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安
当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民的阅读方式不再局限于报纸、书籍等传统阅读,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多姿多彩的图文声像信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新媒体的便捷、舒适、直观,不仅有文字、图像,还有音频、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技术,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其互动互享的优点也使其显得更加富足和自由,为个人发表言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数字阅读内容丰富、检索便捷、互动性好、时效性强、共享性高等优点尽显。相对于传统媒体,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新奇的阅读体验。加上手机、掌上电脑比书本携带更为方便,其存贮空间承载的信息量也是纸质文本无法比拟的。
新媒体,已然跃升为现代人最常使用的阅读方式。那么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
一、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有目的性。阅读能够使人开阔视野,滋养性情,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数据显示,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今天的80%至90%。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因此,不读书、不学习,必然跟不上时代潮流。活到老、学到老、读到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更是实现富民强国,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把阅读中学到的有益知识转化为一种正能量,丰富自己的认知,塑造全新的自我,提升做人的思想品质和境界是我们阅读的目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在阅读时,联系自己的思想、境遇、心情去读,从阅读中找到现实中自己的影子,这样的阅读才有益。
二、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懂得自我甄别。由于新媒体准入门槛低,它在为人们提供一种图文并茂、动静相宜的数字化阅读空间的同时,也为滋生低俗文化提供了温床,大量的信息垃圾腐蚀读者灵魂,污染数字阅读生态文明。面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数字化阅读环境,我们要善于甄别筛选海量而无序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高自辨能力和信息的免疫力,降低不良信息的影响程度。要读一些有思想性、正能量的文章,列宁曾经有一句话,说要读一些引起头疼的书,不要光是读吸引眼球的书。
三、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做到相互补充。新媒体阅读和纸質文本的阅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拓展的。新媒体是纸质阅读的“作料”,数字化阅读带给人们一种视觉感官的愉悦和享受,好比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甚至是囫囵吞枣,记忆只停留在表层,是一种“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新媒体虽然阅读方便,信息量大,但毕竟是零星的,缺乏上下文情境和创作背景,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它不能替代系统化的学习,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网络上的阅读,还要延伸拓展阅读,把数字化阅读与走进书店、图书馆阅读结合起来。纸质阅读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快、全、杂的特点,补全系统,甚至找到不同的观点,丰富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使知识更加系统、全面、客观、深刻。通过互相取长补短,从“浅阅读”向“深阅读”递进,借助更多方式来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
四、新媒体时代更需要提倡全民阅读。古语云“穷不离猪,富不离书”。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多样化,给提倡全民阅读、打造书香社会提供了契机。要充分运用新媒体丰富的传播手段,调动起国民读书的热情,尤其是阅读要从少儿抓起,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高度的读书自觉。据资料分析,目前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跃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人年均读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国人阅读书籍少之又少,而在公交、地铁、火车、飞机上,我们却看到大家都在埋头看手机和IPad,忙着刷微信,把时间大量花在了阅读微博、微信以及一些简短的新形态阅读产品上。当前,很多人认为,看经典翻拍的电视剧就是阅读经典,其实,在翻拍过程中,经典原意常常因为剧情需要被破坏掉了。原汁原味的经典著作更能够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和方式,阅读经典原著大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的精神成长仿佛是跟着原著重新发育的过程。在经过了长期的时间考验和广大读者的阅读考验之后,经典著作的人文和精神价值凸显,这和那些靠吸引眼球、胡编乱造来获取点击率的推文有很大的区别。也有一些人认为,经典名著只能用作审美和积淀自身文化修养,不会直接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所以有相当一部分貌似有用的“简化”电子书横空出世。在大社会、大数据、大文化的新媒体背景之下,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只要能够传播阅读文明,打造书香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就已足够。电子书的出现对于厚植经典阅读的群众基础,使经典阅读真正从社会精英及学人层面,延伸扩展到普通老百姓层面,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习惯,使经典阅读成为一种全民文化功不可没。但是,现代社会秉持急功近利和浮躁心理的人们,更应该通过经典阅读来沉淀心灵,享受精神文化大餐,你会发现,只要去阅读,人生就是丰富的。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新媒体上刷热点、资讯、新知,不如手捧一本书,慢慢阅读,感受字里行间的温度。相对于电子产品的冷漠,带着体温的阅读往往更能让人找到心灵的归宿。
责任编辑 张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