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设置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框架提升作业设计和评价的质量

2019-01-31 08:30王元红
考试周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反馈作业评价作业布置

摘 要:作业属于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因此设计和评价作业对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为了使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及评价更具有合理性,本文在进行分析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框架之后,提出有效进行作业设计和评价的措施,使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不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解题技巧。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作业布置;作业评价;教学反馈

初中数学属于初中学科当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初中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在学业考试当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对学习结果的重视度过高,而忽略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学生的综合发展,需要注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并且配套针对性的作业评价,使学生对学习过程更加重视,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一、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框架

作业属于初中数学老师依据教学的内容进行选择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合理的作业设计不仅不会给学生形成负担的感觉,还会使学生感受到作业蕴含的乐趣。如果在设置的时候,没有遵循作业设计框架,就可能导致学生对作业感到厌烦,影响到学生顺利完成所布置的作业,也就使作业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要使作业设计更加完善,需要设立科学的作业设计框架,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 内容框架

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增加过多的作业数量,导致教学主题无法完成。一些老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常常会使用题海战术,其认为学生只有经过大量题目的练习,才能使学生熟练解答各种类型的题目,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且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也会筛除各种有关公式、概念的基础类型题目。从整体上来说,这种过于追求高度的作业,容易导致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够稳固,导致学生解题技巧不扎实,在遇到题型变换的时候,就出现解题困难的情况。

(二) 能力框架

一些老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可以增加一定幅度的开放性试题,如“根据所学的知识,这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怎样进行证明?”等。另外,老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两组不同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任意选择一组。在学生完成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方便接下来进行针对性的学生辅导。并且在进行设计作业的时候,老师需要把握实用性这一要点。作业不能过难,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只有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才能真正使作业发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作用。

(三) 情境框架

许多语文老师习惯性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采用抄写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记忆重要的内容。但是这种方法不适应于数学作业,而且其蕴含的“量化”思维也不符合目前的初中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不能只是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还可以适当营造情境,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探究圆和直线之间可能会存在的几种位置关系。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收集家中的立体纸盒,进行制作圆锥体等,这些活动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初中数学作业的科学评价措施

(一) 加强当堂评价

在数学老师完成作业设计之后,就需要进行关注作业评价环节。作业可以有效表现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在进行批改作业的时候,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灵活应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搞混的知识点等。为了使作业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需要进行科学评价,师生一起共同探讨,提高评价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以将一部分作业放在课堂进行解决。即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部分作业。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老师可以及时进行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对于多数学生出现错误的题目,老师可以当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和解题技巧的记忆。另外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指出其不足之处,尽早进行改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实施小组合作评价

在每堂课开课前的十分鐘进行小组合作评价,有助于营造良好学习气氛的同时,在合作评价当中了解自身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认识》这一章的时候,由于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知识点搞混的情况。因此上课前的十分钟,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后桌之间互相交换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并且进行汇总批改的结果。在批改结束之后,进行列举出最多错误的题目、难度最高的题目等。老师可以直接越过每个学生均解题正确或者难度较低的题目,进行针对性讲解难度高、容易出现混乱的题目。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有效提高课堂讲题的效率。

(三) 应用抽样评价

作业评价的时候需要具有针对性。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适当选择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可以保持对数学信心,也可以逐渐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也同样需要抓住这一点,使学生可以从作业评价当中,得出针对性的收获。因此对于一些作业可以采用抽样评价的时候,即是指教师可以随意选择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然后进行分析,得出大概的作业评估“报告”。例如在学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由于其题型变换比较多,学生容易搞混,因此作业批改完成,实施作业评价的时候,可以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分成高、中、低这三个阶段,然后从中选择小部分样本。采用此种方法的作用在于可以依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归类出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在接下来的教学当中有计划地进行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老师尽快了解学生的情况,开展解决措施,帮助学生尽快解决问题,提高对错处的记忆。

三、 结语

作业属于教学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有效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老师要想合理设计作业,使作业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就需要采用针对性的策略促进其有效评价的实现。即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紧紧抓住巩固学生知识、重视学生差异、实现设计和评价的创新性这三点,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接受作业评价之后,可以了解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提高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梅.浅谈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和评价[J].读写算,2015,14(6):66-67.

作者简介:

王元红,江苏省高邮市,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民族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反馈作业评价作业布置
如何打造初中生物优质课堂
英语教学生活化模式刍议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创新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
例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举措
教师有效布置语文作业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