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2019-01-31 22:33万元洪
中学语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词牌下阕沁园春

万元洪

学习目标: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学会鉴赏诗词的意象。

2.能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会鉴赏诗词的情感。

3.背诵全词。

重点难点:

1.分析词中的意象。

2.指导学生鉴赏诗词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诵读、品析、探究

知识链接: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相关知识:

1.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跟音乐分离,为诗的一种。是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由于格式是固定的,是以写词叫“填词”。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2.《沁园春》是词牌名。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有人做诗咏其事,由此得名。词牌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

3.“意象”是我们学习诗词首先要掌握的一个概念。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不是简单的事物,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的意象了。

学习过程:

一、初步感知。

1.易错读音——注音:

(1)百舸( )争流

(2)携( )来百侣

(3)峥嵘( )岁月

(4)挥斥方遒( )

(5)浪遏( )飞舟

(6)怅廖廓( )

2.易错字形

(1)针贬( )时弊

(2)行踪鬼( )秘

(3)挥斥方酋( )

(4)群英汇( )萃

(5)布( )署已定

(6)愤( )发图强

(7)事( )态人情

(8)和霭( )可亲

(9)成群结对( )

(10)廖( )廓

3.注解词义

(1)意气/义气:

(2)辽阔/寥廓:

(3)风姿/丰姿:

4.朗诵全诗,你认为该用________感情基调朗读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要读出节奏,读出词中的豪情。

2.通读,由组长进行诵读过关检查,根据“准确”→“流畅”→“有情感”三级标准评定本组的“诵读明星”。

诵读明星:

评选理由:

3.《沁园春·长沙》可以用四个字来理清思路,你认为是哪四个字?(从词中找出)

4.读完词后,你感受到词中描绘了几幅图景,请为每幅图景拟一个名字。

三、品读鉴赏

1.本词上阙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阙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的吗?这些意象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试概括上阙描绘的景物的特点。

2.湘江秋景图,哪几个字用得好?词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怎样理解下阕中“忆”字的总领意义?

4.下阕的“同学”是怎样的形象?结尾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四、应用拓展

“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想和客观物象的融合。结合本词意象,选择一两个意象分析它蕴含的情感。并举例说明。

归纳小结:

你学了这首词,你对词有哪些认识?

五、当堂训练

1.积累名句。

(1) 看万山红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3)恰同学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踏遍青山人未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平乐·会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6) 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雪》)

2.阅读毛泽东的词。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10月)

(1)本词的词牌是____,词题是____,依长短来看,属于________;从分段来看,是______。

(2)“寥廓”一词在课文 《沁园春·长沙》中是指,此处应解释为________。

(3)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B.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

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 “难老”“易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对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3.背诵抽查。

学习反思:

六、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

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猜你喜欢
词牌下阕沁园春
词牌里的故事
思念的五月
沁园春·赞中原
沁园春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沁园春 ·春朝送暖
住进词牌里
住进词牌里
住进词牌里
半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