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萍
小说因其情节性强,所以往往阅读起来很轻松,学生也喜欢读。但喜欢读是一回事,能否读懂又是另外一回事。涉世不深、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未必能准确地领悟小说的主旨、情感等,因此在解题时错误频出,甚至南辕北辙,作为教师也常常百般无奈、苦无良策。如何帮助学生读懂、读准、读透小说,精确地把握小说的真谛,这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也是真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必由之途。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可以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下面即以《还乡》和《何处是归宿》这两篇小说的解读为例,探讨一下比较阅读的好处。
在做节选自路遥的小说《人生》中的片段文本《还乡》的阅读训练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请探究标题‘还乡’的丰富意蕴”。学生的得分普遍不高,有一位同学甚至得了零分,他的答案是这样的:1.高加林的回乡,是他没能走出去的结果,体现了农民工难以融进城市,在城市难以维持生计;2.高加林的回乡,对他个人而言,是回到了一个无比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又是承载着许多伤心事的地方,体现了故乡对于游子的多重含义;3.从情节上看,高加林的还乡是一种必然的结局;4.展现了农民工难以进城,苦于生计的深刻社会问题。
这位学生的答题,把主人公“高加林”的身份判断错了,误以为是“农民工”,导致整个文本主旨理解的角度发生了偏差。何以会发生这样的偏差呢?我的感觉是这位学生把《还乡》与先前做过的张云飞的小说《何处是归宿》混为一类了,看到“还乡”的题目,就主观以为和《何处是归宿》是同一类的主题。《何处是归宿》一文反映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因为农村生活困苦,难以生存,由农村来到城里打工的菊儿和她的丈夫常年寄居在城市,对回乡终老心生畏惧,而在城市又很难安身立命,没有稳定可靠生活保障的他们成了处境尴尬的城市边缘人。而《还乡》中的“高加林”则是一个由农村调到城里机关工作,后因犯错而不得不回乡的人,“高加林”的身份、经历、境遇和“菊儿”完全不一样。但学生看到的确实是都在城里生活、然后都要无奈回乡的表象,便简单地以为两篇小说都是反映“农民工”无法在城里立足而不得已回乡的困境。为了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主题,我尝试着把两篇小说放在一起深度阅读,精心设置了几个问题进行比较,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在思考辨别中最终读懂文本。
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菊儿”“高加林”都由乡里到城里,又由城里回到乡里,他们去城里前后的身份各是什么?从文中找到信息。
学生讨论后找到了菊儿家“卖谷子”“卖豇豆、茄子”、丈夫种莴笋卖等能表明他们身份的信息,由此看出菊儿进城前的身份是“农民”,进城后,从文中“你就做梦吧!你不过是个外聘员工”,可以看出是“外聘员工”。
而高加林的身份,从他回乡时孩子们高喊“高老师回来了……”中看出高加林原先是老师,进城里后他的身份从小说开头“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看出他在县委大院工作,是机关干部。
由此比较,学生们发现,原来“菊儿”和“高加林”这两位人物在进城前的身份是迥然不同的,即使都是在农村生活,但绝对不是简单地都属于“农民”这一范畴。这就使得学生在理解时不会再简单地为这两人都贴上“农民工”的标签。
我设计的第二个问题是:“菊儿”“高加林”他们分别为什么进城,又为什么离城回乡?从文中找到信息。
关于菊儿进城的缘由,学生讨论后找到两处文字:“一次,菊儿馋得慌,摘了一点四季豆吃,婆婆就唠叨,说要拿到镇上换钱的!还记得一天婆婆背了一大背篼,有豇豆、茄子……结果只卖了两元钱,还差点被汽车撞了。”“菊儿大着肚子也帮忙,老公一大早骑一辆破烂的三轮车到县城的批发市场卖,一斤才两毛钱。有一天早上天太黑,老公把车骑到了屋后的水田里,好在水不深,菊儿帮忙,好不容易才把车弄上来。看老公一身湿漉漉的歪歪倒倒地继续上路,菊儿哭了。”从这两段描述中可以看出,菊儿离开乡里来到城里,是迫于生计,是为了生存,是为了改变命运而在城里打拼,是一名艰辛的打工者,通常称为“农民工”。而高加林进城,是从一名老师调到机关做事,那不是迫于生计,而是工作调动,或许还属于“提干”高升,无论如何算不得“农民工”。
至于离城回乡的原因,两人更是大相径庭。学生在文中找到菊儿老公的这样两句话:“老公没好气地说:‘看有一天你老了,谁还要你?你凭什么在城里生活?’”“你就做梦吧!你不过是个外聘员工,说不定哪一天就被开除了!生活都没有保障,你拿什么买养老保险?”这两句话更加强化了菊儿“农民工”的身份属性,也可以从中了解到菊儿家试图离城回乡,是出于老年归宿的现实考虑。而高加林回乡的原因,在文中能轻易地找到痕迹:“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这古老的歌谣,虽然是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的,但那蕴藏的社会谴责力量,仍然使高加林感到惊心动魄:“他知道,这些孩子是唱给他听的。唉!孩子们都这样厌恶他,村里的大人们就更不用说了。”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高加林是“卖了良心”,成了乡邻“厌恶”的人,应该是做错了事被赶回了乡里。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们发现,原来“菊儿”和“高加林”这两位人物当初进城的原因完全不一样,现在离开城里的原因也完全不一样,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在进城和离城这段人生过程中的发展轨迹是迥然相异的。
我设计的第三个问题是:面对无奈回乡这样的境遇时,“菊儿”和“高加林”这两位人物的心态是否一样?在仔细的分析后,学生们分别找到了答案。
菊儿夫妇俩为了归宿问题争执不断,最后是菊儿的喃喃自语:“其实想想,有你和孩子在身边,去哪里都好!不是说有爱就有家吗?而家,不就是我们的归宿吗?”似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其实问题依然存在,没有真正解决,人物心态依然是纠结困惑矛盾的。
高加林又是怎样的心态呢?“当高加林再迈步向村子走去的时候,感到身上像吹过了一阵风似的松动了一些。他抬头望着满川厚实的庄稼,望着浓绿笼罩的村庄,对这单纯而又丰富的故乡田地,心中涌起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就像他离开它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才回来……”这段文字又让我们看出,当高加林回到“单纯而丰富的故乡”时,他是那么的感慨万千,这是为什么呢?表面看是离开故乡很长时间,其实是离开这种单纯的农村生活很久,反过来衬托出他先前浸润在复杂的官场生活中,可能掺杂了太多的名利虚荣,失去了淳朴和单纯的初心,而使得生活不纯粹,如今终于回来了,终于回归纯真和简单了,因而如释重负。再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最后一段:“当他从公路上转下来,走到大马河湾的岔路口上时,腿猛一下子软得再也走不动了。他很快又想起,他和巧珍第一次相跟着从县城回来时,就是在这个地方分手的——现在他们却永远地分手了。他也想起,当他离开村子去县城参加工作时,巧珍也正是在这个地方送他的。现在他回来了,她是再不会来接他了……他坐在一块石头上,身上像火烧着一般烫热。他用两只手蒙住眼睛,头无力地垂在胸前。他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他嘴里喃喃地说:‘亲爱的人!我要是不辜负你就好了……’泪水立刻像涌泉一般地从指缝里淌出了……”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出,高加林进城后,变心了,辜负了所爱的人,现在“还乡”了,一下子后悔了,醒悟了,愧疚了。
通过引导,学生明白了菊儿和高加林的离城,虽然都出于无奈也很惆怅,但带给人物内心的震撼和冲击程度却是不同的,由人物形象和遭遇引出的小说主题,也显然不可能是在同一维度的。但这就为引出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在逐层深入的比较阅读与循循善诱之下,学生对两个人物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对于小说借助两个人物要表达的主旨也逐渐明晰。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两篇小说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所要揭示的主题分别是怎样的?此时的答案自然是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了。
《何处是归宿》中,菊儿夫妇因为农村生活无法生存,为了改变生活而到城里寻求机会,寻求幸福,但是“农民工”的身份使他们始终无法享受到正式工的待遇,年老之后待在城里没有保障,回乡又不习惯,他们因而进退两难。作者对菊儿夫妇是同情的,同情他们的纠结和矛盾,同情他们的艰难命运。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其实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容易?小说拷问的是社会、是政府、是城市民众。
而高加林因工作需要调到县委大院,却因为在进城后思想逐步改变,卖了良心,失了单纯,负了爱情,做错了事而回归乡里。当然,回到故乡,他已经觉悟自己的过错,后悔过去的所作所为,高加林的问题是他个人的问题,并不是普遍的社会问题,拷问的是高加林个人的良知,所以这篇文章“还乡”一词,除了指高加林切切实实地回到故乡外,更多的是指高加林良心的回归,以及单纯、淳朴生活方式的回归、做人本质的回归,作者对高加林的情感应该是怒其不争,欣其悔过。
在这样的细致比较之后,学生不但读懂、读准、读透了《还乡》与《何处是归宿》的深刻意蕴,而且也深深地感悟到阅读不能凭经验主义或主观臆断,而是要深入文本,细读文字,细致揣摩,弄清人物的确切身份、事情的前因后果、发展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真正明悟小说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