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9-01-31 02:04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涉海语文课海洋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2013年,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推进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新时期国家建设的必然选择。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决定了必须加强对当代学生进行海洋人文教育,培养海洋意识。探讨海洋人文教育,就离不开海洋与文学、海洋与历史、海洋与哲学、海洋与艺术、海洋与国防、海洋与管理、海洋与法律等方面的教育。

海洋人文教育涉及的领域很广,海洋意识重点在于对人海关系的认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认知教育。因此,在海洋知识教育层面,它更侧重于对海洋人文素养的学习,尤其是对海洋视角、海洋心态、海洋观念、海洋人格等方面的培养。海洋知识的广度决定海洋人文素养的深度,这种海洋人文素养的深度不仅让学生拥有宽广的视野与思维敏感,也影响着学生师生对海洋知识的吸收与运用。

一、中国海洋人文教育的现状

1.海洋人文教育现状相对落后

我们的祖先一向重陆地而轻海洋,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教育观念使得国民对海洋文化海洋知识普遍缺乏关注度,造成学生普遍缺乏海洋意识,眼光与境界还停留在陆地文化阶段。

不仅如此,就目前一些中小学和高校开设的海洋教育来看,学校较重视海洋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如海洋渔业、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物理、海洋化学等领域;而海洋人文教育如海洋政治、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等方面则关注较少,这样必然导致海洋人文知识的严重不足,如据2014年国家海洋局宣传中心等单位联合作的“中国青年海洋意识调查”,居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中国版图只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域国土,而没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意识。可以看出,我国青年基本的海洋认知都异常缺乏,而海洋认知教育是海洋人文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2.海洋人文教育内容缺乏体系

近年随着国家海洋政策的确定及实施,有不少学校开始关注海洋教育。目前位于海南的一些大中小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让其接触海洋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组织学生到海边进行参观、参观各种海洋类博物馆、参与海洋征文比赛、海洋知识竞赛、制作船舰模型、绘制海洋生物图等。另外,有的学校还在校园内创设海洋知识宣传栏、请海洋专家为学生做讲座等。以上这些措施让学生通过视、听、说、做等方式,切身感受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海洋资源、海洋地理、海洋管理等领域。

我们知道,接受知识最基本、最系统、最主要、最重要的手段还是学校教育。虽然目前我国也有一些学校也组织教师或专家编写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校本教材,但就其编写的视角和内容来看,这类教材也仅适合某地区或某学校某阶段年龄的孩子,而在年龄或地域以及知识体系上,仍然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连贯性和完整性。

二、语文学习中渗透海洋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

充分利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科教材,挖掘不同学科教材中的海洋教育资源,对学生实施海洋人文教育,渗透海洋意识,是目前很多学校较为常用的方法,如语文、科学、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等学科的教育。在此,本文重点分析教师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课堂,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海洋人文教育的具体措施。

1.语文学习中渗透海洋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语文课不仅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语文是一门相当特殊的学科,语文课兼具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工具性是指语言文字运用的手段,语文课程终极的教学目的也有助于国民人文素养的提高。语文是中国公民的母语,不仅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而且还能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审美能力。中小学甚至大学的语文课本中都有涉海文章,且课文都是文笔优美的经典之作,存在较多有待挖掘的海洋教育资源。教师通过语文课本中的涉海文章的讲解,让孩子们不仅感受到大海的博大与宽广,还可以让孩子们切实感悟海洋的美丽与波澜壮阔。当然,语文学习不仅限于教材课文的学习,学生们阅读大量的涉海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也可以较为有效地对学生实施海洋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海洋意识的目的。

2.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海洋人文教育的举措

在当代海洋人文教育紧迫形势下,利用语文课文中的涉海诗歌或诗词来加强海洋人文素养本就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尽管目前选编的涉海文章不多,但利用语文课来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仍然具有天然优势。

(1)利用海洋诗歌、散文、小说培养进行海洋教育

人类的海洋活动,塑造了不同的海洋人文传承。“海洋沿岸国家和地区,不论在西方或东方,都有产生和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社会的可能,都有依据自身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塑造的海洋文明。”诗歌、散文或小说,既是海洋文明的一部分,也是情感的艺术。让学生阅读或朗读或创作有关海洋方面的诗歌,可以培养其海洋人文意识。如《诗经》中的《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以及《商颂·长发》中的“相相烈土,海外有截”。《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所有的写作文体中,诗言志,诗传情。只有诗,是人类朴素情感最直接最直观的表现。如《山海经》《楚辞》《诗经》,张九龄在《望月远怀》中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在其《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而在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中,如人教版初中教材中就选编了《观沧海》《望海潮》等涉海诗歌。因而在语文的诗歌教学中引入海洋人文教育,对于学生了解先民们的海洋情感,海洋意识,海洋思维,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中国的海洋文学,自《诗经》《楚辞》而始。我国从古至今,世界各国的作家或学者在也撰写了不少有关海洋的散文或小说。语文老师在上课时,让学生通过阅读或撰写类似的文学作品,也可以形成一定的海洋意识。如徐波编写的《中国古代海洋散文选》,书中选编了除诗歌、小说之外的作品。学生通过阅读该书,可以较好地了解我国古代海洋散文、海洋文学、海洋文化。再如通过阅读古金中外的经典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镜花缘》《老人与海》《白鲸》《鲁滨孙漂流记》等著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民国时期,我国王鲁彦的《船中日记》《听潮的故事》,陆蠡的《海星》《贝舟》都是散文中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中有不少涉及海洋的描写或相关领域的记述与表达,学生通过阅读这类作品,可以培养其独具的海洋意识和海洋美学。

(2)利用写作培养学生海洋人文意识

与此同时,利用写作等形式,将自己对海洋的认识或感悟表达出来,也是很多老师常用的方法。写作课的独特性,在于它不仅侧重于学生对写作技巧的运用,更在于注重学生审美、鉴赏、思维、意识等层面的引导与启发,强调“我手写我心”。而从写作学的角度来讲,“凡是主体认识视野中的一切认识对象,都是客体。”从这个意义上看,所有渗透海洋意识的诗歌都可以成为创作海洋诗歌的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海洋人文知识传播给学生,可以让他们在熏陶中接触海洋文明,然后再利用写作课的特点与优势,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感受海洋文化,对海洋热爱与保护情感。如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涉海类诗词作品,将诗歌学习或创作渗透进海洋意识教学中,既能丰富学生的诗歌写作教学课堂,扩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当前新时期的国策、新时期的形势下,在语文课中渗入海洋人文教育,充分发挥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学科特点,可以稍微缓解国民教育中海洋人文意识落后的严峻形式。

猜你喜欢
涉海语文课海洋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①
可怕的语文课
战略管理导向下涉海企业全面预算审计体系研究
语文课里挣分忙
基于管理创新涉海企业投资审计运行机制研究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语文课上做游戏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首届“中国涉海类博物馆馆长论坛”在港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