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财政厅共同发布《关于试行农业投入化肥定额制的意见》。通过制定标准等五大措施,计划到2022年全省全面建立主要作物化肥投入的定额制度,化肥、氮肥用量比2018年下降5%。“化肥定额”为什么好?因为它是农业生产标准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我在浙江采访到的两个案例来看,浙江农业能在标准化上进一步推进,经受了诸多的考验,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首先,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化发展方向,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完成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台州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有很多农户为日本定制生产西兰花。日方为农户提供有肥药列表,对种类、剂量、方式、时间都严格规定清楚了。记得台农老总当年在采访中诉苦说,刚开始农民不听啊:采收前7天不能施药,老子不信!结果农残超标被退货,蚀了一笔钱,哭了一鼻子,才学乖学精了。现在,这种农业生产就像是没有厂房的车间,标准化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它转变了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更转变了农民的市场观念。他们懂得了要按照市场需求来生产,而要达到市场的要求,标准化是一个好东西:农民不用费神那些自己掌控不了、处理不好的东西,一心做好分内的工作就顺顺利利赚到钱。
其次,浙江农民通过生产实践深刻领悟到农业标准化无处不在。在慈溪,出口海鲜的企业老总给我讲了一个哭笑不得的故事。有一年一船虾仁被海外市场退回,原因是红霉素超标。几百万元没了。哭!哭完,查!谁这么缺德带冒烟用这玩意儿坑我们?等查清楚,也不吭声了:原来剥虾米的女工赤手干活,普遍感染皮炎;普遍皮炎就得普遍用药——人人都涂抹红霉素。可想而知,再认真洗手也难保哪一个指甲盖没洗干净。多么痛的领悟啊,慈溪农民说:“农业生产敢情可以明晰划分出缺一不可的各环节,而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结果啊!”我那“屈死”的一船虾仁啊!改吧!怎么改?往标准化上改啊!其实计划经济时代也有标准化。比如统一发放、统一使用的劳保用品,那不是简单的福利,那是标准化犟强的体现。在水产业,目前剥虾好像也没有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劳保跟不上,就是产业链存在一个非标漏洞,一个漏洞几百万元填不上。多惨痛啊!
如何推进农业的标准化?先要理解中国农民,他们在自然经济环境下生存发展了数千年,那些工业化、标准化的“劳什子”,对“天性难驯”的他们来讲的确不易接受。所以,农业标准化会是个慢长的过程。但必须坚持推进。要组织好对标准化的宣传、普及,工作做到位了,农民理解了标准化的价值,看到了标准化的好处,会欣然接受。标准化不是刁难人,它是及格线,并不高也不难。之所以感觉难是没有形成习惯。睡觉有标准吗?有,先闭眼再睡觉。我们人人天天都在享受“万物皆有尺度,万事皆有法度”的标准带来的便利和福利,可为什么很多人抗拒标准化?因为标准化的确要违背人的一些天性,比如懒散比如任性。但我们都要明白:物质生产层面标准化越多的社会才越先进,越能为人的千姿百态万紫千红提供支持!
“化肥定额”为什么能在浙江率先推行?因为浙江经济发达,农民接受了更多先进生产方式的洗礼。其他省份的农民,自甘落后吗?绝不!那我们就奋起直追吧……