培养和可持续性知识体系构建;其次,实践教学效果缺乏评价体系。大部分高校具有专业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采用的是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种途径培养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最终以提交实践报告作为总结。这直接导致大学生通过实训平台将专业知识进行转化的过程中缺乏企业真实的效果评价,失去对培养模式及教学体系优化的现实意义,使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进入人才社会缺乏可持续性。

(三)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与专业教育未能实现跨学科融合。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旨在填补大学生就业知识空白。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课程设置不系统,对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就业实践能力提升的指导未能有效指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缺乏专业指向性。而高校专科课程设置则是向学生传输专业理论知识,欠缺对就业隐形技能知识指向性。这就会造成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之间产生知识脱节,专业课程缺乏职业指向性,就业课程缺乏专业指导性、精准性,课程与课程设计之间缺乏架构联系。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体系间教学时,缺乏架构型思维,不能将课程之间的内容有效对接。

三、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提升路径

(一)建立工作标准实验室,将科学工作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建立大学生工作能力训练基地,将科学工作标准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融合,开设多种类、深层次的实训课程,进而提升大学生科学工作思维形成和科学工作能力培养。这有助于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工作场景中所运用的工作标准进行相互融合,实现大学生工作能力培养和实际工作经验快速积累,重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的职业场景所需要的应用技能型人才。高校应当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发展的工作标准时间教学平台。通过对优秀工作经验、工作流程的研究和总结,把工作流程进行分解,形成工作标准,建立严密的学习体系。

(二)建立三维循环教学模式,提升知识转化率。作为高校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的理念,对知识的传授注重应用与实践,形成“知识应用”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综合技能方面的培养,将科学工作标准意识与就业技能嵌入课堂教学中。由一维教学模式向多维化教学模式转变。转变校外实习单一化,推行科学工作标准训练基础化、实训基地训练常态化、课堂知识灵活化,形成“三维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工作标准下的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提升更注重工作技能实操性,学生主动性始终贯穿于教学始末,结合教师教授的专业知识内容通过学生耳听、眼看、手动、嘴讲等多种方式,加深大学生工作标准化训练及工作思路、工作逻辑与职业场景间关系的梳理,提升学与用在催化过程中提升“知识—能力—职场经验”转化的效能,提升大学生专业知识转化率。

(三)做好课程架构设计,打破课程与从业之间的壁垒。高校专业课程均处在相对独立的位置,学生对课程之间缺乏衔接认识,对职业场景中所需要的就业技能认识仅仅停留在对某一门课程的单独认识。高校应当做好课程架构设计,对接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用人需求,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了一个软着陆的教学载体。通过综合职业模拟训练缩小理论与实践、书本与技能、专业与从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即将面临的行业和所从事的职业场景有感性认识和理性技能输出。定期举办科学工作能力竞赛,模拟工作岗位的实战性训练,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通过模拟工作岗位的仿真学习训练,科学地解决大学生毕业实习及见习中缺乏系统工作思路设计的问题。通过举办就业实践工作能力提升的竞赛,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思维、职业素养,提升岗位胜任能力,增强大学生就业的自我效能感。

主要参考文献:

[1]谢佳婷,李洋.浅论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路径[J].教改教法,2018(7).

[2]雷宏振,贾悦.停基于知识应用的仿真学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通过在校学习解决工作经验缺失的途径[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3]姜思政,房元辉,李云波.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
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分析
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
论高校辅导员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