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美竹 襄阳五中 湖北襄阳 441057
不同的建筑有其不同的风格。园林艺术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化,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尤其以苏式园林为代表,地处苏州,是古往今来的富庶之地,兼之属于江南水乡,环境优美,多为达官贵族的居住地,所以在设计时会请名家根据自然地势、周边风水来设计出各不相同的样式,可谓是步步有机巧,步步花心思。但是北京园林与苏式园林又有区别,保留了设计精巧的特点,风格却并不柔美,而是大气恢宏。
在经过了千年的不断修建、改造之后,目前中国的苏式园林有百座之多,其设计叠合了无数建筑大家的心血,在瑰宝林立的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苏式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构局设计的精巧,在咫尺天地内建造一个更加精妙的世界。苏式园林将中国文化的山水写意融入到建筑中,侧重于将自然与人工相融合,追求“闹中取静”、“居闹市而近山水”的意境,淡雅幽致,与北京园林大不相同,与西方建筑更是天差地别。苏式园林的建筑风格不断成熟,越来越被文人墨客所追崇,对江南一带的建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式园林最初都属于私家园林,所以政治意义较小,更多的是园林主人对生活情志的寄托以及对自然的的赞美。在当今现留的的许多诗作中,有很多关于苏式园林的名作,“雨惊诗梦留蕉叶”、“风裁书声出藕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苏式园林的诗情画意。对于隐居或谪居在此的官员来说,以诗寄情,咏物言志,这些精美的园林是极好的对象。
北京园林又称皇家园林,其建造者是历朝历代的皇室,所以就风格来讲比较恢弘大气,严肃正中。北京园林由于其政治意味浓厚,所以在建造时其构局心思要为政治思想服务,但比之苏式园林其精巧程度不相上下。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西方商人带来了无数的艺术珍宝,这些都为集权者所收录,在建造园林时将其自然和谐的融入其中,可谓是集众家之所长。北京园林在大的园林群之上又有小的精巧园林集锦,各式各样,各具特色。
北京园林与苏式园林有非常大的区别,如果说苏式园林是婉约柔美的小家碧玉,那么北京园林就是雍容华丽的宫廷美人。由于北京园林地处政治中心,所以其建筑风格也要和相应的政治氛围相匹配,不能够太过注重机巧,失了大气。在建筑设计时,其布局中正,有前后之分,为了承担政治任务,会特别注重建筑的高大气势,以显示皇室的权威。此外还要注意北方的气候等对建筑的影响,所以形成了北京园林独有的风格。
苏式园林作为园林艺术的顶峰,经常被其他建筑风格所借鉴,北京园林也不能免俗,所以在细节方面我们能够感受到,北京园林为求自然会挖湖堆山,将苏式园林的自然秀美融入到大气的北方建筑中。明清两代的皇帝曾多次南巡,其居住场所大多为当地巨贾之家,所以审美情趣会受到江南苏式园林的影响,此外皇室建造园林时会集聚天下能工巧匠,那么苏式园林的建筑风格不可避免的会融入到皇家园林当中去。
在中国建筑史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直是建筑文化的核心,苏式园林将这种理念发挥到极致,每座建筑中必定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匠人的设计再繁复,也一定是依托于自然衍生而来,绝不会让人为的设计掩盖自然的灵气。北京园林地处北方,无论是自然气候还是生活习惯与南方都不同,但与之相同的是对自然的尊重,在许多著名园林建筑上,我们都能看到苏式园林的影子。
苏式园林有着长久的历史,其存在与演化都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沉淀,许多的细节都有独特的代表意义,所以镂墙、檐角这些建筑的点缀,反而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所谓“移步换景”正是苏州园林最大的精妙之处。而北京园林除了作为皇室的居住场所外,还承担着一定的政务功能,所以设计风格要更加正统,机巧心思必不可少但不能影响大局。整座建筑给人的观感一定要首先体现出皇室的威严。两种园林建筑都各有各的精妙,但风格的不同是它们最大的区别。
苏州园林数量众多,经过近几年的修复,又有几座历史名园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内。如果有机会去观赏游览,我们会惊叹于其中的优美意境,其一花一草都充满巧思,令人心旷神怡。能够建造出这样的建筑,财力、才华、地位缺一不可,所以苏式园林的建造者大多为高官巨贾。而北京园林的建造者则比较统一,都是当时的掌权者,除了作为休憩的别院之外,还会在此会见大臣,举办活动,所以在功能上要更加丰富。
园林艺术作为我国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一直是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名片之一,我们可以从建筑的历史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去追溯古老的中华文化,这是苏州园林和北京园林带给我们的共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