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冰倩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提速,土地资源短缺,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中,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威胁。与当代城市模式相比,传统社会模式更是我们所向往追求的,经济迅速发展随之附加的问题是不可估量的。相对于传统模式中二维空间景观设计的发展当代景观设计更偏向于三维空间的利用,也就是用立体化的景观设计手法,去更合理最大可能地利用当代城市中有限的资源,解决一些资源不足的问题。立交桥就是现代景观设计中一个最好的范例,立体化的空间运用解决了交通堵塞和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将现代设计引进了一个新的国度,即三维设计国度。立体化的设计思维更好地结合了现代的经济、技术、科技资源,引领城市走向更好的发展。
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具有高密度的人居环境,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中国人口密度和城市人口密度高、城市建设环境容量大等特点,这在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我国城市在运行方面要以较高的城市效率,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解决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方面的问题。
高层建筑虽然缓解了一部分用地紧张的问题,但是却带来了光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光污染是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前几年的污染源有废气,废水噪声污染等,而光污染主要包括人工白昼污染、彩光污染和白亮污染。它正在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光污染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大多数为镜面建筑外立面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开车人的眩晕感觉,以及晚上的不合理灯光开放给人体造成的不适感。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也异常脆弱,水资源也相对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不足的问题。此外,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快,要短时间解决城市人口的生存问题。
国内外城市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开始大规模建设城市综合体。欧洲地下空间以结合交通换乘枢纽的城市综合体为主,其特色是形成大规模的交通与商业综合能力相结合,并特别重视其在城市空间中的水平和垂直布局。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先驱在进行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虽然景观设计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主题,但是一些设计师的作品也为景观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流水别墅最其盛名,建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郊区熊溪河畔,整个建筑悬在溪流和小瀑布之上,别墅最成功之处就是以一种疏密有致有虚有实的体形与所在环境的山召、林卞、流水紧密交融,建筑物与大自然互相渗透,汇成一体,互相映衬。通过地形高差做的叠水让这个景观立体生动,给了立体化聚观设计很大的启发。广场、公园、滨水区、步行街、居民区等不同公共开放空间数量不断增多,景观空间向立体化发展,鲜明的功能主导性,形成风格多元化,丰富的设施及小品,都不再像传统园林那样私密或有统治性.不带有任何阶数的色彩,真正地回到人民大众的生活当中去。
(1)空间形态立体化:能够地下空间界面的充分设计和利用并且充分的利用或者构建上部空间中的水平界面、垂直界面、斜向界面,以及是立体化设计的重点。
(2)景观要素立体化: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而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此外比如垂直绿化或利用地形落差造,另外构建立体的景观小品,使空间丰富生动。这就是立体化设计的手法主要是通过对地形、植物进行立体化造景。
(3)交通景观立体化:场地内的交通不局限于地面上,从三维的空间层次出发,简化立体化便捷的交通系统。
形象、环境、功能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形象对应着景观,建广场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创造城市形象;功能对应着使用,不同的情况会产生不同的使用要求。而环境对应着生态作用、绿化作用。作为开敞空间的城市景观,在设计中从绿地、景观开敞空间、生态着眼,运用一切景观场地内所有资源.做好景观集约化设计的规划方案,进而去满足景观场所的功能、形象、环境这三个方面要求。在最开始的景观规划设计上,需要我们从水平观念转向立体空间观念。
亚历山大·波尔(Alexander Pope)在寄给卡拉(Addison ’s Cato)的序诗中归纳了心灵中的景观:用温柔的艺术手法来唤醒人的心灵,培养人的天赋,开导人的胸怀。用艺术来鼓励人,激励人。形式在实际运用中是依据它要表达的高深莫测的想法。通过其主要形式中回归自然的思想理念来抚慰并激发人类的精神。例如项目心境园,在景观之中,多种文明被组织在一起,各类植物被精心栽培,与其整体的景观融合在一起。由此得出,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和玻璃房,由步行和乘船的方式来走入伊甸园和激动人心的景观世界,架在沼泽上的苗圃和步行小径之中透露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让游览的人们从心中荡漾着一种神秘感,一种无可比拟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就像每段记忆在脑海中重现的感觉,让人的心灵得到了慰藉。
本文对景观立体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并对此进行了实体的设计论证。即襄阳市乔营游园方案设计。以小见大,从一个游园的立体化设计方案方案映射了整个城市空间竖向综合利用,从而推动立体化设计对于整个时代的发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了本篇文章论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